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恩师邱桂香老师文/孙述考
图/作者提供
2024.12.26日8时16分一9时23分作
邱老师是我小学的班主任,她从我小学一年级一直教到小学五年级上学期。在我的学习生涯中,邱老师在我心中占据了一个重要的地位。每每回想起她,心中对邱老师充满了无尽的感谢!
我上小学一年级报名那一天,我和毛家常、毛家信三人一起去学校报道。我们三人,我在他俩中间,我们三人也没有大人陪伴,各自背着新书包,高高兴兴地去学校。学校就在村子的南面,隔着我们的家很近,大约一百多米。
学校的操场没有园墙,四面敞开着。校园里除了一些年代很长,树干粗壮不直的法国梧桐树以外,到处是人。有大人,也有孩子。树下有一排旧课桌,课桌后面坐着一些老师。每张桌子上放着一个粉红色纸牌,纸牌上用黑毛纸写着一年级几班。我们三人上前问老师我们在哪个班?坐在眼前的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女老师。她和气地问我们三个,你们叫什么名字?我们三人向老师汇报了以后,那位女老师说:“就在这个班!”说完以后,这位女老师对身边的另一位左脸上有一块红痣女老师笑着说:“孙述考分在我的班里!”话语中流露出一种自豪!我从小画画在村里是出了名的,等到上小学,早已名闻乡里了!这位女老师就是邱桂香老师!
我们报完道,当同学们都到齐了,邱老师带我们去学校的后院。这座后院,我以前没进来过,但早听大人们讲过,这是地主和国民党军阀黄爱君家原来的院子。我的大伯父十九岁那年,就是被他抓了“壮丁”,参加了国民党军队,后来蒋介石溃败,大伯父和一部分军队去了金门岛。邱老师带着我们来到院里正西一座教室里。教室里整齐地摆满了陈旧的桌椅和长凳,一个班大约三十多名同学。我终于上学了,终于成了我梦寐以求的学校的一名正式的学生,我的心别提有多高兴了!同学们中,除了村北边、村东边的一些新同学第一次见到外,村西边、村南边的同学之前都认识。
邱老师给我们发来新课本,一本《语文》,一本《算术》。我从新书包里拿出母亲给我去年就买好了的一本拼音本和算术本,一支铅笔,一块橡皮,整整齐齐地放在课桌上。我抚摸着这两本散发着油墨香的新教材,视之若珍,像牵着两个新朋友的手。就从这一天开始,邱老师开启了我人生中学校教育第一节课!邱老师认命我当了一班的班长。
从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我没有辜负邱老师和其他老师们对我的谆谆教诲。我记得我们那时考试,每当数学考试的时候,卷子的最后都有一道附加题。每当考试时,邱老师给我们监考。她总会走到我的身边,看看我的附加题做对了没有?每当她看见我又做出了,脸上露出一丝笑容。五年中,只记得在班里每次考试做得最快的是我,附加题能第一个做出来的也是我!
在这五年里,感恩我的母校把各种最高的荣誉都给了我。不仅年年是班里的“三好学生”,而且,年年代表学校,学校送我到公社(当时不叫镇)里参加公社优秀学生干部大会,受奖。当时,开会的地址在青岛市盐务局俱乐部礼堂。(盐务局局长肖丕坤哥的家就在礼堂大院的二楼。我开完会就去二楼哥哥家去。丕坤哥在村里我们老宅房前房后。我小的时候,丕坤的母亲,我叫大娘认我为小儿子。丕坤派二,丕禄老大。大娘待我视如己出。所以,我们关系亲如一家。每次去,嫂子和哥哥都给我做好吃的。这是另话。)所以,小学五年,学校把少先队的小队长、中队长、大队长一一颁发给了我!我家里的墙壁上整整齐齐地贴满了各种奖状,有“三好学生”的、有“优秀班干部”的,有纸质的,也有红色绒绒的。这里面的背后,浸透着邱老师对我的辛勤培养与高度地重视!
五年级上学期末,邱老师说不教我们了,她要出嫁了!听到这个消息,我泪水盈满了我的眼眶。怎么也不舍得邱老师啊!放寒假的一天,邱老师让我的一个姓牟的男同学到我家叫我说:“邱老师让你到她家去!”我听了以后,赶紧去邱老师家。一进门,邱老师的母亲,一位个头高高的,瘦瘦的,面容慈祥的老人见我来,我称她“大娘”。我看到邱老师在另一间包饺子。我赶紧上前叫“邱老师!”大娘让我上西间的炕上坐着,搬上一个吃饭的红木盘子来。大娘跟我说:“你姐姐马上要结婚了,让你来吃个饭!”我听了,心里五味杂陈。那一天,我和邱老师和大娘三人吃了一顿“最后的午餐”,邱老师嘱咐我说,我出嫁以后,你继续好好学习,你是老师五年来的骄傲!我使劲地点点头。
半个月过去了,转眼到了正月初三,在我们当也是出嫁的女几回娘家省亲的日子。我以往的每年这一天,都是到村头等姑姑姑夫一家来。而那年的这一天大清早,我心里有一件比迎姑姑一家更重要的事就是去迎邱老师!因为邱老师的婆婆家是赵家岭,和姑姑家四娘家,都得走村南一条大路。那些年,腊月雪会下得很大,很厚,天气很冷!我大清早就装在口袋里几块糖,去迎邱老师。
大约到了九点多钟,路上来了一个人骑着自行车,后车座上坐着一个穿红色新娘子衣服的女人。我敏感地感觉到,这一定是邱老师来了!当到眼前不远的地方,我看清了,这个新娘子就是邱老师!“邱老师!”我大声喊到。邱老师也发现了我,她赶紧对那个男人,她的先生说:“快停车!”邱老师跳下车来,我迎上前去!跑到邱老师身边,拉着邱老师的手说:“邱老师,过年好!我在这等你好长时间了!”邱老师抚摸着我的头说:“述考!天这么冷!别在外面受凉了!”我抬头看到她的眼睛润湿了!我从口袋里摸出几块糖塞到邱老师手里。她不舍得要,我偏不行。我踩着雪地向村子里跑去了!
上完五年级,我就上初一了。之后,我的父母双双做了神仙。我进入了一段漫长的艰苦的生活与求学道路,我估计邱老师也能知道这些情况。我和邱老师再没见面!
后来,我上完初中,高上高中,考上大学,离开了家乡去外地工作成家。进入了我工作与创业最繁忙的一段历史时期。2004年,我终于买上了第一辆轿车,开车回乡终于方便了。那年冬天,我去看望邱老师。她见到我,高兴得不得了!邱老师问了我的家庭、工作和事业情况。邱老师说:“述考,你从小老师一直觉得你一定会很有出息!”从那以后,我的工作比以往更忙,再没有和邱老师见面!
时光荏苒,师恩难忘!感恩邱老师,感恩我人生路上所有的老师们!没有老师们的付出,就没有我今天。愿你们健康长寿,晚年幸福!
不为名利计 珍惜同窗情
文/孙述考
图/作者提供
2024.12.26日10时39分一11时33分作
人无论走到哪里,富贵还是贫穷,很难忘记同窗情。无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等。大凡同学一场,或者五年,或者三年,或者六年。现在想想,人生有几个童年、少年、青年美好的时光?年少的岁月,简单的思想,纯朴的友情。我是一个很重同学情的人,很珍惜这一个个阶段留下的美好岁月!
所以,无论在哪个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地点,每当遇到当年的同学,我都和曾经的同学亲切地问候。不问今日名与利,但记当年同窗情!有时和其他的朋友聊起来,他们会说,感觉当年的同学们变了。不再想参加同学聚会了。富者攀有权者,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把没钱没名的同学放在一边。我听到很多人有这个看法。我想,这种用势力的眼光看同学,实在没有这个必要!同学情,为情而聚,不是与名利而聚!
同学与时俱长,与岁携老。叙叙旧时情,回忆述不完,哪来那么多名利思想?社会虽然变了,人也与时俱进,变得世故圆滑了,那得用在什么场合,而不是用在同学之间。同学们从童年,少年到青年,中年,老年,半个世纪的风雨变化,人间苍桑,哪能都有一样的水平?一样是不可能的,发生巨大的变化才是正常的。
看同学发展好了,替他高兴,为同学的努力感到为他自豪!对发展一般的同学,不要瞧不起。和当年学生时代在学习上水平有高有低不一个道理吗?人生不用说同学,双胞胎兄弟也不会一样的。同学们健康就好,能有缘再相聚,又相遇就好!名与利,在同学的友情面前一文不值!
有一些同学对发展好了的同学羡慕嫉妒恨,有这个必要吗?对同学说一些社会上的风凉话,大家想想,是不是用错了地方?家不是说理的地方,同学们是谈友谊的地方,每个人脑海中一定要考虑清楚!“苟富贵,勿相忘”足矣!看见同学经过努力,出人头地,心中心怀嫉妒,远没有这个必要!大家说,是吗?
昨天,听我的同学说,我小学初中的一个男同学因为脑溢血,开颅成了植物人。我内心很同情他,太年轻了!我们一个村,当年一块上完小学,上完初中。从高中开始分手了。高中放假时,但有一段时间,偶尔还能一些男生聚聚!后来,我每年回乡的时候,偶尔也能在村子里见上一面,各自停下车,握握手,聊几句。其实,人生在以后的岁月,见面很少。工作以后,偶尔和当年的老师同学难得聚一次,都非常高兴。有一次,他告诉我,我当年画的六尺的《骏马图》就挂在他家的大厅里。
如今,他身患重疾,人生不就这么仓促结束了吗?所以,想想这件事,每一个人一定要想开,同学情,一生情。不计名利,友谊长青!
作者简介:孙述考老师:字硕勋,又字鸿儒,子文,一乔。号东海崂主人,山东青岛人。研究生毕业,中文专业,文学学士。教师、画家、书法家、国学专家、作家兼诗人、诗词理论家、中医神经导能疗法创始人。喜欢艺术和文学和收藏奇石。创作诗词歌赋万余首,受到人们喜爱。在几十余家诗歌网络平台和报刊发表过诗作与文章,作品传播海内外和海峡两岸。经过五年多的努力,在历史上继贾存仁将李毓秀的《训蒙文》改编为《弟子规》以后,进行第一次大规模增编,《孙述考增编<弟子规>》四千余字,比原文增加了三千多字。将孔子的《论语》参差不齐的文言文改编为三字一句的《诗论语》,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成了体式上的改编。将洪应明《菜根谭》改编成《诗译<菜根谭>》等等,对中国国学是一个重要贡献。
神奇速效:神经导能疗法快速调理耳内干痒神经导能疗法河南省分会会长
神经导能疗法世界研究总会会长
神经导能疗法文学杂志社社长
文/王保江
图/作者提供
2024.12.26日
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神经导能疗法在调理耳内干痒方面的有效方法。耳内干痒是一个常见问题,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耳道干燥、环境寒冷等。如果不加以重视,这些症状可能会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接下来,我们将深入了解耳内干痒的原因,并探讨神经导能疗法如何帮助我们快速有效地应对这一困扰。
一、耳道干燥:
1、原因与预防原因分析环境因素:长时间处于干燥的室内环境中,尤其是在冬季或空调房间中,空气湿度较低时,耳道黏膜可能会失去必要的水分,导致瘙痒感增加。
2、生理特点:某些人由于生理特性,耳道本身就较为干燥,更容易出现这种状况。
3、预防措施保持适宜的室内湿度:使用加湿器调节室内湿度,维持在40%-60%之间,有助于减少耳道干燥的发生。适度清洁耳朵:频繁使用棉签或其他工具清理耳道可能导致天然油脂流失,加剧干燥情况。建议适度清洁,保持耳道自然状态。
二、环境寒冷:
1、原因与预防原因分析冷空气侵袭:长时间暴露于寒冷环境中,冷空气容易侵入耳道,刺激敏感的耳部皮肤和黏膜,从而引发瘙痒。特别是在户外活动或寒冷天气下工作的人群,这种情况更为常见。
2、预防措施佩戴合适的耳部保护装备:选择保暖性能好的帽子、围巾或专门设计的耳罩来抵御寒风。
3、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时间:尽量缩短暴露在寒冷环境中的时间,必要时可采取分段出行的方式,以降低耳部不适的风险。以上预防措施治标不治本,神经导能疗法快速调理耳内干痒,效果显著立竿见影。
三、神经导能疗法的优势:
神经导能疗法是如何帮助我们快速有效地调理耳内干痒的呢?调节神经系统,增强自我修复能力 神经导能疗法通过调整人体的神经系统,增强身体自身的修复能力。对于耳内干痒,它可以迅速调节耳道内的环境,促进耳道黏膜的自我修复,从根本上解决耳道干燥的问题。这种方法不仅能够缓解当前的症状,还能改善血液循环,防止类似问题反复发作。无创无痛,安全高效 。
神经导能疗法最大的优势在于其无创无痛的特点。不需要使用药物或手术,避免了传统治疗方法带来的副作用和风险。患者可以在轻松舒适的环境中接受调理治疗,既安全又高效。这种调理方式特别适合那些对常规医疗手段有所顾虑的人士综合调理全身机能 。除了直接针对耳内干痒进行调理外,神经导能疗法还能综合调理全身机能,提高免疫力,预防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例如,通过改善整体的身体状态,可以降低因其他疾病引起的耳部不适,为长远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实际案例分享在学习神经导能疗法之前,我也曾深受耳内干痒的困扰,常常依赖挖耳勺或棉签进行清理。然而,这样的做法并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加剧了不适。后来,我及时请教了师父,得到了悉心指导,令我非常感动!
最近,在一次神经导能疗法的调理后,我的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不仅如此,连整体精神状态也有了显著提升。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神经导能疗法的魅力所在——它不仅能快速解决问题,还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整体健康益处。
通过今天的分享,希望大家能够认识到神经导能疗法在调理耳内干痒方面的独特优势。无论是耳道干燥还是环境寒冷引起的不适,神经导能疗法都能提供快速而有效的解决方案。愿每一位朋友都能拥有健康的耳朵,享受美好的幸福生活!
师恩难忘 回忆绵长
神经导能疗法河南省分会会长
神经导能疗法世界研究总会会长
神经导能疗法文学杂志社社长
文/王保江
图/作者提供
2024.12.26日
每当师父回忆起小学一年级报名那天,心中依旧涌动着无尽的感激与温暖。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师父和两位小伙伴毛家常、毛家信背着崭新的书包,满怀期待地走向学校。没有大人的陪伴,沿着村南的一条小路,走到了那座四面敞开操场的校园。几棵古老的法国梧桐树下,摆放着一排旧课桌,后面坐着几位老师,桌上放着粉红色纸牌,分别写着“一年级几班”。当三人上前询问自己的班级时,一位年轻漂亮的女老师微笑着问师父的名字。得知师父后,她高兴地说:“就在这个班!”然后转向旁边左脸有一块红痣的老师自豪地介绍道:“孙述考分到我的班里了!”那一刻,童年的师父潜意识感觉到这就是马上要教自己的老师了!她年轻漂亮,面容温和,他心里有一种特别的高兴与期待,仿佛未来的大门正缓缓向初次入校上学的师父敞开。这位女老师的这句充满自豪的话,像是一束光照进了师父的心田,让他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邱老师带领三十多名一年级新生来到学校的后院——原地主兼国民党军阀黄爱君家的院子。教室里整齐地摆放着陈旧的桌椅和长凳,三十多名小学生各自找坐坐在里面。当师父拿到新课本《语文》和《算术》一一发给学生们时,师父也把母亲为他一年前就准备好的拼音本、铅笔、橡皮等文具整齐地放在桌上时,那种兴奋难以言表。邱老师不仅开启了师父人生的第一次正式课堂,邱老师毫无思考,直接任命师父为班长。这份荣誉背后的责任感激励着师父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努力。
在这五年的时间里,邱老师始终关注着师父的成长。每次数学考试的最后一道附加题,她都会特别留意师父的表现。每当看到师父正确解答时,她没有回答,但她脸上那满意的笑容至今仍历历在目。
这期间,师父不仅成为了班里最快完成作业的学生,还总能第一个解出附加题。邱老师的鼓励让师父一次次树立起自信,懂得了坚持和努力的重要性。在学习的道路上一路长虹,高歌猛进!
在这五年间里,师父收获了学校与班级许多荣誉。每年连续被评为“三好学生”,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公社优秀三好学生和优秀干部大会,并获得奖励。这些活动都在青岛市盐务局俱乐部礼堂举行,而礼堂二楼住着与师父家关系密切的肖丕坤哥哥一家。因此,每次开会后师父都会去他们家,享受家人般的接待和美食。此外,师父还担任过学校的少先队的小队长、中队长、大队长,家中的墙上贴满了各种奖状,这些都是学校和班级的鼓励,这里面少不了邱老师辛勤培养和殷切期待。
五年级上学期末,邱老师告诉她要出嫁了,不能继续教同学们了。听到这个消息,童年的师父的泪水盈满眼眶,实在舍不得邱老师。放寒假的一天,邱老师让师生同班姓牟的男同学去叫师父去她家吃饭。那天,师父见到了她的母亲——一位高高的、瘦瘦的、面容慈祥的老人,三人共进了一顿难忘的分手饺。邱老师嘱咐自己的爱生要继续好好学习,她说:“你是老师五年来的骄傲!”这句话深深地印刻在师父的心里,成为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
半个月后的正月初三,按照习俗是新娘回娘家的日子。师父心里想着比迎姑姑更重要的事——去迎接邱老师。那天清早,童年的师父在口袋里装着几块糖,早早地站在村南的大路上等待。大约九点多钟,一辆自行车缓缓驶来,后座坐着一位穿着红色新娘服装的女人。师父一眼认出那是邱老师,大声喊道:“邱老师!”,邱老师看到了也听到了,她赶紧让丈夫停车,跳下车来。师父拉着邱老师的手说:“邱老师,过年好!我等你好长时间了!”邱老师抚摸着师父的头,眼中泛起了泪光。师父把糖塞到她手里,然后踩着雪地跑回了村子。那一刻,师生之间深厚的情谊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永远停留在了师父的记忆深处。
进入初二后不久,师父的父母双双做了神仙。师父开始了艰苦的生活与求学之路。后来,师父在少年时代完成了初中,顺利考上了重点高中,并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地考上大学。大学毕业后,一路调动,离开家乡工作并成家立业。
离开家乡以后,路途很远,交通相当不便。青年时代的师父进入了教学与创业最忙碌的时期。 2004年夏天,师父买了第一辆轿车,终于可以跑远路了,他有了新一个愿想,去看望邱老师。邱老师见到师父,她非常高兴,关心地询问师父的家庭、工作和事业情况。她鼓励师父说:“述考,你从小老师就觉得你一定会很有出息!”这份信任和支持让师父倍感温暖,邱老师对师父的信心始终未变。
师父在回忆中写道:“时光荏苒,师恩难忘!感谢邱老师,感谢所有在人生路上付出心血的老师们。愿你们健康长寿,晚年幸福!” 邱老师不仅是师父小学时期的引路人,更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生导师之一。她的教诲如明灯照亮了师父前行的道路,指引他不断追求卓越。师父无论走到哪里,都将铭记邱老师的恩情,用实际行动回报她的栽培之恩。
感恩的心在人生的旅途中,会遇到许多重要的转折点和影响深远的人物。邱老师就是这样一个对师父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她不仅教会了师父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师父充满信心,勇往直前的思想追求。她用无私的关爱,引导师父度过了最美好的童年时光,也为日后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天,当回首往事,师父依然能够感受到那份来自心底深处对邱老师的感激之情。感谢邱老师,感谢那段充满温暖与希望的岁月。愿您的教诲永远伴随前行,成为生命中一盏最宝贵的明灯!
岁月沉淀 友谊长青 神经导能疗法河南省分会会长
神经导能疗法世界研究总会会长
神经导能疗法文学杂志社社长
文/王保江
图/作者提醒
2024.12.26日
一个人无论走到天涯海角,不管富贵或贫穷,但那份纯真的同窗情总是难以忘怀。从小学到研究生阶段,这些时光构成了人生中最宝贵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有的是五年,有的是三年,或是六年,它们共同编织成心中最珍贵的记忆。年少时的天真无邪与纯粹友情,成为生命中最璀璨的宝石,始终珍视这些阶段留下的每一个美好瞬间。温馨回忆,宝贵财富在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里,一起迎接了无数个晨曦,分享了成长中的欢笑与泪水。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亮校园,课间休息时的欢声笑语,还有那些一起奋斗的日日夜夜,都深深烙印在记忆深处。无论是操场上的追逐嬉戏,还是教室里互相帮助解决难题的时刻,这些点滴汇聚成一幅幅温馨的画面,成为了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小学阶段,每到放学后,总喜欢在操场上玩“捉迷藏”或“跳皮筋”,笑声回荡在整个校园。
初中阶段,大家开始一起为考试而努力,互相借笔记复习,讨论难题,彼此鼓励。
高中阶段,面对升学的压力,一起熬夜学习,分享梦想,互相支持。
大学及研究生阶段:更多地是在学术探讨和个人成长上互相激励,共同进步。
这些经历不仅加深了友谊,也塑造了各自的性格和价值观。惜缘重情,超越名利。因此,无论身处何地,每当遇见当年的同学,师父总是充满温情地问候他们。不问今日的名与利,只记当年的同窗情。有时听到其他朋友说,有些同学变了,不再愿意参加同学聚会,甚至有些人追逐权势,将没有钱没有名的同学冷落在一边。但师父认为,同学之间的情谊不应被世俗的眼光所左右!真正的同学情谊应当为情而聚,而非因名利而合。名利在同学情面前一文不值!
有一次,在一次偶然的同学聚会上遇到了多年未见的老友。虽然如今的生活境遇大相径庭——他已经成为了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而师父是一名受人尊敬的人民教师,但之间的交流依然充满了真诚与温暖。聊起了儿时的梦想,回忆起曾经一起度过的日子,仿佛时间从未流逝。那一刻,深刻体会到,真正的友谊不会因为地位的变化而褪色,反而会在岁月的洗礼中更加坚固。同学之间,真情永存同学们一同成长,共同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叙旧时,那些回忆无穷无尽,哪有那么多名利的思想?尽管社会变迁,人们变得更加世故圆滑,但这些变化不应出现在同学之间。从童年到老年,半个世纪的风雨沧桑,每个人的发展轨迹各不相同,这很正常。看到同学发展得好,应该感到高兴和自豪;对于发展一般的同学,也不应轻视。学习上水平高低不齐是常态,人生亦如此,即使是双胞胎兄弟也不可能完全相同。重要的是大家健康平安,能有机会再次相聚,便是最大的幸福。名利在同学的友情面前显得微不足,不足挂齿!
记得有一次同学聚会,一位老同学提到自己最近事业不太顺利,心情低落。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纷纷安慰他,并分享了自己的类似经历,告诉他这只是暂时的困难,鼓励他继续前行。那一刻,感受到了同学之间那份真挚的情感和支持力量。这种情谊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的成功与否,而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和关心的基础之上。摒弃嫉妒,珍惜友谊,有些同学对发展得好的同学心生羡慕甚至嫉妒,这真的有必要吗?大家想想,是不是把这些情绪用错了地方?同学间是谈友谊的场所,每个人都应该明白这一点。“苟富贵,勿相忘”!见到同学经过努力取得成就,应该真心为他们感到高兴,而不是心怀嫉妒。这才是对待同学应有的态度。同窗重逢,无论功成名就,还是平庸一般。谈的是同学情,聊的是友谊,而不能因为同学的如今的情况或嫉妒或蔑视!这不是同学之间应该有的思想。同学发达了,是他不懈努力的结果,应替他高兴才是。同学生活的一般,只要健康地活着,同样很好!朋友,每个人一定要以一颗宽容的心去看待同学,珍惜当年每一份来之不易的友谊。
近日,师父听闻一位同学的消息,他因脑溢血开颅手术后成了植物人。内心十分同情他,毕竟他还那么年轻。来自同一个村子,一起完成了小学和初中的学业。高中后虽分道扬镳,但在假期里偶尔还能聚一聚。后来工作后,每年回乡时偶尔也能在村子里见上一面,各自停下车握握手,聊几句。其实,人生在以后的岁月里见面的机会很少。有一次聚会中,他告诉师父,当年画的一幅《骏马图》就挂在他家的大厅里。如今,他身患重疾,人生似乎就这样仓促结束了。通过这件事深刻意识到,每一个人一定要想开,同学情是一生的情谊。不计名利,友谊长青,才是应该坚持的态度。面对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更加凸显出珍惜同学情的重要性。每一次相聚都可能是最后一次,所以更应该倍加珍惜这份难得的情谊。
永恒的同学情在人生的旅途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但真正能够相伴一生的同学友谊却屈指可数。同学之间的缘分尤为珍贵,它承载着人生一段宝贵的经历。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愿每个人都能保持那份最初的真诚与善良,用一颗纯朴的心去对待每一位曾经并肩走过的同学。人生的道路,与友谊携手,,是感情世界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这份纯真的同窗情在每个人心中永远流传下去。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或许会各自奔忙于不同的城市,从事着截然不同的职业,但心中的那份同学情永远不会褪色。它像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又似一盏明灯,在人生的道路上时刻点亮友谊的光芒。无论未来怎样变化,相信同学之间这份情谊将伴随走过每一个春夏秋冬,成为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