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游蕉石岭
文/杨烈焰(陕西)
(一)
增城冬韵美绿俏,
夕阳姐妹兴劲高。
吃罢早茶相拥聚,
蕉石岭园走-遭。
迎着牛庄追太阳,
搭乘公交笑声飘。
健身操舞欢乐闹,
老妪潇洒尽逍遥。
(二)
北国疆域雪飘飘,
银妆素裹勇健骁。
华夏冬令冰城傲,
隆冬热游天宫朝。
南方无雪多奇妙,
雨润舟江夕阳骄。
蕉岭牛庄真好牛,
吃喝玩娱乐慆慆。
注:蕉岭即蕉石岭公园;牛庄即牛品煌饭庄。
2024.12.19日于增城
2025:一切看淡,万般随缘,慢度日月以求心欢
文/何俊峰
总以为,期望是一束光,照亮生命向上。过往,是一座城,住着你的忧伤和思绪荒凉。心在天地外,人在红尘间,如若不随缘,无处安胸怀。没有过多的奢望,没有非非的幻想,只求三分安逸,七分清欢,从此,不再与过往纠缠。2025,有多少期许,在寄望新年。有多少祝愿,在翘首以待。欢喜之心辞旧岁,欣喜之余迎新年。时光慢走,岁月富有。站在拐角的路口,一半是希望,一半是忧愁。痛而不言,喜而不语。有些路,只有自己走过,才能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有些苦,只有自己吃过,才能懂得什么是甜蜜,什么是绝望。
2025,给自己一份期许,给家人一份希望。一笔清风拂面来,一笔月色照心怀。我们都不再是2024的从前,春水初生,花月同行,心有千千结,万般随缘行。于文字长河里,遇想遇的人,于四季流光里,做喜悦的事。一席茶里,看草木枯荣,一本书里,懂天地轮回。岁月静好,相安日常。踏过红肥绿瘦,听过悲喜交集。不念过往,不畏未来,坐看风云起,心怀有慈悲。在风雨里自渡,在乱心处修行。2025,一切看淡,万般随缘,内心丰盈,岁月求欢。
点赞别人,提升自己
文/屈军强
人生有缘,问好别人是一种礼仪,
悟者必得,学习别人是一种进步,
乐观开朗,快乐别人是一种能力,
阅读真情,欣赏别人是一种大气,
优秀为师,点赞别人是一种境界,
换位思考,体谅别人是一种涵养,
瞬间美好,支持别人是一种尊重,
好风顺和,借力别人是一种智慧,
助人为乐,善待别人是一种厚爱,
乐者言行,看齐别人是一种幸福,
健康如意,祝福别人是一种快乐,
饮水思源,感恩别人是一种深情。
谢芳,永远的《青春之歌》
文/屈军强
电影,真实
电影,回放
1935年11月1日
谢芳出生于湖北武汉
芬芳扑鼻
一朵玫瑰花盛开在镜头里
在中国电影画廊中
谢芳饰演的角色
熠熠生辉
她走了
她的《青春之歌》
仍回荡在一代代人的耳畔
1959年的春天
她伴着《青春之歌》
步入五彩斑斓的影坛
塑造《舞台姐妹》
培育《山花》
塑造《李清照》
主演《文成公主》
《送你一片温柔》
一部部电影,一个个角色
谢芳走进人们的视野
成为大众欢迎的演员
全景,中景,特写
乐情,乐意,乐观
观《总督张之洞》之风景
乘《九九艳阳天》之旋律
讲《老人的故事》之美好
一部部优秀的作品
传递着人间的真善美
时光匆匆
苍天不负
神奇的画面绚丽多彩
音响的效果引人入胜
获中国电影表演学会终身成就奖
获第33届电影百花奖终生成就奖
谢芳电影
成为中国电影一道亮丽的风景
2024年12月19日凌晨2时14分
谢芳谢世走了
8 9岁的“青春岁月”
8 9年的“美好旋律”
一往情深
功绩卓著
蒙太奇定格电影的故事
长镜头回放人生的魅力
谢芳
中国电影人的传奇
中国电影人的骄傲
写温暖的文字,做温暖的男人
文/何俊峰
与文字作伴,心有山海便想去追寻,总能在读书写文的过程中沉沦。让这喧嚣繁杂的红尘多一份宁静,给自己浮躁的心灵带来一份温馨。微笑着,用诗意歌吟这个恋恋红尘,见草见木,身上便有了草木清芬;看风看月,身上便有了风月灵气,氤氲的眷眷心语也同岁月一起微醺。云有了诗意,自有山中客款款而临,和一曲云水谣如沐春风如饮甘霖。雨有了诗意,自会牵起一条小巷,让你想起雨巷撑伞姑娘痴情的眼神。
不管上苍赐我怎样悲喜交织的命运,我希望自己是一个满身是诗的人。带着诗意,一切都是从容而优雅,能闻到草木清香亦能看到鲜花缤纷。倘若,每天都有缕缕诗情可以轻吟,一定比那人世间的名利更美几分; 如果,让光阴多几行干净的诗句,一定比喧嚣红尘中的纷争更暖人心。怀着一颗温暖的心去写柔软的诗文,字与句之间都弥漫着时光的风韵。 它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明媚且美好,始终陪我一起追赶喜欢的四季光阴。
用文字喂养自己的灵魂,虽然喜欢文字,虽然不能当饭充饥解馑,但可以喂养追逐美好的有趣灵魂。心情不好时会在文字里借宿一宿,心情好时就在文字里尽情放歌行吟。岁月里,总是沉默地面对这个红尘,但这并无关乎心情也不悲秋伤春。只是觉得,日子在成人的生活中,虽朝来暮往但行走得缓慢而又艰辛。好多时候我只愿意与自己交流谈心,然后与生活和解不再跟命运较劲。
把喜欢的事物放在安静的位置上,小心爱着并把它们写进赞美的诗文。我那一粒粒小字平淡而又不失律韵,简单朴素得不带任何华丽的装帧。 能读如此小字的你必是温良醇厚,才耐得住我字里行间的孤寂和清纯。有幸来此世间,却又性格柔软温润,所以总去写桃红荷青与菊香梅馨。我本草芥,甘于寂静中品茗看景,红尘道场何必袈裟披身高卧九重。倘若路过的你正好与我的心意同频,不妨到我的文字里邂逅一个知音。我将文字里的故事娓娓讲给你听,相信你的内心也会滋生出繁花无尽。
全国第二届书法小品展公益讲座在扶风举办
文/周原子
(周原子 报道)12月19日,由扶风县文化和旅游局、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扶风县图书馆、县书法家协会承办的全国第二届书法小品展公益讲座在县图书馆一楼廉政书房举行。扶风县图书馆办公室主任王吉昌主持,扶风县文联副主席、县书协主席翟功印介绍讲授人佟士委先生教学与艺术情况。扶风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县图书馆馆长杨萍盛情接待,就两地文化教育的互动提升进行了深入交流。
佟士委先生供职于邳州市文联,任副主席,是邳州市教育系统委派扶风来的优秀支教老师,系中国书协会员、邳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全国首届书法小品展优秀奖作者。佟先生从学书之路、小品展创作方法、临帖与创作三个方面作了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地讲述,尤其是在选择书写内容、用纸、字体、章法、尺寸、形式、古临借鉴与今人优秀作品的融合等角度讲解得非常细致到位。后来大家又回到县书协办公室,佟先生结合县书协会员与爱好者的临创作品逐一作了点评辅导。
佟先生的课讲得激情四射,光彩烂然,他本人不仅沉浸其间,书协同仁亦陶醉其间。讲座从下午两点半开始,到最后点评作品延至六点,书协会员与爱好者还依依不舍,佟先生也非常具有亲和力与坚韧的耐力。大家不仅纷纷赞赏佟先生深厚扎实的教学功底,充满激情的教学态度,以及超伦拔俗的教学水平;同时也非常感谢主办承办方搭建的平台,给了大家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并期望佟先生从邳州回来后再次传经送宝,分享他成功的经验与临创技巧,希望在书法道路上走得更高更远。县书协创作骨干与书法爱好者30多人聆听了讲座。
明日冬至,饮下一杯暖,把冬天过得热气腾腾,收获温暖与感动
文/何俊锋
明天冬至,冬天最盛的时候到来了,归家的路途已然不远了。旧俗里,冬至是特别而重要的日子,一家人要在一起吃饺子或者汤圆,远行的人,应早早归来,屋里的灯,总是为游子亮着。如今,我们也多是远离家乡,奔忙于岁月与生存之间,然后,把他乡变成了故乡。同样的风,吹皱不同的山水,同样的月,映照着不同的面孔。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思绪与烦忧,在高楼林立间,在车水马龙里,穿梭着忙碌的身影。我们甚至都无法顾及,每一个节日应该都有属于它的韵味。流年飞逝,日子,过着过着,就变薄了,变旧了,我们总想着,把最平淡的烟火变成一首诗,然后随着雪花飘然而落,让一切都变得云淡风轻。
以为流年淡了,心也淡了。当风雪将至,当灯火亮起,我们是否会想起,多年以前那看似无意间的一问:“不知数年之后,彼此身在何方?”冬至夜饮酒,远行思归人。此时此刻,若心中拥着一份团圆,谁敢说自己不是流浪的远行人。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在最初和最后的月夜里,谁又真的看透了此生的浮沉。有的人一辈子,都在奔向归途,有的人一辈子都在追逐远方,还有的人一辈子都在心中流浪……然而,生命来来回回,一路前行,一路跌到,一路遇见,一路告别。生命中,总有一些温暖,会与你不期而遇。
如冬日的暖阳,窗外摇曳的风,和云间流动的晚霞,还有清晨醒来,那一树一树的花开……这个冬天或许会很冷,但我们跋涉千里,心中总有一份牵挂,在远方,也在身旁。眉目间流动的温柔,便是这红尘中最温暖的情怀。凛风冽冽,寒夜里有万家灯火,愿有一盏为你而留。温一壶清茶,在淡泊的流年里,在柔和的夜色里,听缓缓飘落的雪,讲述一段深情的故事,没有华丽,没有装饰,只有心灵的慰藉和眉目间最温柔的暖。在数九寒天里,饮下最温柔的一杯暖,把这个冬天过得热气腾腾,收获温暖与感动,与这世界温柔相拥。
2024年12月20日星期五晴
毕加索
一一线的威力(上)
文/冯捷读画(13)
本想往后推迟一下,可忍不住终于写到了毕加索。
提起巴勃罗·毕加索,恐怕是我们中国人最熟悉的外国画家之最了吧?在很多人很多人的耳朵里,毕加索的名字甚至比齐白石还要响亮。当然我不是说齐白石就是中国画界之最。可尽管对于画家,不能这样简单的排名作对比,然而就我个人所好而言,我恐怕喜欢齐白石远没有喜欢比加索那么多,那么着迷,那么充满热情,甚至那么有话言说⋯⋯当然。
当然,至于我喜欢谁不喜欢谁,其实太无足轻重了。就像很多的人知道毕加索,但并非一定知道毕加索的意义,他们会问:“毕加索的画好在哪里?”口气中带有探讨,亦带有几分可疑、抑或还带有十分的不信任的成分了吧?又然而。
然而,你怀疑不怀疑亦无足轻重,毕加索毫无疑问是最伟大的画家之一,毕加索是独一无二的天才中的天才画家,也是20世纪甚至未来最著名和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
理由很简单,首先,他为抽象派的诞生打下了基础。另外,他与乔治·布拉克共同开创了立体派的先河。其次,他还身兼画家、雕塑家、版画家和陶瓷艺术家等于一身。
他早在在8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创造了高达5万件之多的作品。其中单单素描就有7千幅之多,而且多数为造型简练、线条奔放、充满运动感和节奏感的线描。
更叫人惊讶的是,在毕加索的线描中,生动的书法本能,表现在他作品的每一根线条和每一笔笔触之中。
接下来,您一定会说:中国书法是线的艺术表现,而线是东方艺术的根子!中国传统绘画,从一开始就贯穿着用线造型这一原则。西方?虽然从菩提切里到丢勒、霍尓拜因等大师也都长于用线,但毕竟不是主流呀?
没错。您猜测的没错。
在西方,只有到近代的马蒂斯、比加索才有意识地在东方艺术与远古雕刻的影响下,发挥了线的威力。这在当时是一种伟大的创新!可以说是他们的这一创新,使得整个殴洲艺术,皆受到了极大的震动和影响。
⋯⋯
呵呵,您也笑了。您是不是不得不相信:天才就是天才!
您眺眺这位二十世纪西方现代派绘画艺朮大师毕加索先生,是怎样凭借着他充沛的精力和坚韧不拨的意志,以及他的极其天籁般的一种禀赋的才能,举重若轻地,用他的话说"画画就是一种写日记的方式"。哈哈,您眺眺,他就是这样、像写日记一般,将线描推向了极致。
您来看一一
在他的笔下,线的潜力非常之巨大,它不只是能表现对象的所谓量感和质感,等等,而且线的本身,有着相当的独立性。您看到了吗?
他的,毕加索的线的变化,是那么无穷无尽。太了不起了!
您再仔细地看一看,画家毕加索,本身的天赋又是怎样的?你看一一
他的创造力有多大,修养有多少,他的线的能量,就能发挥到多么饱满、多么巨大!
真的。是真的!
您同意了我的看法?
是啊,线描的无限表现力和它本身所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统统在毕加索的线描中,得以充分的体现!
您缓一口气,再看一一
是不是毕加索的每一幅线都是如此新颖独到?如此的豁达开朗?反映着他对生活感受的异常敏锐:他笔下经常出现鸽子的形象,是用安祥宁静的气氛和明快流畅的线条,表现对和平的追求;《镜前少女》以立体派描绘女人形象,再结合古典派风格画出来,是线条和色彩自由结合的杰作;而《戴帽子男人的半身像》呢?
敬请观看明天的冯捷读画14
送上祝福:周末愉快!
人心莫测
文/李君
现在人心已变坏,
毫无同情和关爱。
唯利是图都为钱,
咋比毛爷的时代。
路上病人不敢扶,
扶了还会将你赖。
有人专门来碰磁,
讹诈金钱成常态。
回忆五六十年代,
雷锋精神空前在。
拾金不昧归愿主,
不用送礼和酬谢。
一方有难八方援,
共度难关除灾害。
同舟共济共命运,
一个温暖大世界。
为啥反差这么大,
都是金钱把人害。
思想教育弦放松。
政治建设少覆盖。
国家认识危害性,
重视教育下一代。
不然我们就亡国。
政治建设必存在。
注:现在人心变坏了,没有人情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