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谭富
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节日,而且过节的方式千奇百怪,花样繁多。然而,像中国人这样把过腊八节和喝腊八粥紧紧捆绑在一起(腊八粥成为腊八节的专用和必吃食品)的过节方式,恐怕还不多见。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明起源的考证就够考古学家们忙活的了,我们就不必再用腊八节和喝腊八粥由来的考证任务来麻烦他们了,想来至少有千八百年的历史了吧。从营养学的角度看,在天寒地冻的时节把各种杂粮放在一起熬成热气腾腾的粥来喝,也是很科学的。
以农业为本的民族孜孜以求的是怎样让土地上生产的粮食满足当年的吃饭问题,这话说起来容易,但实现起来却很难。旱、涝、蝗虫等天灾,战争动乱朝政腐败等人祸,常常使农民这个简单的愿望落空。参加黄巢、李自成、洪秀全发动的农民起义军的农民们,很多人恐怕都是由于锅里没有了粥可喝才铤而走险的吧?近代1931年的长江大水灾、1938年黄河花园口决堤后逃难的灾民还有粥可喝吗?我更想到了当年长征中的红军,在腊八节那天他们照样要吃草根、啃树皮,照样要饿着肚子急行军以摆脱敌人的追击,不要说喝上一口腊八粥了,在那一天倒在长征路上的也不鲜见吧?
当人类社会步入21世纪第十三个年头的时候,一心执政为民的中国共产党发出了脱贫攻坚的动员令,经过八年的拼搏奋斗,终于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全国的贫困县、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了脱贫,困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温饱问题已经彻底解决了,从而提前实现了联合国提出的千年发展目标减贫计划。随着“中国人的饭碗要紧紧端在自己手中”“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科技)”“大粮食观”等一系列正确方针的落实,中国粮食生产的前景越来越光明。即将过去的龙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突破1、4万亿吨,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我们的饭碗不但可以端得牢牢的,而且内容会越来越丰富!
朋友们,当你们端起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品尝着由于食材花样增多、档次提高而散发出的诱人香味时,是否会想到做一个腊八节必喝腊八粥的中国人很幸福、很自豪?但可别忘了光盘,别浪费粮食。因为这一切真的来之不易啊!
作者简介:
谭富,笔名菜根谭。男,1951年7月生,中共党员。1979年参加教育工作,曾任中学主任、校长。曾于2000年~2002年赴甘肃陇南支教两年,并以此为题材创作了中篇小说《托起明天的太阳》。2018年出版了长篇小说《与共和国同龄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