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王海主席在西咸新区作协2024年总结表彰会暨迎新团拜会上做总结讲话,使很多会员感动,没有参加会议的会员纷纷要求聆听王海主席的讲话,经王海主席同意,现将讲话刊出。
各位作家,下午好!
每次给你们讲话,我都想给你们一个启示、一种思考。因为真诚,所以信口开河。今天的讲话,请你们只是听,不要录音。会后,经过办公室整理,会全文发在作协群中。
每次站在西咸文学的讲台上,因为你们,我很骄傲。大家听了李正善主席做的2024年工作报告,这几年,我们作家的作品上国刊大报,文学创作实现零的突破,令人鼓舞。
刚才,作协评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史飞翔,对2024年作家作品的扫描,特别对“特殊贡献作家”和“优秀作家”作品的评述,是全面而精准的,在这里我真诚地感谢飞翔主任。
去年,有很多人想加入我们的团队,因为有两个门槛,被挡在了门外。我们要保证现有会员的福利,我们主席团提出,要提高我们会员证的含金量,要让持有西咸作协会员证的作家,在一些旅游景点、茶馆、“创作基地”免费进入学习,为需要的作家创造良好的创作、读书和学习的平台。
我们成立维权中心。就是要为会员在工作、生活及创作中遇到的侵权、伤害行为,提供法律支持。有困难找作协,有委屈找作协,维权中心将为我们的会员,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让我们的会员有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
我们是一个特别的群体,我们要把自己睿智的思想火花,化成文字,去影响别人,给他人带来快乐的痛苦和幸福的忧愁,使他们心中的那盏灯,更加明亮。要成为一个睿智的人,成为一个作家,这里有一段艰难的,很长的路要走。
我16岁创作了小说《摸枪》,从此与文学结缘。整整奋斗了16年,我才在公开报刊发表第一篇小说。1988年,我上了西北大学作家班,我的中篇小说《鬼山》问世,在北京一家大刊物发表,获得800元稿费,1斤水饺6角钱,我把全班同学请了个遍。面对大海,春暖花开,是我当时心情的真实写照。13年后,2001年,我的长篇小说《老坟》出版,使我认识了文学的魅力,从企业调入市文化局艺术研究室工作,成为专业作家。我常常认为自己在做梦,现实的生活,好像不是我应有的生活。
当我回头时,发现当时的咸阳,很多作家的作品积压在家里没有出版,我同情他们,艰苦创作的作品压在箱底,无法与读者见面。我羡慕他们,他们的作品是如此鲜活灵动和感人。我利用自己的平台和渠道,向外推荐咸阳作家作品,先后有十几部小说被出版社和文化公司买断出版权,从此改变了咸阳部分作家自费出版的局面。有位作家得知自己的作品要出版,激动得热泪盈眶。有位老作家长久地面对自己的新作,竟和自己的新作对视了一个上午。当我把新书送到长期患病的一个作家家里时,她差点给我跪下,她说没有文学,我不知自己怎么活……
每当想起这些往事,我心潮澎湃。因为文学,我们走在一起,因为文学,我们成了手足之情的兄弟姐妹。正因为如此,在省作协的“百优作家”会上,我直言推荐被遗忘的咸阳作家。或许是我的咸阳情结太重,当时我想,我不爱咸阳,如何拥抱陕西,我不爱陕西,如何爱我的中华。
其实,我们文学人也有埋怨,也有矛盾,更有无言相对的泪水。有什么争论,我们都可以坐下谈,即使争吵也罢,别人也不会笑话。因为我们是文友,是作家,有着与众不同的睿智,矛盾和思想交锋是不可避免的。你艰难,你见过残疾作家李凯凯吗?他是脑瘫,讲话行走都有困难,但他的诗歌飞扬,震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被誉为“关中才子”。
你困惑,你见过残疾作家连忠照吗?他11岁因患骨髓炎致残,双耳失聪,他以文学引得美女来,迎娶一位云南的姑娘,建起了一个美好的家庭,被省政府授予“自强模范”。
我们常常为自己的不幸和厄运悲哀,你认识作家百合吗?她得了一种世界上罕见的绝症,一段时间,她要用放大镜才能读书,她的生命完全用文学支撑着。
有的人没有工作,以微薄的稿费维持生计,她写了几十万字作品,作品像雪花飘落在全国报刊,但她却几次告诉我,“我想放弃,我要生计”。我安慰她,阳光一定会照耀你的,你不能放弃,上帝让你来到这个世上,就是让你举起文学的火炬,照亮人们前行的路标。截至今日,她依然爱着文学,她说她爱文学,更爱文学的气场和环境,她最爱看高兴时,文人的欢声笑语,困难时,文友之间互相搀扶前行的坚强,更重要的是文学使人善良,我们在文学创作的修行中,思想灵魂得到净化。
我们争什么?荣誉和金钱?那都是过眼烟云。我们要什么?奖章和资助,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今年不行,明年再来,只要你奋斗,你努力,创作出好作品,一定会有人关注你。面对你们,我常常自责自己,因自己的无能,才让那些优秀的作家,在艰苦的环境中创作。我真心地祝福你们,我们主席团真诚地祝福你们,为你们拥有一个宽松的创作条件、优雅的生活环境,我们愿匍匐爬行,感动上苍。
其实奖章并不代表文学的最高水平,得到资助并不一定就会出好作品。重要的是,因为我们,西咸会变得更有诗意,诗意的西咸,已产生一个让人关注的文学磁场。因为文学,西咸的未来会更加美好。不论怎样,西咸作协团结和谐的创作气氛令人羡慕,优雅的文学活动,已成为我们生活的常态。创作作品,创作好作品的势头已经呈现,这些都是来之不易的。我多么希望西咸这种美好和谐的创作局面保持下去,成为文坛陕军的一支劲旅。
最近,我写了一篇文章,叫“文学存在的理由”,是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屋里散发着茶香,面对一个特别美好的风景,在一个绝好的环境中,一种启示、一种期望,愿与大家分享和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