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纸艺匠心。一摞方纸、一把剪刀,一节妙趣横生的剪纸公益课12月19日上午在罗庄区褚墩镇中心小学剪纸课程教室拉开序幕。临沂苗式剪纸第五代传承人、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名人苗苗带领孩子们创作出一幅幅惟妙惟肖的剪纸作品,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上课前,苗苗老师向大家展示了栩栩如生的龙、虎、蛇、葫芦等剪纸艺术作品,令人赏心悦目,赞叹不已。随后,苗苗老师通过记录片视频向大家介绍了剪纸是我国优秀的民间传统艺术,苗氏剪纸的传承历史,并详细讲解了剪纸的流程和技巧。剪纸被誉为“指尖上的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把剪刀、一张彩纸、一双巧手,通过“折、叠、画、剪”,就能创造出一幅幅花鸟鱼虫、民俗活动等精彩多样的艺术品来;一纸一刀,一来一回,纸张便有了生命与故事。千百年来,剪纸艺术以其特有的风格与魅力在民间广泛流传。
课堂上,苗苗老师从简单的折纸开始教授,给学生讲解剪纸的方法与技巧,用浅显易懂的造型,让大家掌握构图的基本图形和基本剪法……在苗苗老师耐心教授示范和精心指导下,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尝试着、琢磨着,大家左一剪、右一剪,彩纸在指尖上开始“翩翩起舞”;一张张薄薄的彩纸,在孩子们手中,随着剪刀的起起落落,平凡的纸张在指尖焕发出别样的风采。蛇年马上到了,孩子们剪完两个漂亮的窗花后,学习的剪纸造型就是一条生动活泼的小蛇。在苗苗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跟随老师先剪出蛇尾,然后分别剪出小蛇的额头、嘴巴和身体,最后一只只活泼可爱、形态各异的小蛇就诞生了。一幅幅惟妙惟肖的剪纸作品便跃然而生,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之情,纷纷展示起自己的劳动成果。
剪纸不仅能够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提高专注力,还能发挥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审美能力。作为临沂市“一校一品”剪纸实验学校,褚墩中小以这样的形式更好地促进孩子综合素养的提升,强化学校品牌教育。这堂生动的剪纸课,让学生能直观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了解剪纸艺术,感受民间传统手工技艺的独特魅力,培养了孩子们对我国优秀民间艺术剪纸内容的认识和了解,切实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通讯员:初淑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