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郭长玉散文诗:历史、文化与艺术的交融
李华
郭长玉的散文诗创作在当代文学领域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与深刻的思想内涵。
历史与文化的深度挖掘
郭长玉善于从历史中取材,以帝王等历史人物为创作对象,如在《帝王速写》组章里,通过对禹等帝王的描写,展现了历史的厚重与人性的复杂。他笔下的历史人物不再是简单的符号,而是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在历史的洪流中展现出独特的命运轨迹。这种对历史的深入挖掘,使作品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变迁与文化的传承。同时,他还将地域文化融入散文诗中,像《崂山春韵》对崂山的描绘,“一位仁者,以花岗岩的质地,万年不老。巨峰是他的头颅,枕着云朵,酿思想雷电”,将崂山的自然景观与文化内涵相结合,展现出独特的地域文化魅力。
语言与意象的独特运用
郭长玉的语言细腻且富有感染力,能够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在描写禹治水时,“野马狂奔的黄河水,撕裂长达九年的伤口”,生动形象的表述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他还注重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美,使作品在阅读时具有一种音乐般的美感。在意象构建上,他的作品中常常出现“羽山”“黄河水”“河图”等独特意象,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内涵,还营造出神秘而深邃的氛围,与作品主题紧密相连,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
创作手法的巧妙融合
郭长玉在创作中巧妙地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在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描写中,既有真实的历史场景和细节,又融入了丰富的想象与虚构,使作品在真实与想象之间达到了一种平衡。如在《帝王速写》中,在真实历史框架下,对帝王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进行了大胆的想象和虚构,让读者既能感受到历史的真实,又能体会到文学的魅力。此外,他还运用象征、拟人等手法,赋予作品更深层次的意义,使作品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
郭长玉的散文诗以其对历史与文化的深度挖掘、独特的语言与意象运用以及巧妙的创作手法,为读者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彩、充满魅力的文学世界,在当代散文诗创作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值得广大读者和文学爱好者深入品味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