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身边,有许许多多叫建国、国庆、建华的人,他们的父母之所以给子女起这么大气的名字,就是他们与共和国同龄,或者在建国之后出生,希望子女们记住,他们是中华民族的后代,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要为建设新中国的革命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75年来,这些叫建国、国庆、建华的人,也确实没有辜负父母的希冀,在各行各业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可谓人才辈出。我虽然在建国10年后才出生,也不叫建国、国庆和建华,但对祖国的热爱同样赤诚无比,尤其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两个小故事,都与国庆节有关系,至今令人难以忘却。
故事一:1972年我上小学4年级。国庆前夕,学校通知全校师生10月1日参加银川市庆祝国庆大会,会议结束后还要参加集体游行,并要求师生统一着装,一律穿白衬衣、蓝裤子、白胶鞋。听到通知,我就像热锅上的蚂蚁焦虑不安起来。因为那时候家里非常困难,大人孩子根本没有什么正装,更何况大家都要参加游行活动,借也借不到白衬衣、蓝裤子,尤其是白胶鞋。父母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分别到亲戚家四处打借,其结果同样是徒劳而归。无奈,母亲只能到百货商店买了两小袋蓝颜色染料,用洗脸盆把水烧热后放上染料,将我的一条灰色裤子染成了蓝色。至于白衬衣,母亲只好把父亲身上穿的一件已经很旧了的白衬衣,让裁缝店的师傅照着我的身高和尺码剪裁了一下,然后通过漂白粉漂白了好长时间,看上去跟新的差不多。衣服和裤子算是有了眉目,但白胶鞋还是让人沮丧,好不容易借到一双,还臭烘烘的,关键是鞋的号码太小穿不进去。关键时刻,父亲出了一个主意,买一盒白色的涂料粉刷在黄胶鞋上应急,别人不细看也看不出来。说干就干,大功告成。游行那天,穿着一身用涂料染过的衣裤和鞋子,虽然心里不太舒服,但总算没有给学校和老师脸上抹黑,度过了一个欢乐难忘的国庆节。 故事二:1980年10月1日,是我在部队过得第一个国庆节。欢庆的场面肯定不如地方热闹,原因是越到节日部队的保卫任务越重,不像地方可以鞭炮齐鸣、锣鼓喧天、轰轰烈烈。但节日的气氛还是挺浓的,军营大门口挂着两个大红灯笼,上面写着“欢度国庆”。整个营区打扫的干干净净,各连炊事班还为战友们准备了丰盛的晚餐,团部也为官兵们放映了一部优秀反特故事片《国庆十点钟》。那天晚上,正赶上我值班放哨,会餐没有参加,电影也没有看上,可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埋怨过、失落过,反而倒有一种光荣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因为全国各族人民在庆祝祖国母亲生日的时候,我和军营所有执勤的战友们在边防站岗放哨,保家卫国,心中的骄傲和担当不言而喻。 弹指一挥间,祖国已经风风雨雨走过了75年的光辉历程,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由穷变富,各族人民的生活更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祖国的发展和变化日新月异,有目共睹,让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刮目相看,纷纷点赞。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以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奋发图强,强军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共同努力奋斗!梅宁生简介:原陆军55师164团退伍士兵;原中国交通报驻宁夏记者站副站长、主任记者(副高职称)。现为宁夏作家协会、宁夏摄影家协会、宁夏散文诗协会、宁夏新闻学会会员。青年文学家作家理事会沧浪分会顾问。出版过新闻作品集《人车路》《交通情》《献给交通人》和个人诗集《平凡生活》。曾被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评为“全区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连续18年被中国交通报社评为优秀驻地记者,多篇新闻作品和摄影作品获奖。 主编:洪新爱
组稿:放飞
歌曲演唱:放飞
编辑制作:放飞
图片主要来源于网络,侵权告知即删!
纸媒投稿请加微信:13517984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