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感言
侯俊英
二0二四年,又上茌平文苑的优秀作者名单了。连续两年了,感觉自己好幸运啊,结识了才华横溢的编辑老师们,和那么多有文学天赋,爱好文学创作的文友们。因为有您的鼓励支持,我才有勇气把自己的拙文发表出去。因为编辑老师们开创得茌平文苑平台,我才能如鱼得水得展示自己的小才艺。无比的感谢、感动、感恩。
说起来我和茌平文苑还是很有缘分的。前几年,我经常在公众号里看到署名“明月照花林”的文章,每一篇都写的那么的生动有趣,那么的感人至深,那么的震撼人心。文笔生辉,才华出众,字里行间写得细致入微,透露出阳光般的和煦,使文章的主题,自然而然的升华到了较高的境界,令我欣赏而又敬佩。
殊不知,我们竟然居住在一个小区,而且是仅隔一栋楼的邻居,近在咫尺。
二0二二年的冬天,正是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一个偶然的发现,在小区群里看到了她的微信。我喜出望外,甚至有点惊喜若狂,急忙点开申请加好友,不知是缘分的驱使,还是心有灵犀,她随之接受。从此以后,我们就有了微信联系。
还是二0二二年的冬天,新冠疫情达到了白热化得程度,小区进入到封闭式管理。每天早上七点多,全体业主在小区大门口排起长龙,等待着核酸检测。有好几次,在长长的队伍里看到了她的身影。细高的个子,长发飘逸,看上去三十多岁的样子。由于素未谋面,相互都不认识,就没好意思上前打招呼。但心里总是透着一些仰慕,心想她这么年轻,能写出那么好的的文章,文采斐然,多年前就是市、县作协的会员,茌平文苑很有名气的编辑。真的是了不起,这更加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
也是二0二二年的冬天,是我婆母去世两年多的日子。我们计划着把一人住在老家的公爹接到城里。但无论如何做工作,公爹就是不想和孩子们住在一起。无奈之中,我就写了“家有老小孩”的短文发了朋友圈。细心的编辑老师看到了我朋友圈的信息。就私聊我说:“姐,看你写的文章不错,我给你发表到茌平文苑吧。”我受宠若惊啊,急忙说到:“不行不行,我写的文章拿不出手。”不是谦虚,和她们那些文豪相比,是真的不行。然而,她苦口婆心的说:“没事的,我每两周编辑一次,你发给我就行。”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又把短文做了修改和整理,加上了“家有老小孩”的题目。没等几天,就在茌平文苑公众号里看到了我的文章。经她的妙手编辑修饰,阅读量超过三万以上人次。还得到作协主席冯主编的夸赞:“文字活泼、有一定的写作功底。”
名家的认可和编辑老师的鼓励支持,点燃了我文学创作的那颗小火苗,搜肠刮肚的罗列素材。日常见闻、心路历程、家常理短、美好回忆、游记、宝贝孙女的成长点滴等等。甚至深挖以前微博里的库存,越写越感到兴致勃勃,越写越觉得意义非凡。据老师们统计,二0二三年上稿六十七篇,二0二四年上稿一百篇,取得不错的成绩。有两篇被老师推荐到《茌平文学作品精选》,都市头条还评选我是二0二四年先进工作者。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二0二五年我要继续努力。笔耕不辍,再创佳绩。

作者简介:热爱文字,热爱生活。喜欢观察人生百态,记录心路历程。人生格言: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