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作者:温飞宇/刘茂兰/肖美莲/罗源桥/高瓦老黎/敬宜/谭作才/谭堂才/聂红梅/仁人/周云华/芙蓉/肖凯阳/红豆
左龙村
仁化县扶溪镇左龙村,是一个充满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美丽村落。1958年前一直隶属广东省南雄县管辖,后划归仁化县管辖至今。左龙村拥有悠久的人文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据说在 4800 多年前,舜帝南巡时曾经过此地,为村庄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唐朝开凿的千年上京古道至今保存完好,见证着岁月的变迁。村里还有以泥砖为主要材料构造的四座碉楼,尽管历经百年风霜,却依旧风采斐然,为游客带来淡淡的乡愁,也为该村申报历史文物奠定了基础。那以麻石条筑建的拱桥,更是令人赞叹古人的高超技艺,任洪水泛滥,桥骨、桥身依然完好无损。彭德怀和腾代远1929年率红军在左龙活动,是陈毅的三年游击战、五岭地委和东江纵队的活动区域。抗战时期,中山大学师生也曾在左龙村留下足迹…… 左龙村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这里山清水秀,景色迷人。其山峦形状酷似一条活灵活现的神龙,也因此有了左龙村庄的由来。得益于良好的自然环境,该村盛产久负盛名的品牌稻米“鸭稻米”,用其酿的米酒也被广泛传颂,甚至有“扶溪茅台”的美誉。2022年12月22日,仁化县诗词协会、音乐协会,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东莞(凤岗)诗歌创作基地成功在左龙村挂牌设立创作基地。
◎以诗以歌,唱亮左龙村山水(组诗)
温飞宇
1走,带你去左龙村采风
走,带你去左龙村采风
去领略那山水相依的画卷
感受古碉楼的沧桑,还要聆听
彭德怀、藤代远留下的光环
一条红色小路依旧,风采依然
要贴近青山如黛,绵延的远方
方能感知大地沉睡时的梦境
有绿树成荫,微风轻拂的景点
采下枝叶摇曳,把它们写成诗
听河水淙淙流淌,清澈见底
只见水花跳跃,似精灵在欢舞
卵石在水底沉默,见证了时光
几千万年前的流逝与往复
田垄里,稻穗低垂,金黄一片
那是丰收的前奏,农舍错落
炊烟袅袅,是家的温暖在守候
古老的碉楼,穿越的岁月
唤醒心灵的沉睡,传承的火光
接纳村中老人,包括笑容慈祥
听他们讲述往昔的荣光与念想
走,带你去左龙村采风
去感受那淳朴民风的温暖怀抱
感受孩子们的笑声,在巷弄间
一双双纯真的眼眸,藏着向往
待到春花绽放,娇艳芬芳
花,装点了村庄的每一个角落
流转夏蝉鸣唱,热烈激昂
为炎炎夏日增添了一片生机
待到秋霜染红了枫叶, 像诗羽
落在在山间。肆意流淌意象
更有冬雪皑皑,宁静洁白
给大地披上了圣洁的衣裳
左龙村,存放了岁月的宝藏
每一寸土地都充满激情与生气
走,让我们一同去左龙村采风
将这美丽四季,贴上诗的翅膀
2揭牌仪式:为左龙穿上诗衣
冬阳大度,泼金光洒向左龙
添色,诗牌乐牌点燃喜庆灯火
村,全是期待目光邀来的聚焦
心鼓跳动,声线系住了左龙村
诗旗烈烈,于风中飘扬万里
红绸覆盖的牌匾不说私秘
借一阙神秘而端庄的古风词牌
等待被揭开,展露新娘的灿烂
言辞激昂的是诗者,是音符
讲述左龙的过往与新构建
一片掌声支撑,太阳落入手心
激动的心情哟,在空气中荡漾
双手轻揭,红绸飘落崭新牌匾
夺目,是欢呼声浪与喜悦笑容
在脸上停驻,在左龙村绽放
这一刻,左龙踏上文化新途
诗和音乐,就此开篇上演
以诗和音乐名义,托梦想舒展
点赞,为山里有诗水中的音乐
3与植物书
又一次没有想到,一些植物
它谢绝深山,喜欢听人声脚步
比如左龙过邓洞村的小路
金毛狗、观音坐莲、桫椤
它们长得翠绿,有一层保护衣
对视可以,献上媚眼也行
唯一,要有禁忌采挖的念头
不要以为它们不长刺
就能养肥胆管,疯长贪婪
肆意妄为去毁灭一个植物
风说,做人一定要有敬畏
就凭它们从白垩纪时代归来
恐龙绝了,它们不死之身还在
就凭它们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身为人,还有什么理由
去剥离一株植物的生命
更要记住,它们视你我为好友
前世今生相识,后世依然
仅此,还能为伤害加大比重么
还不能,与绿色的植物握手
亿万年开始,亿万年后不变
4以诗以歌,唱亮左龙村山水
顶端处,有中国生态地学诗歌
追随,有东莞凤岗诗香飘来
有大丹霞火热的仁化诗词协会
更有中国第一个县级交响乐团
四大硬核品牌,同一时刻
于时光的深处,亮相左龙村
一时间,山的轮廓,水的波纹
交织如梦的经纬,诗的笔触
落下,为山峦起伏的雄伟描眉
墨香浸润了每一寸土地
让千年古老的韶乐悠扬奏响
古曲与现代音乐的旋律飘逸
拨动心弦,是生态自然的芳菲
是一条淙淙流淌的左龙河流
正伴着音符跳跃,似灵动舞者
展现婀娜的美,清澄透明的真
摸下,山峰似沉默的巨人
守护着岁月轮回,土地的厚度
布阵的诗行中,它们挺起脊梁
迎着风,傲立苍穹千载不变
掬水,从手掌穿越清澈的水潭
还将倒的映天空寄予蓝蔚
拜托音符,比星星还多的乐章
不要停下荡漾的激情连同光辉
走在田间小径,蜿蜒生活韵味
一首诗,应该是温馨的画卷
一首歌,更是令人心醉的节奏
对话村中的碉楼,问承载往昔
一些珍贵,一些诗意化的温暖
是否,让音乐回忆充满的欣慰
以诗以音乐,唱亮左龙村朝晖
让每一片树叶都听见希望风雷
让每一朵山花绽放梦想的娇美
左龙村的山山水水,住在心扉
此时此刻,风在山谷呼啸
传递着歌声的嘹喨,云在
天空徘徊,欣赏这诗意的景象
左龙村,在诗与音乐中绽放
成为世间,最美的诗章与乐章
5挂牌仪式,一个村书记印象
凭他手中的一叠清晰文字材料
由古到今,娓娓道来的讲述,
可以下结论,对于诗词音乐
以牌匾形式挂墙,他是认真的
说古,四千八百多年的神光
一部舜帝南巡岁月,猎猎皇旗
从他手心的文字里举着火光
亮化了一条古道,散发着幽香
论今,他不需要比拟的虚词
一句实话,彭大将军的剑锋
从城口至左龙,一直有呐喊声
一直是百姓人家的故事传奇
论今,他的口中还吐露了秘密
项英、陈毅的三年游击战区域
五岭地委、东江纵队的身影
从没有在他的字典中遗漏
再往后的展望,他也会借代
以诗歌、以音乐来书写左龙
红色、绿色、古色,于小山村
一个村支书,他读活了文化
6于寒风里的左龙腊味
牵一缕冬阳,借来半杯寒风
我漫步左龙山村,触及一竿篙
有腊味散发着岁月的香味
一串串腊肠,一片片腊肉
辣眼,无疑是发明鸭稻的腊鸭
不知,是不是冬日温暖的依偎
问寒风,为何吹不散腊味沉醉
让一个叫肖美莲的女诗人
发明了收购一竹篙腊鸭句子
创新,吃的是情调与文化
若和一壶酒揉和,即是境界
香,让我迷住了这独特的风味
那些腌制的技艺,传承的智慧
在每一口品尝中是什么体会
龙其那油亮色泽,诱人的食欲
是家乡记忆,是心灵的安慰么
于寒风里,独自分享左龙腊味
一种独特的美,温暖了游子
沉醉了归人的心扉,泡大念想
7左龙大湾里古拱桥祭
再往前五里,跨出县界
属于邓洞村的路早已经硬底
留在我的脚底,保留尘烟泥土
攥着贴脸的寒风,与古桥握手
百米深的壑谷,乱石穿空
关于远古时代的舜帝
他马蹄踏上古桥的瞬间
曾用仁爱嘱咐这里的一草一木
要以真心,包容世间万物
可不,举着太阳旗的野兽
才不怜悯手无寸铁的流亡学子
枪响,我听见山一样重的喘息
没散去的残水,流过我的眼睛
我闻到了血腥,八十年前
一群胸针别着中大校微的学子
从古桥间走过,背影是屠杀
是不再醒来的青春,长睡于此
大湾里,只属于左龙村的名字
记下了一个七人倒下的数字
他们依托古桥,尸身化泥
骨骼依然,桥的每一块石头
都放着魂魄,一册伤痕的历史
一册泛黄的血书,问谁的祭祀
8昨天,你真的好美
我将昨天定格,时光如诗如画
舍不掉,你的身影就在光影
微风轻拂着你的诗句和曲谱
如春花绽放,残冬有一抹清香
读,你眼眸中闪烁着星辰的光
那是我心海深处,捻亮的文字
借你的声音,诱使夜莺沉寂
婉转悠扬,我将爱挂在墙上
昨天,你的四张牌脸真的好美
一幅新春联,贴上即是永久
哦,不要去说短暂的瞬间
左龙,世界因你而停止了喧嚣
你的美丽照亮了一行行诗词
让我沉醉,甘愿成为你的奴隶
昨天的你,美的如梦
当我揭开你的盖头,新娘子
洞房有烛火,交杯酒入唇
受孕,红色绿色古色三胎报喜
2024年12月23日
◎诗韵飘香文化左龙(外二首)
刘茂兰
扶溪左龙诗韵飘香
文化室像一颗种子孕育新的期冀
诗词协会的牌匾闪耀希望的光
如晨辉点亮乡村的心房
这里编织着红色 绿色 古色之网
诗人与村民共绘心灵的图像
文化的风轻拂过田野山岗
唤醒沉睡的梦拂去岁月的沧桑
中国自资资源作家协会
东莞凤岗的情遥寄左龙
诗歌创作的笔饱蘸灵感的浆
为左龙添一抹绚烂诗行
看那牌匾高悬似星子在夜空闪亮
引领着脚步迈向文化的远方
从此诗韵在左龙的血脉里流淌
精神的繁花于岁月中永远盛开
自然飞翔
好久没有自然飞翔啦
踏入左龙石径在时光里蜿蜒
清溪潺潺 流淌着岁月的歌
竹林瑟瑟 轻吟着自然的弦
风在冬日里呼啸飞翔
竹叶在风中奏响诗篇
那声音似古老的旋律
唤醒沉睡在心底的田园
古桥静卧 横跨岁月的洪流
枫叶渐红 点燃了青山的眼眸
万绿丛中那一点点红
如灵动的火焰在画里娇羞
蜂振翅 无畏地向前猛冲,
翻滚腾挪 似勇士在破阵强攻
这刹那间将生机自然捕捉
把灵动与勇毅写进左龙
在左龙融入自然怀抱
走进一幅山水长卷
诗与风景在此交融
心灵 诗歌 在自然中尽情飞翔
“三色”唱响左龙
扶溪左龙村
绘出三色的长卷
红色一一是岁月的呐喊
左龙碉楼深处
革命的故事在风中流传
左龙石拱桥红军在此走过
先辈的热血 滋养着希望的芽尖
绿色一一是大地的盛装
青山绵绵 绿水悠悠荡漾
田园奏响生态的乐章
竹林 山林 每一片叶都在吟唱
古色一一是岁月的沉淀
古老的村落依偎着山势蜿蜒
青石板路诉说着往昔的变迁
进士牌匾 斑驳墙垣 承载历史重量
我漫步其间心醉神迷
三色左龙如诗如画的传奇
自然与人文在此交融汇聚
美在时光里熠熠生辉
◎于左龙村走一座拱桥
肖美莲
于左龙村,我寻一座拱桥
逆水而上,涓涓清流泠冷低吟
如乐如歌
水边山道蜿蜓蛇行,石子嶙峋
两岸高木修竹窸窣轻摇
似苍发长者絮叨悠远的故事
于乱石突露的河床仰望
拱桥高高悬跨,沉稳矫健又典雅
如翔龙似长虹
我肃然轻步上拱桥
见它骨骼里蔓藤青草黑苔长
历史痕迹,悄然刻其上
我看见,一个书生匆匆走过,进士及第
他的背影在晨光中拉长
留下了勤勉与进取的印记
我看见,一行中山大学学子走过这拱桥,步履坚定
为了祖国,甘愿抛头颅洒热血
我还看见,那支红军队伍
扛枪征战,为了人民
他们的脚步声震响拱桥两岸
于左龙村走一座石拱桥
触摸拱桥的历史与沧桑
读它欲冲天腾飞的气势与刚强
我看见了未来的希望与梦想
◎
左龙大湾里石拱古桥(外二首) 罗源桥
远看,悬浮于半空
一副高不可攀雄姿
从天而降,让人自然生畏
根本不敢想象古人的智慧
两山之间万丈深壑,不再有距离
很想知道,四千八百年前是哪位智者
逆天而行,又动用了多少人力和时间
造就了这南通北往、上京要道
高九米多,宽二十多米
全部由条石堆砌而成
没有水泥、石灰等粘合物
任凭风雨肆虐,千年不垮
多少风雨,多少劫难早已无法累计
硬朗的身躯早已累累斑驳
现在的人又有谁知道
尧舜帝曾经在此经过,留下千古韶韵
每一块条石都是带味的史册
每天都在山水间,天地间静守陪伴
一个村书记的工作情怀
一个电话,到你贵地采风和挂牌
也许还没有来得及思考
就爽快的答应
就开始商讨和准备
几页文字,只是一些固定的符合
人文,地理,历史,特产
如活蹦乱跳的小朋友列队而入
每个灵动的词语都来自多年的感情培养和陪伴
从五岭地委,东江纵队
到项英,陈毅三年抗日游击战
从彭大将军城口到左龙的战略转移
没有遗漏任何一个红色角落
从四千八百年尧舜帝南巡到千年古桥
从上京古道到刘家祠堂的进士匾
从一九五八年,左龙从南雄划给仁化
为了这次活动收集了大量资料
现在,他没有一句虚化的言词
用实际行动讲好左龙故事
表态以后,全力用诗歌、音乐方式
打造三色的红色诗韵飘香、生态文化的左龙
左龙“三色”说词
智祖,以河为界分左右
山脉如龙,左边故名为左龙
自然的恩赐,汇集了红色、绿色、古色的美丽画卷
中山大学七学子用生命
诠释了太阳旗野兽的残忍
大湾里千年古桥就是最好的证人
每一块条石都是一页血腥史册
绿,左龙四季的盛装
绿满每一双明眸和心房
溪水晶莹透亮,在鸭背上荡漾
目之所及每一寸地方,绿在流宕
碉楼用泥砖做身躯
在碉与雕之间坚守,千年不倒
任凭千年风摇雨刷,日侵月蚀
默默地记载着千年沧桑
踏上大湾里千年石拱古桥
与之最亲密的对话
看见了尧舜帝的皇旗飘飘,赫赫战马
看到了上京赶考的书生
左龙,佳酿飘香,以龙为图腾
绘出了一副红色诗韵,生态文化的左龙水彩画
◎左龙宠我
高瓦老黎
一群人走在一条
叫不出名字的小河
水偷宠般的清澈
家家居左岸,沿水种芭蕉
在没人的地方,我悄悄
掬水喝了一口,是有点心虚
我这种行为是否冲撞了
这里的文明
采风,风我是带不走的
包括进士的牌匾
黄土气息的碉楼
左龙宠我,一群人中
我是第一个看见
溪头竹林里的那座古石桥
第一个看见,田边那位
蹲着慢慢摘菜的姑娘
◎漫游左龙
敬宜
山清,水秀
凝结了
一个叫左龙的村庄
藏匿了
诗与自然融合的畅美
眷恋的左龙碉楼
在一片广阔的蓝天下
恰如一幅宋画
与岁月对视
交由一缕诗风
迎侯了
岁月多少春夏秋冬
清水,流溪
如流淌的经书
搅动了村庄的春波
那古桥的诗韵
于时光的褶皱
吟唱了
一曲不朽的旷世长风
自然的山村,质朴的乡民
流露的语言
似音符,似诗歌
更似一道
人间自然纯粹的烟火
◎左龙那条路
谭作才
左龙,山清水秀的地方
没有因为蜿蜒曲折的路
乡村振兴而滞留了脚步
这里村民住宿楼房
告诉我们:前行的步伐
一直在
这块带着红军血染的土地上
砥砺前行奋发图强
村前户落庭院的鲜花
诉说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清澈流淌着河流
叙述着曾经的红色故事
山里乡村振兴是
一首悠扬动听的歌
企盼着过去的红军路
能够更加宽敞
圆通这里人的致富路
让更多的人了解
憨厚的山里人的渴望
让走进来的人
聆听碉楼堡垒里传说
前行的路在阳光下
致富路向远方延伸!
◎左龙采风感怀
谭堂才
左龙旧地访,古韵意悠长。
韶乐余音绕,碉楼岁月彰。
进士牌光灿,古祠德泽藏。
拱桥连水畔,诗意满村乡。
采风心内喜,闻史意中慷。
民俗风情厚,自然画卷煌。
交流灵感涌,展望未来昌。
愿此桃源境,恒存福瑞祥。
◎左龙古村
聂红梅
左龙古村
古韵悠悠
百年沧桑
历史悠久
走进悠远的古村
触及进士牌匾,古墙瓦屋
抚摸坚韧古树,万古磐石
静观古祠堂
时光仿佛穿越了过去
见证了岁月的变迁
承载着无数的记忆和故事
左龙古村
村庄依山傍水
青瓦古苍,烂漫田野
村落、小径、溪流、山林、惠兰菊
每一处景色
让人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祥和
踏遍千山万水
心随风景摇曳
漫步在乡间小路
领略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
细细品味着左龙古村
历史的文化和韵味
左龙古村
革命老区村
深深铬印着红色的痕迹
古拱龙桥,碉楼堡垒
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史诗
体验她的红色文化
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
让我们
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红色精神
让红色的火焰
在新时代继续燃烧
革命的精神代代流传
左龙古村
自然生态
文化发展
乡村振兴
等您来探
下次约起
◎神游左龙
仁人
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游左龙
游左龙的清静幽雅
观古树 古楼 古桥
采撷一缕古色古香的诗词
想起儿时与父归乡
四处是破路 破屋 破茅房
如今乡村振兴的春风吹来
新路 新屋 新景象
处处焕然一新,令人眼前一亮
此时此刻的我虽然身在远方 万里之外
虽然正在繁忙的工作之中
但是我的心早已飞跃万水千山
飞往美丽的左龙
◎左龙村之行
周云华
冬至节的第二天
与仁化县老区领导
仁化县诗词协会、音乐协会
一行走进了左龙村
在左龙村参观了村里的古泥砖碉楼
它耸立于村边
守护着当年的全村安全
担当起全村人的希望
村里,仍保留有当年的文人牌匾
证明左龙村的文化底蕴
还流传几千年前的舜帝南巡故事
有各个时期红色的足迹
以及中山大学学子杀敌的古拱桥
赞美你
左龙村的人文历史
青山绿水
◎游左龙新村
芙蓉
游历左龙“三色”村
古碉楼立千年情
腊味飘香传万里
诗歌唱显新村景
(注/三色即红色、绿色、古色。)
◎左龙情
肖凯阳
千年碉堡楼
红绿古韵藏
新颜融旧貌
左龙情更长
◎游左龙村
红豆
绿水青山绕村流,
欢声笑语乐悠悠。
老师创写诗歌,
学生朗诵诗歌。
这是几世轮回的缘,
才有如此亦师亦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