95年前的12月2日,北京西南郊区周口店龙骨山上。从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一年的25岁的裴文中,把绳子系在腰间,由两个工人在上面拉着,坠到30多米深的洞中,借着手电筒的光亮,发掘出了第一块“北京人“头骨化石。加拿大学者步达生称其为“伟大发现“。1936年,也是二十几岁的贾兰坡又接连发现3块头骨化石。
头骨化石的发现,使周口店成为世界最著名的远古人类遗址和研究基地,除我国学者外,汇聚了瑞典丶德国丶加拿大丶荷兰丶奥地利丶美国的一流考古学家,大家通力合作,辛勤劳动,对探索人类起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间,1934年,对发掘和研究作出卓越贡献的步达生,由于过度劳累,致使心脏病复发,夜晚死在办公桌边,年方50岁。(中国人民记住了白求恩,也不要忘记步达生等朋友。)
然而,好景不长。1937年7月7日芦沟桥的枪声,“北京人“的发掘研究工作即被扼杀了。
1941年,为了躲避日本势力的侵害,不得不把头骨化石等珍贵遗存转移,但是,几经辗转却丢失了。
寻找,从发现丢失的时候起就开始了,国际的丶政府的丶组织的丶个人的,美国总统尼克松都曾给予关心,但都一无所获。
当波澜壮阔的二十世纪即将落下帷幕,“北京人“第一块头骨化石发现70年的1999年,贾兰坡和其他14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向世界发出寻找“北京人“头骨化石的呼吁。这则非同寻常的“寻人启事“特别指出“要寻找的不仅仅是这些化石本身,更重要的是要寻找人类的良知,寻找我们对科学丶进步和全人类和平的信念“。
如今,25年过去了。
贾兰坡践行了当年他同两位老师一一杨钟健和裴文中一起许下的诺言,死后都安葬在周口店。我们看到,苍松翠柏间,为“北京人“的发现和研究奋斗终生的三位院士在长眠。“周口店是我的家“,贾兰坡这样说。
寻找,寻找科学,寻找进步,寻找信念!
徐宝康,男,1943年5月生,汉族,辽宁海城人,现居武汉市长江新区。1961年毕业于鞍山冶金专科学校,分配到武汉钢铁公司工作,1997年提前退休。无党派人士。2009年开始在湖北省博物馆做志愿者(其间,由于疫情和迁居县城中断4年)。今年1月开始继续在展厅为观众义务讲解。喜欢阅读,爱好诗歌,热爱美好事物。
征稿启事
各位作者,我们海内外文学联合会向全世界作者征集稿件。我们分普通稿件,月征文稿件,年征文稿件,新的一年我们将举办世界级文学作品评奖,奖金非常高。欢迎朋友们投稿。投稿地址,加微信snbm5828。加微信时必须告知是投稿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