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幽煮茶,闲坐听雨
文/何俊峰
雨淋漓而至,打叶声急,书窗纳闲凉,茶声应雨。一时雨骤,风满西楼,天地间的热闹,悉入雨声,行旅匆匆,一身的风尘,停下来暂避。恰当地停下,恰好地念及,尘净了,念也清寂,花落去,又遇月明。曲径通何地?深林中,书室里,庭院深处,流水人家。寻一处幽寂,煮一壶闲茶,所饮为茶,所品为心,胸怀万千,虚怀若谷。
尘净,念寂,家长里短,让生活温暖,清风品禅,让内心欢喜。万念中的烦恼,随雨晴霁,天地间的热闹,随缘散聚。熙熙攘攘,人间诸相,皆在是非里争辩不清,煮水烹茶,岁月安好,放下诸念才体幽寂。对隐者,不遇,只遇到心意沉静的自己,拭风尘,不净,却修为波澜不惊的禅心。一念一世界,世间多少事,只在一念之间生灭。一花一菩提,风停雨初霁,随遇便处处是欢喜。
自嘲(打油诗)
文/ 秦牛
红豆糁粥兵豆面,
家常便饭不弹嫌。
酸甜苦辣生活味,
春夏秋冬作地仙。
2024 -12 -18于扶风
站在2024年的终点,敬渐行渐远的岁月
文/何俊峰
一念旧岁去,一念新年来。时光的脚步,总是匆匆。每每到了新旧轮替的边缘,在那恍然的一回眸中,望着时光淡淡的背影,便惊觉自己,又要老去一岁。万物终要轮回,所有的事物,都要有一个过程;所有的经历,都是一种懂得。站在2024年的终点,捧一片雪的轻柔,捻一朵梅的清幽,敬渐行渐远的岁月,致慢慢老去的自己。回首这一年:有拼搏的艰辛,离别的无奈,失败的警醒,委屈的泪水;也有成功的欢呼,收获的欣喜,守护的温暖,开心的笑声。
我们走过的路,会荆棘密布;我们想要的生活,会一地鸡毛。我们见证了撕裂,也接受了凋零;但我们从未止住向往,关上光明。也许,我们为每天朝九晚五地为了一份薄薪的工作,而疲于奔命,我们也许为了抢到一个订单,而焦头烂额。其实,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所有人,都是英雄。请坚信,当我们裹紧大衣,穿过冬天的萧瑟和寒冷,和煦的春风便迎面而来。这个世界,或许没什么魔咒,但一定有太多神奇。悲伤独属于过去,美好正在下一个路口,期待着与我们重逢。
2024,无论好坏,都已成为历史。唯愿岁月在匆匆无情中,对每个人写尽温柔;唯愿时光在飘飘风雨里,让每个人依旧坚守。所有的不幸,都是一场虚惊。流过的泪,都已化作满天星。岁华易逝,转眼已岁尾。深冬的雪,下了一阵又一阵;记忆的灰,落了一层又一层。人间的事,只要生机不灭,终有抬头的日子。坚定笑容,抡起锄头,在这个寒冬,把脚下的冻土翻新,并播种一个完整的春天。种出梦和前途,种出爱和幸福,种出阳光、花朵和柔情。超越苦难,温暖流年。
人生最乐《好字歌》
文/屈军强
‘好心人,送你好,
好诚好爱好德尚,
好友情,问你好,
好世好人缘意芳。
好诗篇,四季好,
好行好心好善良,
好字美,不忘好,
好勤好运喜吉祥。
好经典,阅读好,
好学好悟好福慧,
好榜样,人品好,
好情好友赞志强。
好风光,点赞好,
好水好山好气爽,
好家风,老小好,
好和好美好风扬。
好情趣,优雅好,
好画好书品好韵,
好欣赏,风景好,
好悠好境好花香。
好岁月,祝愿好,
好运好久祈好事,
好回忆,年年好,
好月好日多健康。
万杨拾梦
文/翟功印/2024.12.18
湋川有佳士,
邀我至其家。
家继耕和读,
清贫度岁华。
厚道兼真纯,
室融一片春。
扶风豪士范,
荠菜饺酬宾。
酬罢万杨引,
跨河原上临。
高崖火儿罐,
繁盛缀枝头。
颗颗红还艳,
赏心满眼收。
提皮几圈绕,
一咂爽于喉。
霜后尝美味,
香甜悠未休。
佳士忽攀树,
杈间一何速。
抬眸谋远枝,
延臂巧轻取。
同游接以竿,
竿上我来收。
再把毛枝折,
不教破损留。
撑将袋子盈,
窃喜一时惊。
回首蓦然处,
少年旧梦萦。
归程忽放眼,
谷里耸台塬。
塬上矗神殿,
惹人礼以瞻。
逢老停车问,
寺名为万杨。
俗还呼显骨,
云寂寺称长。
始于元至正,
康熙雍正修。
建侯诗漫写,
兴败意悠悠。
曾吟乘兴深,
盛誉柿成林。
斯地不嫌僻,
恳怀愿卜邻。
崖面认残瓦,
抚碑辨旧文。
犹同古人语,
似懂古人心。
万杨村不大,
故事厚如书。
岁月留遗迹,
话题倒几壶。
拾梦犹催我,
为文醒世间。
2024年12月18日星期二晴
我总是从天空开始描绘(上)
文/冯捷读画(11)
美妙的新绿从这片草地向四面八方蔓延,一直绿到天涯⋯⋯
画面中少女低着头,想着心事。她在想什么?
是在草地上寻觅野花?
是在谛听春水流动的奇妙声响?
还是触景生情,想起往事中甜蜜的泪水,优美的叹息⋯⋯
也许,只是一只蝴蝶从她脚下飞过?她惊异那蝴蝶的色彩和轻盈的舞姿,又不忍惊扰了它,便站定了用欣喜的目光,默默地追随那美丽的小生命呢?这可是春天的信使呵!
画家总是从天空开始描绘,《阿特让依的桥》《马利港塞纳河的沙滩》《拉格朗西特风景》,以及《蓦内尓的塞纳河》和《马尓利落的洪水》,还有⋯⋯还有⋯⋯
他钟情于天空下的大自然,他描绘天空总是令人印象深刻。著名的罗伯特·罗森布鲁姆說他是"不带任何个人色彩的教科书式的印象派画家"。他对曾经的朋友说:"我总是从天空开始描绘。天空并不仅仅是一个背景而己,反之它不仅由它的面而呈现深度感,而且由于它的形式,由它的一幅画中效果或构图上所安排的调和,而呈现了运动感。"
然而,可惜可叹的是,在后世的评论家看来,"近年研究印象派画家多注重于主题和图像,西斯莱的作品却无法如此分析,他的画几乎无涉于社会或政治,亦不记录什么庆典活动,没有农民的生活,也没有遁世虚无的魅力"。
是这样的吗?
也许。他的作品,看起来的确没有刻意去画那些日出日落,也没有画狂风暴雨,亦不去画日月星空,而只是一味孜孜不倦地追求一年四季中的变化,甚至在同一场景的事物各种微妙的变化。比如:相较莫奈那狂热的醉心于瞬间变化的光和颜色,在西斯莱这里风景依旧是风景,是形体和美感的结合。
但是,您很难想象,他这样一个坚持表达诗意风景和平淡生活的人,也曾陷入了迷茫。
那是他目睹了雷诺阿、莫奈等同窗在巴黎城的曰益成功,令他对自己的坚持产生了怀疑。有人描述,"他看上去已经十分疲惫了。他的笔锋已经不像从前了,软了,素描也乏力了,现在他所呈现的一些油画,只是一些在我们眼前闪现的一种,产生在我们往日兴奋回忆中的那些美妙,充满诗意动人画作的微弱余音而己。"
等等。难道真的是这样的吗?如上所说吗?
现实是多么残酷!这要从头说起一一
1839年,阿尓费雷德·西斯莱出生在法国巴黎。他的父母都是英国人,从事丝绸贸易,生活优渥。少年时代的西斯莱,在法国接受了正宗的英式教育,这为他的未来奠定了文化上的基础。
按照中产阶级标准发展,18岁西斯菜前往伦敦学习商业,准备継承家业。可是,求学期间,他在博物馆逗留的时间远远超于在经济学的课堂上。他逛画廊,看莎翁名剧,他对绘画,尤其是英国的风景画产生了强烈的兴趣,顺理成章,业余时间他开始学习绘画了。
四年后,他回到巴黎,进入一家商行工作,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绘画的念头始终如影随形地左右着他。于是,他找到在巴黎城的格莱尓画室开始学画,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转折。
试想,一个人,倘若不是真正热爱,怎么可能抛弃舒适的一切,转行成为希望渺茫,生计难觅,甚至没有什么地位的艺术家呢?
后来……敬请明天,我们一起观看他的后来吧。送上祝福!
伟人毛泽东
文/逸葭
伟人毛泽东,光辉耀苍穹。
立志救中国,一心为人民。
层层政务清,处处河山明。
思想作风正,守法又遵章。
领导无贪腐,服务态度端。
社会风气好,幸福指数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