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面条莱
张传奇
总想写写面条莱,因为不写,总感觉对不起大自然对我们的馈赠。
说起面条莱,大家可能会说,不就是一种野菜吗,但野莱跟野菜不一样,面条莱可是一种有故事的莱。
通常我们所说的野莱,大家都知道的有:荠荠莱,苦莱,灰莱,苋莱,猪毛莱,马齿苋等等。这些野菜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曾救过无数人的命。总感觉这些野莱带给人的是一种苦涩,酸楚的回忆。
而面条莱则不然,它是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飘落到我们这里来的。
我给大家说一说面条菜的来世今生。原本我们这个地区是没有面条菜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了分田到户,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一下子都提高了上来了,对待土地也像对待自已的孩子一样关心和照护。农民们也学着科学种田,引进良种。当时我家也分了几亩责任田,耕耙平整以后,又到县里买了一种叫莜麦的良种,播种下去之后,静静地等待出苗、成长和收获。
谁也没有想到,快到收获的季节,我忽然发现在麦丛之间布满了一种粉色的小花,它和麦子长得一般高,下面还长着一片片细细的莱叶,状若面条。此作物有花的艳丽,草的身姿,莱的清香。它和麦子一样经历了风雨雪霜,寒冬酷暑,终于熬到了收获的季节。这是什么呀?我不免有些纳闷,去问上了年纪的老农,都说从没见过。问了别家种莜麦的,也说长了这种东西。别管是什么了,到了收麦子的时候了,就随着麦子一起收获了。当然这种东西的种子也就混到麦子里了。到了播种的季节,这种东西又随麦种播种土壤里了。第二年又到了收获的季节,这种东西又出现了。繁繁杂杂,点缀在麦海之间。这到底是什么呢?它从哪里来的呢?去问我的一位邻居爷爷,人家毕竟是种了几十年的地了,琢磨了一阵子,一拍大腿说,肯定是从麦种里带来的!大家一致认可。确实是从引种莜麦以后,地里才长了这种东西。那莜麦又是从哪里引进的,是从县城里,县里又是从哪里引进的,据说是从南方。南方什么地方,因此事无关大局,也就无从考证了。反正从那以后,这种东西就在我们这个地方繁衍生息开来。总得有个名字吧,有的叫它莜麦莱,有的叫它面条棵,有的叫它面条莱。后来囗口相传,面条莱这个名字算是被广泛接受下来。
因为面条菜这个名字更接近它的形状和实质。现在已无从考证谁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不知道是谁先吃的面条莱并感觉好吃,反正现在面条莱已大行其道。它以独特的清香之气征服了大家的味蕾。
记得我在单位上班时,领导请我们到他家吃饭,招待我们的竟是面条菜。用面条和鸡蛋摊的菜饼。同事大呼过瘾,都说这次享了口福了,比大鱼大肉强多了。面条莱是一种君子莱。别的野莱长在沟头河涯,荒地野坡。面条菜则不然,它独与小麦共生共荣,历经风霜雨雪,寒来暑往。单独蒸着吃,囗味清香独特,欲罢不能。和肉,鸡蛋搭配在一起,更是让人大快朵颐,百吃不厌。
现在人们生活都好了,早已过了野菜果腹的年代,别的野莱已无人问津,而面条莱却登堂入室,不仅频频摆上了老百姓的餐桌,还华丽转身摆上了各大酒店,餐厅的宴席。在众多膏膄美食间独领风骚,成为招待宾客的一道佳蔬。
确切来讲,现在面条菜已不能叫做野莱了。因为野菜都是野生的,没有种的,种的都叫蔬菜。而现在农民伯伯不仅把面条菜种在地里,甚至还种在了大棚里。一年四季都有供应。
我爱吃面条莱,我为面条莱点赞。我更爱面条菜的君子之风,不问来处,落地生根默默无语,以飨大众。真可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它不与众蔬争光辉,独有风味进万家。
作者简介:张传奇,退休干部。爱好写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