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志
又到一年腊八节,
想起了熬腊八粥的母亲,
那粥香喷喷、热气升腾。
昔日我家在城南苏店居住时,
节假日经常回家看望二位双亲。
那是二十九年前腊八节的早晨,
我下夜班回到了家门。
母亲给我端上一碗粥并说道:
志儿来、 快趁热吃,
这是母亲最甜美的声音。
母亲从小把我拉扯大,
衣食无忧还供我上学,
父母双亲的恩情似海深。
不论是幼儿时在山东小屯,
还是来到山西借住在坡栗,
后又住在了上党的苏店村。
童年放学后回到家,
先喊声母亲、我饿了,
母亲总能把好吃的给我,
现在想起还好似在梦境之中。
我爱母亲熬的腊八粥,
其实是更喜欢听她讲的故事,
她常给儿讲腊八节的起因:
腊八是释迦牟尼成道之日,
是秦修长城以粥充饥饿死的民工,
是朱元璋鼠洞寻粮的钦订。
还是纪念岳飞抗击金兵,
因饱餐千家粥而大获全胜。
古有先民熬粥赤豆驱鬼,
今有人们一心向善的传承。
时过境迁、往事如烟,
但童年的回忆最幸福,
母亲对孩儿的疼爱最纯真。
如今二老已驾鹤西去,
儿再也吃不上娘做的饭菜,
但孩儿永远忘不了那熟悉的身影。
忘不了过年母亲为我缝新衣,
忘不了上学跑堂母亲过河把我送。
更忘不了母亲做的那碗腊八粥,
软糯香甜,难忘终生。
作者简介:
赵志,网名志存高远。山东菏泽郓城小屯人,郑州铁路局退休干部。1974年4月至1976年7月曾在山西省长治县北呈公社北和大队插队。现为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会员,长治市作家协会会员,长治市红色文化研究会成员,太行文化旅游促进会顾问,国礼艺术家特邀艺术顾问,山西省知青文化创业研究会理事,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鲁迅高研班成员,中华作家网终身签约作家,中华作家联盟终身院士,中外文学艺术文学院终身院士;主要著作有《晋城北车站志》《春华秋实》《远去的荷塘》《太行拾贝》《我在北和当农民》《我的铁路情结》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