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地铁上的“乱弹”
黄振涛(陕西)
晨曦初露,时针悄然指向六点一刻,城市尚在惺忪睡眼之中,我轻轻推开家门,如同往常一样,开启新一天的征途。步履悠悠,这八百步的丈量,宛如一场短暂却珍贵的心灵漫步,连接起家门口与公交站台的距离。
沿途,公交站点早已聚集着好些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大家都是星光之下的赶路人,各自怀揣着心事与期盼。不多时,第一班公交稳稳驶来,我踏入车厢,随着车身的晃动,思绪逐渐飘散开来。车窗外,城市的景色如幻灯片般缓缓掠过,街边的早餐摊点,升腾着热气,摊主们忙碌的双手片刻不停,为行色匆匆的人们准备着开启一天活力的餐食;环卫工人挥动着扫帚,清扫着路面,扫把划过地面的沙沙声,似在为这座城市奏响晨曲。
约莫十分钟的车程,便抵达上林路。继而转入地铁,在这地下的穿梭长龙里,周遭的喧嚣似被一层无形的屏障隔绝。车厢里,没有过多的交流声,人们各自抚弄着手机,屏幕的微光映照着一张张疲惫却又坚毅的面容。还有不少年轻人靠着椅背打着盹,显然是趁着这短暂的通勤时间,开启补睡模式,为即将开启的忙碌蓄能。我习惯性地掏出手机,指尖于屏幕轻点,写下一段随心文字,仿若奏响一曲无调的“乱弹”,不为别的,只为在这匆忙赶路的间隙,寻得一方属于自己的悠然天地,将琐碎时光,点化成诗意片刻。
回首往昔,日起日落,云卷云舒。每位有志者都步履匆匆地投身于生活的洪流,忙碌身影穿梭在城市街巷。我也不例外,自 1978 年 9 月踏上工作岗位,那是一个充满希望与朝气的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正徐徐吹遍大地,我满怀着热忱一头扎进工作里,见证着岁月变迁,也在自己的领域里默默耕耘、发光发热。
2016 年 5 月退居二线后,我并未选择停歇,而是转身投入打工的队伍,继续发挥余热。直至 2019 年 5 月正式退休,本以为职业生涯就此画上句号,却未料到,多家单位抛来了橄榄枝。咸阳市检察院、西咸消防支队、礼泉县检察院和三原县检察院等,他们的信任让我又重回熟悉的职场舞台。
在职场临近“谢幕”时,我仍满心欢喜地钟情于自己热爱的文字工作。文字于我而言,是挚友,是心灵的寄托。在那些返聘的日子里,我用文字记录案件细节、整理工作资料,为司法公正添砖加瓦;也用文字传递写作经验、撰写培训教材,为许多青年人甘当人梯。看着那些年轻人在我的激励下,如海绵吸水般汲取知识,百炼成钢早日成才,心中涌起的那份成就感与喜悦难以言表,谁说这不是一种别样的喜悦呢?
寒来暑往,岁月交替太仓促,曾经的青涩仿若还在眼前,如今镜中却已悄然添了华发。一路走来,那些未竟的梦想、错过的相聚,有时想来难免徒留遗憾。忙碌半生,为事业奔波,为生活操劳,或许也该停下脚步,细细品味人生。唯盼往后脚步能慢些,将心仪的事情尽心做好做极致,去重拾那些遗落的美好,在余生的画卷上,绘出更多绚丽的色彩,不负这匆匆岁月,也不负自己的热爱。
昨日下午,将车泊停在大儿子入驻的小区外。暖阳中,与孙子互相传递小皮球,爷孙俩甚是欢欣。大儿子却对我说,年后不必再去上班了。我一阵愕然,我与儿子目光对峙了10秒钟后,淡淡地说了声:再干一阵子吧。说实在的,让我急刹车,还真接受不了。
夕阳也是一幅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是唐代青年才子王勃《滕王歌序》中的千古名句。飞鸟欢歌,晚霞如火,余晖映红半边天,令人赏心悦目。这般美景,绝非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美丽。
如今,每日通勤路上的短暂宁静,成为我梳理人生、沉淀思绪的宝贵时刻。车水马龙依旧,而我已学会在这喧嚣尘世中,找寻内心的安稳,用文字编织回忆,用热爱拥抱未来,继续书写属于我的人生篇章。
未来的日子,我愿在工作与生活间寻得更好的平衡。工作时,依旧全力以赴;闲暇时,多与家人相伴,漫步于山水之间,静赏四季变换。也想尝试些新事物,比如摄影,用镜头捕捉生活的美好,让每一个平凡瞬间都成为永恒的记忆。
注;2025年1月7日清晨8点10分在西安地铁2号线上完成初稿
黄振涛,1959年5月生,陕西武功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1978年9月任教,1983年毕业于武功师范中等专业学校。有过10余年教师经历,1992年8月调入武功县检察院。2016年5月退居二线后,先后被咸阳市检察院等多家单位返聘至今。近年来,在省内外文学平台上刊发近百篇(首)散文和诗歌。文风简约朴素,清新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