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事处处显真情,真帮实扶润民心
──2024年联镇包村单位敦煌文管委帮扶工作概述
敦煌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是甘肃省唯一一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承担着全省引领、全国示范、国际影响的重要作用。敦煌文管委是敦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管理单位,是敦煌市七里镇三号桥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包挂牵头组长单位,派出熟悉农业、热爱农村、关爱农民的综合协调能力强、责任担当意识好的科级干部驻村帮扶。
敦煌文管委认真贯彻“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的要求,从解决村组干部的操心事、老百姓的期盼事入手,开展包挂帮扶工作,受到各级组织和干部群众的肯定与好评。
一、成立领导小组,靠实工作责任。文管委成立了以主任为组长、分管副主任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明确了职责分工、目标任务、时限要求、预期效果,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科室负责人配合抓、驻村帮扶队员全力抓的良好工作机制。党组会(主任办公会)专题研究帮扶工作12次,向市上帮扶工作总队队长汇报工作6次,召集帮扶相关单位召开协调会议12次,听取村两委会工作汇报4次,深入三号桥村讲党课2次,专题调研6次,与镇村组干部电话沟通10次。
二、多方创造条件,提高帮扶效果。敦煌文管委结合《敦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发展规划》发布实施的有利时机,在招商项目谋划、落地项目选址、招商项目推介、抒困项目确定等方面向七里镇三号桥村倾斜。积极主动向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汇报,争取在农房改造、消防通道、高标准养殖圈舍、公共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上向省级示范村──三号桥村倾斜,做强做优示范村,使其发挥更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当得知三号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建设资金紧缺的情况,敦煌文管委压缩开支,在2023年赞助资金10000元的基础上又赞助10000元、赞助小太阳1台。协调大成公司给三号桥村创城环卫整治、全国文明村创建赞助资金30000元,争取相关部门支持,为三号桥村文明村创建补助25000元。协调敦煌文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乐动敦煌有限责任公司等演艺企业为村民赞助《乐动敦煌》《千手千眼》《飞天》等剧票200张,丰富了村民文化生活。协调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村组干部及其家属免费体检63人,并为其建立了健康档案。邀请市医院8名专家对三号桥村218名村民进行了一次面对面、零距离的义诊。赢得爱心人士支持,为三号桥村五组农房改造提升示范点赞助了重五吨、蕴含敦煌文化元素的奇石美石一块,提高了示范点档次与品位。还主动创造条件对三号桥村消化历年欠帐、房屋征迁、养殖圈舍改造项目资金拨付等提供帮助。并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全域无垃圾突破攻坚行动号召,周五派员准时参加三号桥村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在创城环境卫生集中整治中,参加集中整治活动16次,参加人员达128人次,受到群众点赞。三号桥村在七里镇创城环卫整治评比中荣获第一名。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0万元,比上年增加5万元。
三、开展关爱活动,提升创业素质。文管委邀请市上相关职能部门,与镇村包组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一道深入三号桥村,常态化开展“送技术、送法律、送文化、送健康、送温暖”等“五送”活动,组织科技培训12场次,下发法律宣传资料600余份,送医上门158次,慰问脱贫户、高龄老人、“五保户”、老党员40人次,配合村两委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2起,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与关怀,提升了创业素质,增强了致富信心,使他们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行稳致远。
四、突出帮扶宣传,助推乡村振兴。北京都市头条、酒泉都市头条等新闻媒体采用驻村帮扶工作队员新闻稿件66篇,比镇上下达计划任务超额42篇。与此同时,加大对驻村帮扶工作人员的监督检查和关心爱护,驻村帮扶工作人员出勤天数每月高于规定天数2一3天,并督促工作队员按要求及时高质量完成撰写工作日志和民情日记任务。
(敦煌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管理委员会六级职员、七里镇三号桥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杨建强
2025年1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