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习俗(四)
高廷伦
人死后停在正房明间灵床上,诸事就绪后就是“照庙”。照庙由一位年长的五职人员、一只手拿着烧纸和香,一只手打着一盏点燃的灯笼走在前面,孝眷们列男女两路纵队跟随,去村头土地庙(农村)或城隍庙(城镇)报告老人去世了。请求“注销户口”,请给死者开一张去阴间的《通行证》,请出据“死者一生无犯罪记录”的证明,请大慈大悲,排除去阴曹地府路途上地干扰,保佑死者一路平安。照庙早中晚各一次,至入殓后结束。共七次。来回全程痛哭,叫“哭道”。儿媳妇痛哭必恸。参加照庙的都是“五服内的家人”,越亲的越在后边,排头的手提白纸灯笼,排第二者端小簸箕,里面盛烧纸。白天送纸也要打灯笼,因为这是为死人照路的。照庙的人都合着眼,哭着,叨念着,走一步,缩(退)半步,慢慢腾腾,因为此时两边站满了“看照庙的”人,在品头论足,看谁走得稳不稳,哭得像不像,悲不悲,看看媳妇们对老人孝不孝。
这时,族人和四邻八社都赶了过来,七手八脚地在正房外搭设灵棚,灵前安放一张桌子,灵棚后(北)面挂个竹帘子,叫“影灵帘儿”。喻义挡住死者,不让外面的鬼邪看见,免遭灾祸。帘儿前放一张方桌叫“供桌”,悬挂白桌衣,桌上摆着供品、香炉、蜡台、长明灯,靠帘儿排放烧纸,多了排不下就往供桌底下排。在没有收殓之前,这盏长明灯不管白天晚上都要有人看守,不能让它熄灭。据说,这盏灯就是死者的灵魂。尸体和灵柩都忌讳停放在光天化日之下。据说,怕受所谓"日晶月华",更怕冲犯上天过往的神灵,因此,举行祭奠仪式,就必须要搭灵棚。搭灵棚规模的大小,主要看丧居院落的格局和居丧人的穷富而定。如果只搭一屋院子的棚,叫做“平棚起尖子”,也叫“一殿”,就像古典殿堂一样,上边起一条脊。如果丧居有两层院子,就可以搭一座大棚,将这两个院子都罩上,灵堂院子的棚顶高些,前院棚顶略低,使两个顶子浑然一体,后高前低,叫做“一殿一卷”,即后院高顶为“殿”,前院低顶为“卷”。所谓“殿”,就是殿堂的意思;所谓“卷”,即棚顶全是可随意挪动的活席,可以卷起来的意思。这种棚历来都用数层席箔里外包严,不见杉槁,不但美观,且不漏水。从外观上看,宏伟壮丽,犹如宫殿,使人望之,哀戚之情就油然而生。除了主棚外,还必须有许多用途不等,名称不同的棚,规模大小不一。由于在这期间,吊唁的亲友多,而且时间都比较集中,上祭恐怕发生拥挤,甚至排不上号。所以在其他院落就要搭一座或数座祭棚,凡远亲、朋友来吊唁的,就被执宾引到这种棚里上祭。还有的棚是用来摆官座,让来宾们休息、喝茶、用饭用的。还要建“钱柜子”,就是在灵堂门外东边用砖垒一个长方形的池子,供居丧期间每天在里面焚烧大量的烧纸,即阴间的钱专用。铺“垫子”,多备些稿荐、草席苇席或布包等材料铺设几处垫子,在灵棚内灵桌的东西两面各铺一处,让陪灵男趴跪在上面哭、拜、陪灵和陪哭。东西宽一米、南北长度根据陪灵人数的多少而定。灵床(棺材)周围铺一处,让陪灵女人跪在上面哭、拜、陪灵和陪哭。灵桌前面正中铺一处两排,让前来吊唁的人使用。前排的长宽够一个人使用就行,后排东西方向要宽一些,备人多时使用。
定总管,总管人选,必须德才兼备,老成练达,有一定组织能力的人担任。封建社会的总管是由家族或村里最有声望,最有权势的人担任,具有特权。根据当事人家庭经济状况,要动用你多少经济,一经决定,当事人不敢不依,否则以族规处理。个别户为办一件丧事,搞得倾家荡产。丧事总管一般不少于两人,一个掌管全盘,一个具体实施,互相配合,大商量,小划算。总管人选确定后,由总管提名,挑下列人员:账房,2至3人,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家礼知识,字写得好,懂计算工作,责任心强,主要职责是管好钱财,记好收支账目,写好治丧执勤人员名单,出 榜公布;写出请客帖子格式交总管派人分发;写好挽联;协助总管选聘灵棚灵轿业主。厨房,主厨1至3人,助厨6至10人,勤杂人员3至5人,主要职责是租赁锅碗灶具,安锅看火,担水洗菜洗碗等,听从主厨差遣。香祝一人,主要职责是移灵后丧家亲朋好友来吊唁时, 帮忙拈香,行初上香、二献香、三焚香之礼数,并附带扶老助幼。总管在料理丧事时,有三个重要场合要出面讲话。移灵前的讲话,总管在副总管的主持下,站在一高凳上向治丧、帮忙撺掇人员的讲话。丧事告竣,坟工回来后,总管率丧家孝子在席前答谢的讲话。总管在迎接、安抚人主时的讲话。
定乐班,办丧事都要大都请乐班吹鼓手助兴,大丧事2至3个乐班,一般请一个乐班。乐班分为两种,一种是音乐队,即八音会,也叫行里,10人左右,以吹唢呐为主音,配器有笙、弦、笛,打击乐有锣鼓、钗和小锣。主要是吹奏曲牌迎送和坐场吹戏,以哀乐为主。旧时,凡吹奏哀乐哀腔好的音乐班,丧家总管还要让账房先生为其赠一白布红字招幌,上面书写唐代诗人杜甫的“酒肉如山又一时,初筵哀丝动豪竹”,并赏其钱物。另一种是管乐队,即铙钹队,10人左右,以吹管拍铙钹为主,配笙、箫、执鼓、波玉、金钟、银铃,主要服务于道士和开地狱和尚升桥上坐,设道场,作佛事活动,也兼分内外迎送。

投稿须知
1、本公众号服务于广大文学爱好者。
2、投稿必须原创首发,谢绝一稿多投,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3、因是业余时间编辑,作者投稿前请反复自检,定稿后再投稿。编辑有权对来稿酌情修改。投稿题目不用空格。多个文档编在一起,后缀作者简介。使用宋体小四号字投稿。
4、投稿体裁:诗歌、散文、随笔、小说、学生优秀作文、书法、绘画等。诗歌每次投2至5首,总字数300字以上,题目和正文均顶格写,行与行间不要空行,段与段间空一行;散文、随笔、小说上限3000字左右。请用简体中文投稿,谢绝繁体。
5、投稿邮箱lccpwy@126.com,投稿作者请关注公众号,并加主编微信(f1351471690),便于稿子交流和发放稿费。两周内不采用可另投别处。
6、请附作者百字内简介、作者真实姓名、生活照片以及微信号、电话、地址等联系方式,在一个邮件内以附件形式发送。
7、稿子有赞赏并高于二十元,百分之五十给作者付稿费;低于二十元用作平台维护。无赞赏无稿费。稿子发表十天后发放稿费,后期赞赏不再发放。
8、特别提示:平台有赞赏功能,自愿参与,量力而行。赞赏功能属读者自愿行为,包含点击率、转发率等与刊发作品无任何关联。质量第一为首选条件。
9、所用网络图片,侵删。
10、原创作品经作者授权刊发,其他媒体转发,需注明《茌平文苑》。
茌平文苑 第1293期
本期编辑:冯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