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家就在
文′赵奇
我出生在皖西的一个小村庄,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家中兄弟众多,家境贫寒,这似乎注定了我的命运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坎坷。青年时,迫于生活的无奈,我选择了招亲这条路,落户在了湖北。
初到湖北,语言不通成了我面临的第一道难关。当地人的方言如同加密的密码,让我难以理解。每当他们谈笑风生,我却只能在一旁尴尬地陪笑,试图从他们的表情和动作中猜测话语的含义。那种无法融入的孤独感,如影随形。
风俗习惯的差异更是让我感到无所适从。这里的节日庆祝方式、饮食偏好、日常礼仪,都与我从小熟悉的皖西截然不同。我努力去适应,去学习,可内心深处,始终怀念着家乡的一切。
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每逢年过节,我心中那份对父母的思念就愈发强烈。我渴望回到皖西,回到那个熟悉的家,向父母倾诉心中的委屈。在湖北的生活中,我遇到了困难无人倾诉,受到了委屈无人撑腰,只能自己默默承受。每当夜深人静,我总会想起父母的温暖怀抱,想起家乡那片熟悉的土地。
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路途的遥远、经济的压力,让我回家的愿望一次次落空。只能在电话里,听听父母的声音,感受那一丝遥远的温暖。
时光匆匆,如今我已人过半百。老伴在前几年也离开了我,孩子们都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生活。而皖西老家的父母,也相继离世。
曾经,我以为时间还很长,总觉得还有机会回家,还有机会陪伴父母。可当他们真的离开,我才如梦初醒,意识到那些错过的时光再也无法挽回。
如今,每每逢年过节,看到那汹涌的回家过年的人流,我的内心却再也没有了想回家的念头。因为我深知,父母不在了,那个曾经充满温暖和爱的家也就不在了。曾经的老房子或许还在,但那已经不再是我的家。
没有了父母的等待,没有了他们的嘘寒问暖,回家变得毫无意义。曾经,父母是我心灵的港湾,无论在外面受了多少风雨,只要回到家,就能感受到温暖和安慰。可现在,港湾已经消失,我就像一艘漂泊在茫茫大海中的孤舟,失去了方向。
“人离乡贱”,这句俗语在我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离开家乡的这些年,我深深体会到了其中的苦涩和无奈。在异地他乡,我始终是个外人,无法真正融入当地的生活。而当我想要回归家乡时,却发现已经物是人非。
如今,我只能在回忆中寻找那份家的温馨。回忆父母的笑容,回忆家乡的山水,回忆那些曾经的美好时光。但回忆终究只是回忆,无法填补现实中的空缺。
或许,人生就是这样充满了遗憾。但我也明白,我们不能总是沉浸在过去的悲伤中。虽然父母已经不在,但他们给予我的爱和力量,将永远陪伴着我。我要带着这份爱和力量,继续前行,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我也希望那些还能陪伴在父母身边的人们,能够珍惜这难得的时光,多一些陪伴,少一些遗憾。因为只有当父母在时,家才是真正的家,那份温暖和安心才是无可替代的。
作者简介,赵奇原名鲁敬贤湖北通山楠林桥镇人。热爱文学。读书开眼界,写作慰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