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都女皇梦
文/刘彦强
一
自从那个给地主拉长工的陈胜在蒲苇遍野的大泽乡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之后,天底下的男人们都魂魄涌动,有本事没本事的都想弄个王侯将相尝尝滋味。你还别说,那个在沛县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因为混饭吃逼得二嫂嫌弃用铁勺抠锅边的刘老四(刘季)相信陈胜说的是真理,并且最终弄了个大汉王朝的汉高帝光宗耀祖,这就给天下的男人们就树立了最为光辉的榜样,有机会就想争取个皇帝当当。于是华夏大地稍有青萍之风,就会演化为翻江撼山的狂飙,致使腥风血雨,尸横遍野的改朝换代不断重演。
普通的平民野心家们为争夺皇权闹得天崩地塌,那些距离皇位最近的皇家的子孙后代呢?可别说父慈子孝兄友弟悌了,那是儒学专家们给小百姓灌的迷魂汤,皇家的子弟们谁也不认这一套。那些欵不上串串的瞎怂货咱不说了,就说那些好皇帝吧。那个独尊儒术的汉武帝是毛主席称赞过的好皇帝吧,他宁信邪教也不信自己的老婆孩子,最后逼得老婆自杀,逼得儿子造反被他处死;那个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是好皇帝吧,毛主席都给他拃过大拇指呢,可他为了当皇帝搞了个玄武门政变,杀了自己亲哥亲弟,还有亲亲的十个亲侄子,逼着他爸当“挂之不用”的太上皇,而他自己有十四个儿子,因皇权之争有五个死于非命,四个被流放外地抑郁死去;还有那个在乾陵有个无字碑的武则天一共生了四个儿子,但她先对自己的两个亲儿子李宏、李贤来个虎毒食子,将他们除掉,再将另外两个亲儿子赶下皇位并监督囚禁,至于捏死女儿逼死孙女就更不说了,所以你要我说皇权是个啥东西,我就告诉你,皇权虽是一国最高权利,但却是让人丧失人性的瞎东西,为了争夺皇权不要人性,为了保住皇权抛弃人性。
因为皇权不是好东西,争夺皇权的人也都没有几个有人性的。没有人性的人争夺让人丧失人性的皇权,这就使当皇帝成了天下最危险的职业。有人统计,由秦始皇算起,中国共产生了223位皇帝,非正常死亡97人,比率高达43.5%。在非正常死亡中,因争夺皇权被杀害68人,忧愤而死5人,自杀4人,重伤不治3人,总计80人,占比36%。呵呵呵。
国人称皇帝为“真龙天子”,能当帝王的都是“龙种”。这龙就不是人,所以想当皇帝就得先丧失人性。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一对想当皇帝抛却人性的母女。
二
淫雨绵绵,秋风凄凄,房陵(今湖北房县)道上,一辆马车在泥泞中艰难前行。车内,中年男子忧郁而又无可奈何地看着声声惨叫的女人。终于随着撕心裂肺的一声哀嚎,羊水涌着一个女婴挤出玄牝之门。惶恐的中年男子撕裂了被子为婴儿搽拭羊水,绞断脐带。没有婴儿衣服,他脱下自己的外套将婴儿裹住。
马车在风雨中颠簸着,中年男子抱着外套裹着的婴儿,望着面色惨白的女人,嘴里呐呐的念叨着:“太上老祖宗保佑”。
你大概无法想象,这个中年男子的亲妈当时就是大唐帝国的掌门人,他自己不久前还是大唐王朝的皇帝。他就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唐中宗李显,不过他此时已经被废黜。车上生孩子的是他的老婆卫氏,那个生在路上的女孩因为没有衣服被李显用外套裹着,毫无生活情趣的李显夫妇就随便给女儿取了个名字,叫李裹儿。
说起这个李显,他大概是武则天四个儿子中最为窝囊的一个,他的两个哥哥李宏、李贤很聪明有主见,正因为聪明有主见,所以先后死在了亲妈武则天的手里。两个哥哥死了,李显被扶上太子之位,汲取两个哥哥的教训,本来就窝囊的他装得更为窝囊,但他的儿女们却不窝囊,他们背地里议论奶奶与二十几岁的小伙子张易之张昌宗的那点男女之事,信息传到武则天耳里,铁婆娘大怒,把李显叫去大骂一顿,还严令李显鞫问子女,万般无奈的李显只得逼令儿子和有孕在身的女儿(对了,就是乾陵的那个开挖了供人参观的永泰公主墓中的永泰公主,名李仙蕙)自缢,顺便捎带上女婿和外孙一同殒命。伴随着这些孩子一起死的还有李显的一个妹妹和妹夫。
李显以子女等四人的生命换得了武则天的信任,于弘道元年(683)被武则天扶上皇位,是为中宗,太后武则天临朝称制。年轻漂亮的太子妃(就是俗称的小老婆)韦氏成为皇后。可不知在那个地方刺激了铁婆娘的神经,这皇帝工作只干了55天就被赶下台来,并先后流放于均州、房州等地监视居住。韦氏随行,那李裹儿就生在均州到房州的路上。
李显这一被流放和被监视居住就是14年,14年里李显天天战战兢兢,惶惶不可终日,每当听到使臣到来的消息,李显总是心惊肉颤,坐卧不安,以为给自己赐死来了。这种生不如死的等待几次让李显崩溃,想要自己找个“安乐死”。倒是多亏了这韦氏想得开,她开导劝慰李显:“死了死了,人一死什么都完了,你不死还就会有希望。你看看那个铁婆娘,她就真是块铁也有锈的时候,你的最大优势就是比她年轻几十岁,她怎么也熬不过你。把她熬死了,你就是柳暗花明晴朗朗的天,保不准你或许还能当你的皇上。”
当然,上面这些话是我说的,韦氏的原话咱不知道,但大体就是这个意思。你还别说,那个时候的李显夫妻还真是“贫贱夫妻相扶持”,为了保护李显,每当朝廷颁食,韦氏总是自己先尝,确定无毒后再叫李显吃,把个落难的时候王子感动的呀,眼泪一行一行的。
李显是窝囊但不是傻子,他当然听得懂理就是这个理,那就熬吧,你个“老而不死是为贼”的贼婆娘,咱看谁能熬得过谁。
李显能够坚持到最后,很大程度上跟这个韦氏的相依为命,不离不弃有很大关系,念及至此,李显对卫氏发誓:将来如果我出头了,你要怎样你就怎样,我一切都满足你,不加限制。
你还别说,李显苦熬14年,最后还真熬出头来了。
晚年的武则天老而愈淫,宠幸张昌宗、张易之兄弟,脑体机能都快速衰退,对朝政的控制力也有所下降。她知道应该安排接班人了。可是,安排谁来继承皇位呢?这可难住了铁老婆子。她与狄仁杰讨论这个问题,狄仁杰问了她三个问题:儿子对妈妈和侄儿子对姑姑谁会更亲?你万岁之后,是你的子孙祭祀你呢,还是你的侄子侄孙祭祀你呢?如果侄子成为皇帝,那么这个侄子是尊姑姑为太后呢,还是尊他的亲妈为太后?三个问题如三伏天用太白山的天池水直灌武则天的头顶,她终于明白她不能不回归到李家作为李家媳妇接受自己孩子们的祭祀。圣历元年(公元698年),武则天下旨召回李显,并决定立李显为太子。
这样,李显结束了14年的流放生活,带着老婆韦氏和14岁的李裹儿回到唐都长安,第二次当了太子。
三
神龙元年(公历705年),铁婆娘,中国惟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终于像普通人一样的生病了。正月二十二日(公历2月20日),接替狄仁杰的宰相张柬之联合崔玄暐、桓彦范、与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人,率领左右羽林兵五百余人发动了神龙政变,他们堵住李世民当年谋反的玄武门,派李多祚、李湛及王同皎到东宫去迎接李显。
李显害怕不敢出来,王同皎说:“先帝把皇位传给殿下,殿下无故遭到幽禁废黜,皇天后土、士民百姓无不义愤填膺,已经有二十三年了。现在上天诱导人心。北门的羽林诸将与南衙朝臣得以同心协力,立志诛灭凶恶的小人,恢复李氏的江山社稷,希望殿下暂时到玄武门去以满足大家的期望。”李显回答说:“凶恶的小人的确应该翦除,但是天子圣体欠安,你们这样做能不使天子受惊吗!”
看看,事情都到了这个节骨眼上,这李显还是胆怯害怕。李谌说:“诸位将帅宰相为了国家不顾身家性命,殿下为什么非要让他们面临鼎镬的酷刑呢!请殿下亲自去制止他们好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由不得李显愿意不愿意了,王同皎将双腿瘫软的李显抱到马上,并陪同他来到玄武门,斩断门栓进入宫中,先在走廊下将张易之和张昌宗斩首,然后进至武则天居住的集仙殿将武则天围了起来。武则天吃惊地问道:“是谁作乱?”张柬之回答说:“张易之、张昌宗阴谋造反,臣等已奉太子的命令将他们杀掉了。”
武则天看见李显也在人群之中,便对他说:“这件事是你让干的吗?这两个小子已经被诛杀了,你可以回到东宫里去了。”李显战战兢兢不敢抬头。桓彦范见状上前朗声说:“太子哪能回到东宫里去呢?天意民心早已思念李家。群臣不敢忘怀太宗、天皇的恩德,所以尊奉太子诛灭犯上作乱的逆臣。希望陛下将帝位传给太子,以顺从上天与下民的心愿!”
这个时候有人来报,武则天男宠二张的同党张昌期、张同休、张昌仪已经全部处斩,又报相王李旦统率南衙兵马,将韦承庆、房融及司礼卿崔神庆等二张党羽一并逮捕下狱。武则天明白大势已去,只得于正月二十三日颁下制书,宣布由太子李显代行处理国政,大赦天下。对随同太子政变的诸大臣进行褒奖,派遣十位使者分别携带天子的玺书前往各州进行安抚工作。正月二十四日,武则天将帝位传给太子李显。李显第二次成为皇帝。二十五日,李显即位,仍称中宗。
四
神龙元年(705)二月十四日,中宗正式立韦氏为皇后,并按照韦氏的意思,追赠其父韦玄贞为上洛王,母崔氏为上洛王妃。
人这个动物是非常奇怪的动物,就是他当年多辛苦,得势之后就会多奢侈。中宗李显与韦氏皇后就是这样的动物。
唐中宗即位之后,国家灾害连年,边患不断。神龙元年四月,同官县(今陕西铜川)下了特大雹雨,被淹农家四百余户,许多燕雀都被砸死。神龙三年(公元707年)三月,自京师至山东发生瘟疫,百姓死亡不计其数。同年夏季,山东、河北二十多州又发生旱灾,饿死、病死的总计数千人。但是,对这一切,中宗和韦后并不放在心上。韦后对中宗说:“十多年的苦难我们已经受够了,成了皇帝皇后就要过自由自在的天子生活!”在韦后怂恿下,中宗即位当年的十一月,他们就一起到洛阳城南门楼观看了泼寒胡战。当时天气严寒,北风凛冽,北方胡人裸身挥水,舞蹈自如。中宗和韦后身穿轻裘,从早到晚,不知疲倦。神龙三年二月,中宗、韦后又和近臣们一起登上玄武门,观看宫女聚会饮酒。韦后还觉得不开心,又请求中宗命宫女左右分队,互相殴斗,以决胜负,他们看着逗乐。他们还派遣宫女开办集市,令百官公卿扮做商人前往交易,因买卖不公,大臣和宫女们互相辱骂,言词卑猥。中宗和韦后看了以后哈哈大笑。神龙四年(公元708年)元宵节期间,中宗和韦后脱去龙凤袍,换上百姓装,带领大臣们在化度寺门前的大街上观赏花灯。这一夜,中宗还依照韦后意见,放出几千名宫女看灯,结果一半以上的宫女都跑掉了。二月,中宗、韦后和各位公主又来到金城(今陕西兴平),在梨园球场观看了拔河比赛。三月,他们游宴桃花园;四月,又游赏樱桃园,还到了隆庆池,结彩张灯,泛舟戏乐。中宗和韦后真正尝到了当天子皇后的快活。
朝政腐败,倒霉的当然是老百姓。但老百姓的苦累死亡对皇帝和觊觎皇权的野心家们根本就不是个事,即使百姓因灾死亡千万记,也伤不着这些人的分毫肌肉。他们更关心的是享受皇家的尊荣。
五
武则天死后,百无忌讳的韦皇后学武则天故事开始干预朝政,中宗李显每临朝,韦皇后必施帷幔与中宗同坐殿上,对政事指指点点,俨然如当年武则天与唐高宗并称“二圣”一般。大臣桓彦范上表亟谏,中宗不听。
唐中宗复位以后,虽然恢复了大唐国政,但朝中武氏的势力还很大。武则天的侄儿武三思还是德静郡王,官拜左散骑常时。武三思聪明伶巧,善于见风使舵。通过种种关系,让自己的一个儿子武崇训娶了安乐公主,也就是生在马车上的李裹儿。与皇帝成了儿女亲家之后,武三思在朝中的地位更加巩固。
武则天在世时,姿容妙曼,又深通诗词歌赋的上官婉儿很得武则天的宠爱,又与武三思关系暧昧,。中宗复位以后,上官婉儿继续被信用,被拜为昭容(女官名),与中宗暗通款曲。武三思和韦后成了儿女亲家以后,通过上官婉儿中间的串通,武三思和韦后之间的关系也发展到一起滚床单的状况。
这中宗李显虽然昏庸,但还是很遵守当年对韦后的誓言,知道韦皇后与武三思给他戴了绿帽子之后非但不恼不怒,相反还乐观其成。武三思和韦后下棋,中宗就站在一旁观看;武三思和韦后一起坐在龙床上玩游戏,中宗还站在一旁给出主意;武三思一两天不进宫,韦后就让中宗前去看望。尽管这些丑事传遍朝廷内外,群臣多有意见,但中宗依然不管不顾。由于武三思和韦后勾结,中宗又对韦后言听计从,甚至朝中发生的事情,中宗都要找武三思商量。中宗还依照韦后的意见,任命武三思为宰相,以至武三思在朝中的势力,比武则天时期还要显赫得多。
你想想,这武三思在武则天时期就已经臭名昭著,这韦皇后与之勾结在一起还有什么好事!在武三思的勾引怂恿之下,韦后彻底堕落了。她最终确定了最宏伟的理想,做武则天第二。
理想无论有多宏伟,确定都很容易,问题在于如何实现理想。这韦皇后的理想一确定,她就立即谋划行动起来。
影响理想实现的最大障碍就是那些对大唐事业忠心耿耿的张柬之们,别看他们不过是大唐公司的打工仔,但却都是大唐公司各个部门经理。想要掌握皇权,就得先除掉这些老干部。
不对呀,这些老干部可是为了中宗的复位拼了老命的功臣!不是这些功臣,哪来的她的皇后地位?
我告诉你,这是你我这些平头百姓的想法,人家可是龙种,没有你我这样的人性。
武三思既成唐中宗的儿女亲家,又是韦后的滚床情人,自然为韦后的理想实现要尽心尽力(当然,这后面还有他自己的小九九)。
武三思与他的亲信御史周利用、冉祖雍,光禄丞宋之逊,太仆丞李俊,监察御史姚绍之五人商量对策。这五人是武三思的耳目,当时被称为“三思五狗”。“五狗”给武三思出了不少坏主意。随后,武三思又来到宫中和韦后商量,他们策划好以后,一齐跪到中宗面前说张柬之、敬晖、袁恕己、崔玄暐、桓彦范这五位大臣是恃功专权,图谋不轨。
昏愦的唐中宗相信了,但毕竟这五位大臣是把他扶上位的人,老爷子都说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们能扶自己上位也能赶自己下台,而且那边还有个弟弟,也曾当过几天皇帝的相王李旦对皇帝位虎视眈眈呢。于是中宗便问他们采取什么办法好,韦后和武三思建议中宗封五人为王,采取明升暗降的办法,夺他们手中的实权。
嗬!这是个两全其美的好主意!中宗同意了。于是这五位老干部都被封王,同时,还赐给他们很多染彩、锦绣、金银、鞍马。自然,少不了对老干部功劳的大加赞扬,然后就是“你们辛苦了,该好好享福了。”五位大臣明知自己被夺权,但又无话可说,于是武三思把持了朝政,与韦氏里勾外连,更加飞扬跋扈,凡是反对他们,有可能影响他们上位的人,一律被逐出京师;凡是能为他效力的人,全部委以重任。不久之后时机成熟,他们就罗列罪名,以张柬之等五位大臣诬陷韦后为由,通过唐中宗颁布诏令,流放他们到遥远的边疆。桓彦范被流放到贵州(今广西贵港),遭杖杀而死;敬晖被流放到崖州(今海南岛海口东南),被谋害;崔玄暐被放到白川(今广西博白县),死在半道;张柬之被流放到襄州(今湖北襄阳),气愤致死;袁恕已被流放到环州(今广西河池东北),被逼至疯,后遭击杀。除掉了五位大臣之后,韦后与武三思气焰更加嚣张,一时间,奸佞之徒都被他们网罗到身边。
六
韦后紧锣密鼓为当女皇做铺垫,那个在马车上诞生的李裹儿也没闲着。
这李裹儿虽说是在流放路上出生,在流放地长至豆蔻年华,但却出落得花容月貌,窈窕秀丽,又兼才思敏捷,“光艳动天下”,深受父母偏爱。李显复为太子,美少女李裹儿随之受封安乐郡主,李显复为中宗,李裹儿升格为安乐公主。李显对李裹儿特别关爱,将其嫁给权势熏天的武则天的侄儿梁王武三思次子武崇训。
安乐公主的婚礼极为风光:公公武三思不仅利用权势“自重光门内行亲迎礼,归于其宅”,同时又令宰相重臣与文坛领袖们“赋《花烛行》以美之。”
李果儿水涨船高升格为公主后,丈夫武崇训“秃子跟着月亮走”,沾光升任正三品的太子宾客,辅助皇太子李重俊。武崇训是个“不学无术”的草包,只会教太子遛狗骑马踢球混日子,这李裹儿从心眼里瞧不起武崇训,结婚不久就给武崇训带了绿帽子,情人就是武崇训的堂弟武延秀。武延秀“美姿仪,善歌舞”,因长期滞留外域,不仅精通突厥语,更擅长“唱突厥歌,做胡旋舞,有姿媚。”他随堂兄面见安乐公主时,使尽浑身解数取媚,使安乐公主一见钟情,“甚喜之”,于是勾搭成奸。武崇训被太子李崇俊杀死之后,安乐公主正中下怀,便以闪电速度再嫁武延秀并正大光明举行盛大婚礼,唐中宗以皇后的仪仗队从皇宫送李裹儿到武延秀宅邸,长安城火树银花不夜天,唐中宗与韦皇后登上安福门临观。盛极一时。
这安乐公主李裹儿不仅荒淫奢侈,更是一个野心极大的人,也想做个武则天当当。在中宗与韦后纵容下,她跋扈宫中,凌辱大臣,无视王法,为所欲为。她曾自己写下诏书,把前一部分遮住,让中宗加盖帝印,中宗竟笑嘻嘻地答应了她的要求。她还曾以自己是韦后的亲生女儿,李重俊不是韦氏所生,要求中宗立自己为皇太女,以顶替李重俊皇太子的地位。对上述一切,左仆射魏元忠向中宗表示反对,安乐公主竟说:“元忠是山东傻瓜,他有什么资格议论国家大事。阿武子(宫中对武则天的称呼)还可以做天子,难道天子的女儿就不能当皇帝吗?”不仅如此,安乐公主还向中宗提出,把昆明池作为她自己的私人湖泊,中宗以没有先例为由委婉拒绝。于是安乐公主大怒,她命人挖掘一个定昆池,长达数里。安乐公主还派奴仆到民间抢夺女子,充当她府上的奴婢。有人把这一情况上告到左台侍御史袁从一那里,袁从一秉公执法,逮捕了安乐公主的奴仆。安乐公主竟请中宗下令释放,软弱的中宗也竟然同意,以至袁从一气愤地说:“皇上如此办事,何以治天下!”
七
韦后与安乐公主都有争做武则天的宏伟理想,为了这个共同的目标他们母女团结起来,在朝廷的老干部被杀或被贬之后,她们就勾结武三思把矛头戳向太子李崇俊,捏造谎言陷害李崇俊,老实巴交的李崇俊忍无可忍,终于在神龙三年(公元707年)七月十一日联合左羽林将军李多祚率领三百名羽林军发动兵变,他们先冲入武三思府中,杀死了武三思父子及全家。随后,又带兵从肃罩门冲入皇宫,想擒杀武三思的同伙上官婉儿、安乐公主和韦后。这时,中宗夜宴刚刚结束,忽听右羽林将军刘仁景报告说太子谋反,急忙带领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登上玄武门。由于刘仁景调动了右羽林军前来镇压,李重俊一方寡不敌众,死伤惨重。又由于中宗在玄武门上颁布诏书,宣布赦免起事人员,李重俊最后的一百多名羽林军人心动摇,丧失斗志,左羽林将军李多祚被部下杀死,李重俊出逃至鄠部县(今陕西西安鄠邑区)后,也为部下谋害。
平定了太子李重俊之乱后,安乐公主和韦后更加肆无忌惮。每当中宗临朝听政,韦后也都要上朝坐在帘子后面训示,景龙元年(公元707年)二月,韦后自称她衣箱中裙子上有五色祥云升起,命画工画下图,让文武百官看。韦后还指使右骁卫将军、知太史事叶志忠上表说:“当初,高祖当皇帝前,天下歌‘桃李子’;太宗当皇帝前,天下歌‘秦王破阵乐’;高宗当皇帝前,天下歌‘侧堂堂’;则天皇帝当皇帝前,天下歌‘武媚娘’;陛下当皇帝前,天下歌‘英王石州’;陛下当皇帝后,天下歌‘桑条书’,于此可见人心。皇上皇后仁德归心,一统天下,臣谨进‘桑条歌’十二篇,请宣示中外,进入乐府。”中宗高兴地表示同意。于是。这歌颂韦后的“桑条歌”十二篇广泛流传开,为韦后当女皇做舆论准备。韦后和安乐公主的野心已暴露无遗,朝中大臣群情激愤,议论纷纷。这时,前许州(今河南许昌)司兵参军燕钦融上书中宗,指斥韦后干预朝政,安乐公主危害国家,揭露她们图谋不轨,告诫皇上不可不防。中宗阅后,召燕钦融上朝当面询问。燕钦融慷慨陈词,毫无惧色。中宗沉吟许多,无话可说,便让燕钦融暂时退下。谁知燕钦融还没有走出朝门,韦后便指使亲信兵部尚书宗楚客派人把燕钦融追回,当着中宗的面,在大殿的庭石上把他摔死。中宗对此祸乱纲纪的犯罪一言不发,朝中大臣自此噤若寒蝉,韦后母女更为嚣张。
按理说,中宗对韦后与李裹儿骄纵如此,二人应该感恩戴德才对,可是,人性面对皇权就扭曲得一钱不值。两个坏女人,彼此有商量,这一商量,两个人认定朝廷里已经没有人能阻止他们当女皇,现在惟一的障碍就是这中宗李显还坐在龙位上,不管他有多窝囊,也不管他对她们多纵容,但只要他在世上一天,龙位就会被占住一天,她们的女皇理想就不能实现。于是,母女二人一商量,立即定出一条抢班夺权的锦囊妙计,那就是毒死中宗,对外宣称皇帝意外死亡。
慢着,你没说错吧,这韦后不知道中宗是她几十年的患难夫妻?对她的一切荒诞不伦行为都尽量满足,这世界上哪有这样的好男人?这李裹儿不知道中宗是她的亲生父亲?将她爱得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无论她怎样骄横淫怡都给与方便,古今中外哪有这样娇惯女儿的父亲?她们要毒死中宗,这谁能相信?
乡党,你问对了!但是你那是我们这些小人物的思维小人物的想法。这样的思维和想法一遇到权力就会走样,那位为中美建交不余遗力的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说“权力是最好的春药”,君不见多少当初清清白白的汉子进入权力场中就变得龌龊贪婪起来,最终成为臭名昭著的腐败分子!而这皇权又是权力场中最高的权力,这绝非一般春药可比,而是具有强力迷幻作用的最高级别毒品,在这毒品面前又有几个人能守住人性?唐太宗为夺皇权杀死亲兄亲弟亲侄儿,人们称赞他是千古名君;武则天已经有了皇帝的实权还要杀死自己两个亲生儿子和两个亲生女儿,还有自己亲亲的孙子孙女,废黜流放仅剩的两个亲儿子,人们依然颂扬她是千古女皇。对迷恋最高权力的人来说,“前头有车,后头有辙,他们做得的事情,为什么我们就做不得?”
于是,韦后和安乐公主热情的请中宗吃饭,一家三口难得的在一起团团圆圆欢欢乐乐,但中宗怎么样也想不到他这个好丈夫好爸爸会在这欢乐家宴中遭到好老婆好女儿的合谋进鸩 !可怜的李显李窝囊,好不容易熬过了毫无人性的铁婆娘妈妈,却熬不过没有人性的老婆和女儿!当毒药在他的肠胃里发作的时候,他挣扎着断断续续的对老婆女儿说:“我早都对你们发过誓了,你们要怎样就怎样,我一切都满足你们,你们要当女皇,我给你们就是了,为什么要毒死我?”
这个好丈夫,好爸爸死不瞑目啊!
八
毒死了唐中宗,距离皇帝位就一步之遥了。但韦后心里毕竟有鬼,她怕朝中大臣可能出现怀疑、议论、猜测和指责,于是就暂缓 上位,而是对中宗秘不发丧,先把自己的亲信召入宫中,商议安身之策。他们讨论后决定,由刑部尚书裴谈、工部尚书张锡处理国政,在东都留守;命令左金吾大将军赵承恩、左监门卫大将军薛简思率领五百精兵前往均川,防备中宗的第二子谯王李重福。(由于韦后陷害,早在中宗即位之初,李重福就被贬谪到均州),韦后还和她的哥哥,时任太子少保(辅佐太子的官员)的韦温商定,立十六岁的中宗的第四子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子。此外,韦后又下令从各府调来五万人马,分左右营屯驻京城,以韦温总负其责,韦温的儿子和韦后的其他兄弟分晋左、右营和羽林军将军,保卫皇宫。一切布置妥当,韦后才开始在太极殿为中宗发丧,宣布遗诏,临朝掌政。三天以后,太子李重茂在柩前即位,史称唐少帝。尊韦后为皇太后,皇太后临朝摄政。韦后任用韦氏子弟统领南北衙军队,准备适当时候效法武则天,自居帝位。李裹儿也美滋滋的准备先做皇太女,再做女皇帝了。
呵呵呵,宏伟理想的实现已经没有障碍了,这母女俩此时想的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
这不,连武则天在位时权势熏天的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也开始向韦后母女妥协了,她们联合起草了一份遗诏,立李重茂为皇太子,李旦辅政,韦后为皇太后摄政,以平衡各方势力。但韦后却对这诏书嗤之以鼻,“我已经垂帘听政了,还要什么李旦辅政?这是想分一杯羹啊!”于是,宰相宗楚客伙同太常卿武延秀、司农卿赵履温、国子祭酒叶静能以及韦家诸人一同“劝说”皇太后韦氏沿用武则天的惯例登基称帝。宗楚客还上书皇太后韦氏,引用图谶来说明韦氏理当取代大唐朝而君临天下。因为十分担心相王李旦与太平公主会从中作梗,又与韦温和安乐公主密谋除掉他们。
韦后的手已经抓住了龙椅的扶手了,就剩下移动肥大的屁股坐上去了,我估计那些攀龙附凤的亲信已经准备好了烟花爆竹,锣鼓家伙,就等着这最后的一坐就高呼万岁庆祝新朝诞生了。
但事情发生了变故。
此前一直不露声色的相王李旦的三儿子临淄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万骑左营统帅葛福顺等联手,于景云元年(公元710年)七月二十一日发难,葛福顺先将韦璿、韦播、高嵩三人斩首示众大喊:“韦后毒死先帝,谋危社稷,今晚大家要齐心协力,铲除韦家人及其死党,凡是长得高过马鞭的韦家人一律斩杀;拥立相王为帝以安定天下。倘若有人胆敢首鼠两端帮助逆党,判的罪要连及三族。”羽林军将士全都欣然从命,大家分头杀入宫中。韦后惶惑中逃入飞骑营,被一飞骑兵斩首,安乐公主正美滋滋地对着镜子画眉,被士兵斩杀。此外羽林军还将武延秀斩首于肃章门外,将内将军贺娄氏斩首于太极殿西。 上官婉儿求免一死,李隆基不许,“卒斩之”。接着又于皇宫和京城遍索诸韦及韦氏党,尽斩不饶。史称唐隆政变。
至此,韦后与李裹儿的女皇梦碎。
2024年12月16日星期一
作者简介:
刘彦强,笔名憨子,陕西咸阳人。从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近四十年,为全国知名的学者型教师,曾任陕西省教材编审委员会专业委员,现任《检察文学》杂志编辑部执行主编,咸阳秦韵诗文学会会长。在各类教育刊物发表教研论文180余篇,主编出版《青少年心理行为咨询丛书》、《中学思想政治课学习指导丛书》、《学习心理学》以及多种教辅读物。退休后主编出版《坡刘村志》、《咸阳人》两部百万言方志以及《草根憨语》等书,有《生死孽缘》、《儿媳要嫁前公公》等中短篇小说,《两个肉夹馍》《屈原的冤屈》《明主怎样变为蠢猪》等多种散文在《检察文学》、《白鹭文刊》以及《人民网》等著名网站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