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它标志着冬季的深入,具有丰富的文化意义和传统习俗。冬至的阴阳交替象征着生命的蛰伏与复苏,是新的循环周期的起始点;古人认为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阴极阳生,阳气开始逐渐回升。
在汉朝,冬至被称为“冬节”,官府会举行盛大的祝贺仪式,称为“贺冬”,并放假休息以示庆祝。在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皇帝会在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也会向父母尊长祭拜。
冬至的习俗包括祭祖、吃饺子和吃汤圆等。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区域,每年到了冬至有吃饺子的民风;而在一些地方,冬至还会吃汤圆和南瓜。这些民俗风情不仅体现了对祖先的敬仰与怀念,也象征着团圆和美满。
外孙女在读小学六年级,恰逢冬至日来临,老师布置了语文作业,要求围绕冬至这个节气,抒发情感写一篇作文。达到了写作的六点要求,满分将获得学校颁发的“小作家”奖:①选取身边熟悉的一个人,围绕一件事,人称正确。②把这件事过程写清楚,充分运用人物描写方法(动作、语言、神态) ③捕捉人物细节,突出人物特点。④标点运用准确,分段合理。⑤书写认真,错别字少于3个,病句不多于2个,⑥用正确的修改符号修改作文。
结果是外孙女的作文,全部达到六个标准,每项都是红星置顶,老师还用红笔划出了无数优美的文句,最后的评语用了言简意深的三个字:“好感动!〞外孙女最终获得了学校的“小作家〞奖。
请静心思语,阅读以下全文,感悟一个孩子纯真的心声:
《撒向人间的星辰》
“萤火虫,萤火虫,慢慢飞;夏夜里,夏夜里,风轻吹……。”优美的歌声在记忆的长河里回荡,激起了阵阵涟漪。那些和您在一起的往事又涌上了心头……。
恍惚间,我仿佛回到了那个美好的夏夜。那时,您或把我搂在怀里,或牵起我的小手,和我一同倚在躺椅上,轻轻的摇着蒲扇,小心翼翼地为我驱赶蚊虫,也带来阵阵凉风和山野间草本的清香。
每每这时,皎洁的月光洒在您慈祥和蔼的脸上,您总会笑呵呵地指着天上一轮明月,向我娓娓道来嫦娥和玉兔的故事。我总会好奇地仰起头,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咧着嘴笑,望着那闪着点点银光,像镶着一颗颗五彩的珍珠的银河和如玉盘般洁白的圆月,一脸陶醉。您看着我那兴奋的模样,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您轻轻地拍着我的肩膀,温柔地抚摸着我的头,和我一起望着星辰大海。
渐渐地,夜深了,山野间分外宁静。您让我竖起耳朵,静静地聆听夜色里的动静:“啾啾”声是蟋蟀在吹小号;“咕咕”声是蝈蝈在吹长笛,“叮玲叮玲”的鸣唱则是金灵子在摇铃铛……,我情不自禁的轻轻摇着头,拍着双手听入了迷。忽然,您惊喜地叫道:“小乐,快看呀!萤火虫提着小灯笼飞过来啦!”我睁大了眼睛环顾四周,激动的差点儿叫出声来。是呀,萤火虫的点点金光,一闪一闪,照亮了漆黑的夜。您一脸的喜悦,额上的皱纹随着笑容舒展了开来。您告诉我,这就是天上的星光撒向了人间。这句话犹如一阵暖流让我心头一震,呵,这是多么的梦幻啊!
慢慢的,萤火虫越聚越多,您伸出了手,萤火虫静静地落在您的掌心,您急忙让我瞧瞧,萤火虫却又飞入了草丛。您见我沮丧的模样,笑着带我唱起了儿歌:“萤火虫,萤火虫,慢慢飞;我的心,我的心,还在追……。那一晚,我在您的眼中看到了星辰大海。
后来,我慢慢长大了,可您却变成了天上的一颗星星,再也飞不回人间了。但记忆中的萤火虫依然温暖,那星辰大海依旧璀灿夺目!
外婆呀外婆,谢谢您曾经陪伴我成长!虽然您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您那慈祥和蔼的容颜,依然浮现在我的脑海,我含着热泪要大声说:有您真好,外婆,您永远在我心中!”
外孙女读书学习一直很自觉用功,多次获得学校的“小作家〞奖。仔细读罢这篇作文,令我这个老外公感慨万千:小学生的作文是打好基础的关键,孩子们的眼里充满了人间温暖;外婆去世时小姑娘刚跨进小学的大门,至今仍忘不了外婆对她点点滴滴的恩爱;尊老爱幼的中华美德由此而渊源流长,亲人间的真情挚爱就这样代代相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