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许秉武
这首《七律·登三峡大坝》是肖家森先生对三峡大坝的壮丽描绘与深情赞颂,全诗展现了三峡大坝的雄伟壮观及其对国家和人民的巨大贡献。
首句以“遥瞻”开篇,展现出诗人远望三峡大坝的壮阔景象,而“唐古云初起”则赋予了这一景象以历史深远之感,仿佛能穿越时空,看到三峡地区自古以来的云卷云舒,预示着大坝的建设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
劈历夔门卷暴洪:
此句通过“劈历”二字,形象地描绘了三峡大坝如利剑般劈开夔门(即瞿塘峡),控制住了曾经肆虐的洪水。“卷暴洪”则展现了大坝强大的防洪功能,将汹涌的洪水驯服,保障了下游地区的安全。
掘地洞庭侵月浪,撼天吴越挟星虹:
这两句运用了夸张和想象的手法,将三峡大坝的建设与影响描绘得惊天动地。“掘地洞庭”形容大坝建设之深广,仿佛触及了洞庭湖的湖底;“侵月浪”则描绘了水库蓄水时水面波光粼粼,直逼月宫的景象。“撼天吴越”则指大坝的建成对周边地区(如吴越之地)产生了深远影响,而“挟星虹”则是用彩虹般的美丽景象来比喻大坝带来的希望与美好。
巫山暮雨平湖业:
此句中的“巫山暮雨”是对三峡地区自然风光的描绘,而“平湖业”则是指三峡大坝建成后形成的巨大人工湖——三峡水库,它像一面镜子,静静地躺在巫山脚下,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
华夏朝晖石壁功:
这里的“华夏朝晖”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石壁功”则是对三峡大坝这一伟大工程的直接赞美,强调了大坝在防洪、发电、航运等方面的巨大贡献,如同坚固的石壁,守护着国家的安宁与发展。
一指滂流东去远:
此句以“一指”喻指三峡大坝对江水的精准调控,而“滂流东去远”则形象地描绘了江水在大坝的引导下,顺畅地流向东方,象征着国家的河流被有序管理,为人民带来了福祉。
绵绵福祉九州风:
尾句“绵绵福祉”总结了三峡大坝对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持续不断的利益与幸福,“九州风”则是对这种福祉广泛传播、惠及全国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三峡大坝深远影响的深切期望与赞美。
整首诗构思巧妙,意象丰富,语言凝练而富有表现力,既展现了三峡大坝的雄伟壮观,又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建设成就的自豪与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