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本是宁静的休憩时光,却被楼下的争吵声打破。睡梦中的我匆忙下楼,看到父亲涨红的脸和余姨激动的神情,心猛地一揪。赶忙上前劝解,告知他们父亲的身体状况不佳,高血压的他经不起这般情绪起伏,有事冲着我来就好。
一番询问后得知,矛盾源于屋后四家共用的化粪池清理费用问题。之前的清理花费 2200 元,按户分摊每家 550 元,父亲也已如数支付。然而,有人提出因我家户数最多,应多出 150 元,提议者竟是曾与我们有过房屋交易的母亲的老乡。父亲觉得这不合理,故而引发了这场激烈的争吵。
望着父亲倔强又疲惫的身影,我心中五味杂陈。于情,父亲的坚持不无道理,费用既已按户均摊,不应因户数多少而改变规则;于理,邻居们也有自己的考量,或许认为户数多意味着使用量相对较大。但在那一刻,我看到了父亲身体的脆弱,也看到了邻里关系僵持不下的尴尬局面。
最终,我决定支付这多出的 150 元。这不仅是为了让这场风波尽快平息,更是为了守护父亲的健康。钱财不过是身外之物,邻里间的和睦相处才是生活的珍贵底色。或许在这看似吃亏的选择背后,蕴含着更大的智慧——以宽容化解矛盾,用理解维系情谊,让生活的小船在平静的港湾继续安稳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