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华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76)》「向未来挑战」(1882辑)

晨间寄语
中国语言十分丰富,中国人说话,表达的意思也十分的多。五十六个民族,以不同的语言生存在自己熟悉的环境,还以这种环境为界限,隐去不想以外获悉的内容和秘密,形成各自独特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外界想知又不得知,难免产生误会,这种误会有深有浅,一方的意思表达,与一方对表达意思后的理解和领会。有时候表达到了,也不见得理解和领会得到,尤其表现在语言区与民族种类的范畴,这里情有可原。
让人啼笑皆非的是,人在情之下表现表达出来的语言形式,难免给人造成误会,不被谅解,直至反目。这种情况,相信我们谁都经历过。对此,我有自己的歉疚和愧意。
一位在部队交道十多年的战友,来我的家乡小城作客,头晚我们举杯甚欢,为聚兴高采烈,说好第二天一起早餐并为他们送行。我早上七点过到了酒店大堂,打电话相约到酒店餐厅。然而,战友电话上说,他们已经出发、上了高速,我在心理上没有准备的情急之下,随口说出了“哎呀,那就一路走好了!”等我感觉地地道道的口误时,话已经出口,已收不回来。我深深地自责,但是这种话还不好解释,生怕越描越黑。过了段时间,我试着打过去电话,有几回打不通,也打通过,可能是“做贼心虚”,我总觉得把人得罪了,这种情况持续了好长时间。后来看到他的问候了,我好高兴!
我和这位战友是第一批交通部兵办教导队毕业,战友同学兼而有之。我们一批命令提干,相互尊重赏识,他在部队干到退休(此处隐去姓名职级)。但是可以说,我们的关系不错。我以为这次口误算是一次“事件”,我是“事件”的制造者,所以我“罪不可恕”。一直以来,我多么希望这位战友还我一回,我也希望我“一路走好”,至少不是坏事,不走好行吗。此文亦有向战友道歉的意思。谁都可能有言高语低,每个人说话都能字斟句酌当然好,自是少了许多麻烦事。
我前面说了,中国语言十分丰富,还有其深刻的内涵和表述,一字多音多意,一句话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表达意思。从宏观上看,见怪不怪;从狭隘处,自是生出许多事端来。为此,我在查找有关资料后,引用一段文字,借以说明相关问题,或能正本清源?
这段文字如是:
“一路走好”起源于古代的出行礼仪。在古代,人们出行时会互相祝福,希望彼此一路平安。随着历史的演变,这种祝福逐渐演变成一种寓意深远的告别用语。
“一路走好”的文化内涵体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仪与仁爱的精神。它不仅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也是一种自我修养的表现。同时,“一路走好”传递着对他人或自己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每个人都能在人生的道路上顺利、平安地走完每一步,实现自己的目标。
引用毕[OK][爱心][抱拳]。
新的一天,早安!
2025.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