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意栖居天地间
——《馨香盈秀》《四月芳菲》新年致读者
文/两刊编辑部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循着春天的脚步,2025静悄悄来到了我们眼前。不管经历了多少风刀霜剑,岁月的年轮,又把我们带到了新一个轮回的起点。在这辞旧迎新、春意盎然的美好时刻,《馨香盈秀》微信公众号、《四月芳菲》都市头条号谨向广大读者、作者及各界朋友致以诚挚的感谢和美好的祝愿,祝你们青春永驻、事业长红、吉祥如意,诗意栖居天地间。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进入新的自媒体时代,文学确如大漠孤烟,三分无奈七分惨淡,好在依旧有人坚持,于浩瀚长河追寻梦中的阿波罗,驱寒逼窄世界里的那一抹凉寒。莫说"我思,故我在";坚信"有梦,就有爱"。文学依然神圣,梦想依然纯净,我们在“文学不功利”的简单世界里,依旧坚持种桃种李种春风。核心作者郭当锋、杜智敏、云蒙山人坚守初心,热心读者吴淑娟、碧海凌兰、王建安默默跟进,商州郭惠民、青崖轩主、纤夫、李鹏、旬阳刘忠锋、华军、安康徐莎等新作者加入,社会各界关爱有加,活动组织有声有色,我们用共同的耕耘,回馈又一个无怨无悔的青春。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刚刚过去的一年,我们的平台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稿源较单一,阅读量锐减,作品形式内容陷入瓶颈,编配方法固化不前……凡此种种,表现在数据方面,是阅读量、点赞量、在看量的持续下滑。尽管我们有幸凭借良好的口碑获得了“留言”功能,但仍然不能忽视残酷的灵魂拷问:作者的稿子还能写下去吗?编者的创造还能干下去吗?读者的耐心还能等下去吗?时代把“创新""超越“"改变”的命题交给了我们,我们必须面对这空前未有之大变局。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危机是不争的事实。危,险也;机,遇也。当压力转化为动力时,危机会变为契机、生机,置之死地而后生应该就是这个道理。艰苦前行的一年里,我们不断捕捉机会、制造机会、放大机会,始终以积极进取的豁达心态、上进状态和前行姿态,努力运营两个平台,为大家守住精神家园。我们先后组织举办了"走进石坡敬老院””红色云蒙研讨会““乡村振兴大家谈”“高考作文我来写“"老山书屋军旗红""我读李娟"等主题采风、征文、研讨、交流活动,真真正正达到了增进了解、加强联络、繁荣创作之目的,使得我们在整体低迷的大走向中,时不时掀起一个个小高潮,努力经营持续向好的运营态势。

《馨香盈秀》美,《四月芳菲》艳。
一年来,两个平台正常运行,为广大文学爱好者守住精神家园。坚持每天更新,成功推送优秀文学作品1095 篇(首)。其中,原商洛市教研室主任、商洛中学副校长郭惠民的诗歌《报告书记杨永年》和散文《杨专员的教育情怀》阅读量高达4339人次,报道全国优秀教师、麻坪中学夏亚丽老师的《用真情点亮山里孩子的梦想》一文阅读量达3397人次,创公众号阅读量历史新高。分25期连载张斌先生的中篇小说《别把村长不当官》和原洛南中学党委书记郝蔚民的回忆性散文集《教坛春秋情依依》、中篇小说《一眼浊井》和《洛河边身份存疑的枭雄》激起了广大文友的阅读兴趣;核心作者吴淑娟的《沐洛惠渠之光,逐梦想前行——参观洛惠渠红色基地有感》和萧军的《洛惠渠精神与延安精神一脉相承》两篇文章在文友中掀起了“不忘修渠人,重走洛惠渠”的热潮。
都市头条号“四月芳菲”及时报道洛南县文化圈动态与永丰九年制学校、李塬小学、洛南中学、麻坪小学、寺坡九年制学校、山阳县南宽坪镇中心小学等学校教育活动 30 余篇,促进了县域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太阳每天都会落下,但明晨照样升起。这世界没有永远的冬季,谁也不能阻止逢勃而来的春意。站在时空的交汇点回望来路,我们深感一路风雨兼程,一路果硕花红,我们期待一生梦想不改,一世承诺不变。因为热爱文学,我们升华生命;因为生命短暂,我们探索永恒。不去思考所谓的意义,一天天更新是平台的意义,一篇篇创作是作者的意义,一次次关注是读者的意义。无论是花与蝶的依恋,还是鱼和水的共存,都是在相互成携中相互成就,在互敬互惠中共生共荣。因为相互成就,所以彼此激励。在此,我们呼吁所有作者积极写作,首发原创;呼吁广大读者踊跃围观,留言反响;呼吁社会各界持续关注,合作共享。
馨香盈秀传如意,四月芳菲报平安。文学追梦携手伴,诗意栖居天地间。在这春暖花开的时光序曲里,让我们心怀敬意,彼此相惜,共同培植这两块花香鸟语的文学芳草地,让单调的生活、平凡的生命滋养属于我们的惬意与甜蜜,让我们在这春去秋来的荣枯大轮回里不断调适自己,诗意地栖居在天地间,缔造出一份属于我们的网络世界的传奇!
《馨香盈秀》编辑部
《四月芳菲》编辑部
二O二五年元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