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桥怀古
张传奇
闲来无事,和几位骑行老友商定,看看太平桥去!太平桥原建于冯官屯村西边的泗新河之上,因太平军北伐之至此而闻名。我们几位老哥骑行至此才发现,太平桥早已没了踪影,连泗新河也已被填平,只在乱草丛中发现了半截石碑,上面隐约刻有“太平桥”三字,似乎在默默地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站在石碑前,望着眼前荒芜,心中不免有些惆怅。贮立在飒飒寒风中,耳畔似乎又响起当年鼓角争鸣,刀枪撞击的厮杀声,眼前又浮现出刀光剑影,兵荒马乱,尸横遍野的古战场。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想当年太平军鼎盛时期,天王洪秀全为推翻清王朝一统天下,派翼王石达开西征,派武鸣双雄李开芳,林风祥北伐。其中北伐军士气旺盛,一路过关斩将,势如破竹,直至进攻到天津静海附近,清庭大为震惊,急派王爷僧格林沁率大军前去镇压,当时天气已冷,太平军多系南方人,衣着单薄,又加上孤军深入,粮草辎重供应不上,渐成颓势。
李开芳,林风祥见状,为保存势力,遂撤军至山东省茌平县冯官屯,并在此固守。清军久攻不下,遂引徒骇河水至村周围,并强迫农民,兵丁用水桶,脸盆等往村内灌水,人多日久,村内水势渐高。李开芳,林风祥见状为保护村内士兵弟兄,向清军诈降受死,称杀我二人可以,但要保住我全体太平军将士的性命。清军表面答应,但将李,林二人押解北京凌迟处死之时,遂背信弃义,将村内太平军逐一骗出,残忍地全部处死。至此,北伐军全军覆没。
至于太平桥名字的由来,有的说是纪念太平军的,也有的说先太平军而有之。因无典藉记载,也就不得而知了。但北伐军兵败冯官屯已为众多史学家所公认。
在历史教科书上,象征北伐军北伐的箭头到冯官屯戛然而止,众多的历史教程,史学典藉上关于太平军的描述,都赫然出现冯官屯的名字。我在中学读书上,看到历史课本上有冯官屯的名字,很为自已是冯官屯人而感到自豪。当时从济南分配到冯官屯中学的几位年轻大学生甫一落脚便赶到太平桥先睹为快。可见冯官屯的名字早已不胫而走,名声在外了。
好今,历史的硝烟早已散去,北伐军的陈迹也已荡然无存,站在写有太平桥三字的半截石碑跟前,抚今追昔,别有一番感慨。是非成败转头空,旧事化做笑谈中。正如歌词所言:兴亡谁人定,盛衰岂无凭,一页风云散,变幻了时空。望着眼前的荒草野坡,田畴阡陌,谁知道这里曾发生过惊天动地的故事。时间是最公正的法官,孰是孰非,交与岁月去评判吧。
如今我们早已远离了战乱纷争,兵荒马乱的年代。人们享受着丰衣足食,歌舞升平的生活,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我们回顾历史,是为了开拓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简介,张传奇,退休干部,爱好写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