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长歌,伟力不朽》
文/根生厚福(内蒙包头)
霜风瑟瑟,仿若历史的纤手,轻轻翻开那尘封已久、波澜壮阔的华夏长卷,我的思绪,随之悠悠飘向一位震古烁今的巨人——毛泽东。
韶山冲的熹微晨光,温柔地洒在少年毛泽东的肩头,彼时的他,目光如炬,“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稚嫩却坚定的嗓音,划破韶山的静谧,迈出的每一步,都似重锤,敲碎封建腐朽的枷锁,向着风云激荡的时代舞台大步奔去。
橘子洲头,寒秋凛冽,江风呼啸,毛泽东卓然而立,“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那激昂的吟诵,仿若携带着千钧之力,唤醒了每一寸沉睡的山河大地,革命的火种,就此熊熊燃烧,以燎原之势席卷华夏。
井冈山上,星火初绽,恰似漆黑夜空的启明星。青竹挺拔,默默见证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红米南瓜汤,哺育着钢铁般的革命意志;黄洋界上,炮声轰鸣,“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在枪林弹雨、硝烟弥漫之中,根据地军民同心,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血肉长城,牢牢守护着希望的曙光。
长征漫漫,征途迢迢,雪山似巨兽横亘,草地如泥沼陷阱,而毛泽东率领红军,以无畏的勇气和超凡的智慧,跨越重重生死难关。“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在他的豪迈笔触下,艰难险阻化为奋进的通途,每一步都镌刻着信仰的力量,每一次抉择都孕育着新生的希望。
延安窑洞,昏黄的灯火摇曳生辉,彻夜不熄,恰似暗夜里永不坠落的星辰。《论持久战》的光辉篇章,穿透战争的重重迷雾,为迷茫中的华夏儿女指明前行的方向;西柏坡的指挥所内,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三大战役的胜利号角,从这里吹响,新中国的曙光,喷薄欲出,照亮九州。
天安门城楼上,那一声震撼世界的宣告,如春雷滚滚,炸响华夏苍穹,驱散百年屈辱的阴霾。自此,新中国昂首屹立于世界东方,毛泽东漫步在华夏大地,田间地头、市井街巷,处处留下他亲民的足迹,粗布衣衫难掩济世豪情,“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深深烙印在每一个国人心中,成为党和国家永不褪色的精神坐标。
看今朝,岁月流转,山河巨变。科技腾飞,神舟飞天,“可上九天揽月”,实现华夏千年飞天梦想;蛟龙探海,“可下五洋捉鳖”,探秘深海未知奥秘。从繁华都市到边陲小镇,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中华民族正以磅礴之势,向着伟大复兴的征程豪迈迈进。这盛世,如您所愿,伟人虽逝,然其诗句如洪钟大吕,精神似巍峨高山,永远激励着我们,在逐梦的道路上,砥砺奋进,续写辉煌,向着无限广阔的未来,高歌勇进!
有诗为证:
缅怀毛泽东
韶山日出耀东方,橘子洲头意气扬。
笔绘宏图驱暗夜,心怀壮志挽危亡。
长征万里开新径,大典雄音震八荒。
伟业千秋垂史册,至今华夏韵流芳。
纪念毛主席诞辰131周年于包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