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姥爷
文/张常树
在我的记忆深处,姥爷的身影总是那么清晰而独特。他是一位平凡却又不凡的老人,岁月在他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却未曾磨灭他那颗年轻而炽热的心。
姥爷每日必饮酒,年轻时一天两顿,每顿一杯,不论身旁有无他人。到了冬季,还会将酒温热。随着年岁渐长,改为一天一顿,量也减至半杯。不知是否是这每日的小酌让姥爷的身体一直颇为硬朗,精神头也显得格外年轻。
犹记得那次与姥爷一同散步,途中遇到一条宽约一米半的沟。我正思量着是否要绕路而行,姥爷却毫不犹豫,一步便迈了过去,那姿态犹如轻盈的跳跃。彼时的姥爷已八十多岁高龄,可他矫健的身姿让我惊叹不已。
姥爷对孙子辈们的关心,总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表达。姨家的弟弟大学刚毕业,姥爷便开启了疯狂的催婚模式,那架势简直是连凶带骂还加以贬低,直说弟弟再挑三拣四,恐怕将来讨不到老婆,要打一辈子光棍。而对于我,姥爷的要求似乎没有那么严苛。当我向他倾诉自己极不喜欢当下的工作,快要坚持不下去时,姥爷只是语重心长地说:“要干一行爱一行,万事开头难。”姥爷的这些话,虽质朴,却如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路。
如今,姥爷已年届九十,身体依旧硬朗。春天,他在老家安享宁静;天冷时,便轮流到几个女儿家养老。姥爷没什么文化,十六岁当兵就去了朝鲜,回来后被分配到山西太原。然而,由于惦念家乡又没什么文化,姥爷最终选择回到老家(原)梁山县银山镇,后来此地划归东平县。姥爷在梁山的一家单位当了一辈子工人,吃了没文化的亏,但他始终开朗豁达,凡事都不往心里去,也总是知足常乐。虽然领着不算丰厚的工资,却也觉得足以维持生活。他常心怀感恩,感激党,感激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在姥爷的一生中,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他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对家人的关怀以及乐观知足的人生态度,却深深地感染着我。他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无论生活给予怎样的境遇,都要勇敢面对,心怀感恩,积极乐观地走下去。
姥爷,您就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座灯塔,永远指引着我前行。愿您一直健康长寿,幸福安好。
作者简历:张常树,本科学历。目前在泰安电业基层供电所工作。他热爱生活,兴趣广泛,钟情于读书,在书海畅游汲取知识;痴迷写作,以文字抒发内心感受;还喜欢踢足球,在球场上挥洒汗水、释放活力。他在工作中认真负责,在生活里积极向上,努力实现自身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