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江南七篇(之一、二)
杨自坤
2016年10月31日—11月17日,我陪同76岁的刘洪坤同学(临沭县老年大学),江南行十八天。寻访他分别几十年的战友,顺便游览、领略当地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把一路见闻向各位读者老师做以简要汇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一、感 言
半夜未眠,含泪写感言。
今天是毛泽东主席诞辰123周年。也是我高中肄业从军、离家46周年的日子。
1969年3月中苏珍宝岛战役爆发!面对来势汹汹的侵略者,我边防军迎头痛击!他们没占到便宜,恼羞成怒!随即在边境陈兵百万、战云密布…大战一触即发!叫嚣要对中国进行外科手术式核打击…。
全国军民进行一级战争动员!
和全国人民一样,我们的学校也沸腾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高中毕业班的学生们高唱毕业歌: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个个义愤填膺!誓死保卫我们的家园,积极踊跃报名参军。
当时我正读高一,学校不允许非毕业班的学生报名参军。当兵心切、我们高一的很多同学,毅然决然地从各自的农村(大队)按社会青年报名。都瞒着家人,直到接兵领导家访定兵才知道,我就属于此类。
风萧萧兮沂水①寒,肄业报国出阳关。
那时我在家中是第三代,现在我也有了第三代。
46年来,我的奶奶、父母等十二位亲人相继去世;叔兄弟十二人,也走了三个。作为十二个人的长兄,谁死谁为大,理所当然我要磕头行礼送他们。
日出日落、寒来暑往、循环往复…呜呼!而逝去的岁月和亲人啊,永远不会再回来了。
我刚从毛主席的故乡回来。《颂歌一曲唱韶山》:毛主席生前人们唱此歌,脸上总洋溢着热情欢快;现在则挂满泪水…。
续篇是《参天的大树》,以示对领袖的敬仰和缅怀!
注:
①山东临沂的沂河。
2016年12月26日
参考资料:
《颂歌一曲唱韶山》
《难以忘记的耻辱》都市头条24—06—14
《我当兵的故事》都市头条24—05—31
二、参天的大树
杨自坤
在湖南的八天中,我们和许多游客一样:漫步在浏阳河畔、橘子洲头、每个人的心情都无比沉重,没有笑容;更多的是沉思和无限遐想,不时流露出无尽的伤感,眼眶不由自主的湿润。
118年前的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谭嗣同(浏阳人) 四品顶戴,父亲是湖北巡抚。为唤醒国人(雪甲午战争耻辱),放弃荣华富贵,慷慨赴死,血洒菜市口,时年三十三岁!少年的毛泽东是否受其影响?十年后蔡锷(湖南邵阳人)起兵,加入了推翻清朝的队伍,报仇雪耻!
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之际,他担当起救国救民的大任、而痛失六位亲人:爱人杨开慧29岁血洒识字岭;妹妹毛泽建牺牲时,年仅24岁;三弟毛泽覃牺牲时30岁;二弟毛泽民牺牲时47岁;侄子毛楚雄六个月入狱、八岁丧父,牺牲时才19岁;长子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28岁长眠在异国他乡…抛头颅、洒热血,惊天地、泣鬼神,前赴后继,矢志不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此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
中年丧妻、老年丧子、他都摊上了。1959年(别离故园三十二年)回家时,悲喜交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一个坚强的老人成功了!
刘少奇、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粟裕,雷锋…群星璀璨。敬礼!伟大的三湘大地!孕育出这么多优秀儿女、英雄豪杰!(为抗日战争湖南军民伤亡二百多万人)
一颗颗参天的大树,盖世的英雄,巨人般屹立在我们面前!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梁!
和居家过日子一样,有纠纷曲折…但他们都是抛家舍业、为中华民族而崛起的伟人!我们没有任何诋毁他们的资格和权力!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国家遭受三年严重自然灾害、和苏联卡脖子要债等内忧外患面前:国家领导人以身作则,和全国人民一起同甘苦共患难。当时国家男性干部每个月粮食供应为28斤,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身先士卒、主动降低国家供应的标准:毛主席只要26斤,朱老总上报了26斤,周总理上报了24斤,刘少奇只要18斤。
毛主席因为一个星期没吃一粒米,全是些粗粮,导致身体营养不良而患上浮肿病。本来毛主席要每天处理国家大事,身体消耗非常大,这时营养再跟不上,难免身体会出现问题。毛主席严令部下不准给自己搞特殊化,现在生病了,工作人员急得没办法才找了周总理来说服毛主席。毛主席一听严肃地说道:我已经是个老人了,能吃多少?全国有多少孩子吃不饱饭,我怎么能安心吃肉呢?!
亡国奴的日子是悲惨的!没有国哪有家?!国破家亡就是这个道理:前苏联国家剧院名演奏家,在中国的小餐馆卖艺求生;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流亡海外的难民群中,不乏教授,科学家,工程师…。
华人和狗不准入内,东亚病夫…。
睡狮已醒!任人欺凌宰割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在韶山瞻仰毛主席的故居后,73岁的李国桥上校(退役后、先后任韶山市、湘潭市邮电局长)带我们来到一处建筑群:气势恢宏,蔚为壮观!
解说员是一个热情活泼的毛姓小姑娘。听说我们从沂蒙山区来,都是军人出身,言语格外亲切。讲述:湖南人民热爱自己的石三伢子,这是我们给他准备好的陵寝。
安放棺椁的地方庄严肃穆、深达十米的地下宫殿…。她说:毛主席的英灵(铜像安放后,多次显灵)已经回来了…2019年准备把领袖正式接回家乡。我问原因?她支支吾吾不愿多讲…。最后说:这里是他的家乡啊!操劳一生太累了,他应该回到这里休息,家乡人民想念他、陪伴他;同样,他也惦记着家乡的人民。
我们有幸提前祭奠。不久的将来,瞻仰伟人的洪流,将更多地涌向那红太阳升起的地方了…。
2016年11月5日于韶山
参考资料:
《难以忘记的耻辱》 都市头条24—06—14
《国歌》《东方红》
《颂歌一曲唱韶山》
《浏阳河》
《万里长城永不倒》
《唱支山歌给党听》
? 诗? 经? 唯? 美?
? 国? 风? 传? 奇?
? 欢? 迎? 走? 进?
? 国? 风? 诗? 社?
1970年冬,作为特种兵,服役国防科委在新疆罗布泊的第二十一核试验基地。
自幼酷爱文学。从戎入医门,先后在部队受嘉奖、立功、入党。
1996年入编中华特色名医辞典、并入选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1997年应邀参加首届国际民族医药研讨会。
2010年就读临沭县老年大学文学班。
2012年先后在《沭水诗社》发表作品:《上大学》《母逝十年祭》《卖豆腐》《贺女儿读研》《游台湾》
2022年5月15日在临沂客户端发表《灵性的小黄猫》
编辑简介:王思雨,女,笔名:诗雨年华,80后,山东临沂人,临沭县作协副主席,临沂市作协会员,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作品见于《齐鲁晚报·青未了》《新疆文学》《临沂日报》《七月颂歌》《东方散文》《真言贞语》《今日头条》《双月湖》《鲁南商报》《钻石文艺》等各大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