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府秋夜说散文
【编者按】
时代呼唤散文创作需要新的理念。2020年春,陕西省散文学会咸阳分会(咸阳散文学会)成立时,分会会长董信义提出“新体验散文”。当时提出:散文创作应当具备新视角、新体验、新表现,以此来反映散文的时代感、现实感、超越感。这一提法得到了陕西省散文学会陈长吟会长以及诸多参会者的关注和认可。大家一致认为,新的时代需要新的散文,散文应当关注当下火热的生活,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抒写时代的最强音,传播时代最美声,塑造时代新形象,把握当下,着眼未来。
咸阳分会提出这一新理念之后,推出新体验散文传播平台——“知慧”散文大视野微信公众号。贾平凹主席为平台题写了“知慧”二字。2023年4月,分会举办了“与董信义同行新体验散文训练营”,传播推广新体验散文写法,取得良好的效应。2024年8月22日,陕西省散文学会和西安报业集团举办了散文作家走进黄龙都采风活动。在路上,分会长董信义和陈长吟会长讨论当下散文新态势时又说到了新体验散文的提法。陈会长提议,可在黄龙采风期间进行一次讨论,于是就有了“龙府秋夜说散文”这一场非常有意义的文学活动。原本早已推出这此活动的有关报道,考虑到这一提法需要再思考,再斟酌,再实践,需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批评,故现在特别推出,希望得到广大散文写作者的宝贵意见,以便完善和推广新体验散文理论。
时 间:2024年8月22日晚
地 点:延安黄龙县龙府山庄
座谈人员:
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陕西省散文学会会长 陈长吟
咸阳市作协常务副主席、陕西省散文学会咸阳分会会长 董信义
西安报业集团 章学峰
省散文学会、咸阳分会、延安作协会员等10余人
文字整理:陕西省散文学会咸阳分会秘书长 张艾
题记:已是初秋时节,咸阳城里仍似蒸笼,燥热难耐。但这里的夜晚已有了初秋的薄凉。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的黄龙县,是一片原生态、纯天然的净土。龙府山庄的夜色清朗,清风徐徐,亭台与山影一河相隔,水墨叠韵。黄龙“天然氧吧”的空气纯净度使月光也倍感清透。在这样舒适的秋夜里,围坐畅谈文学,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董信义:在2020年盛夏,省散文学会咸阳分会(咸阳散文学会)成立时,陈会长亲临现场。我们当时提出了“新体验散文”,随后以“知慧散文”为平台推广。当时的提法是:新视角、新体验、新表现,以此来反映散文的时代感、现实感、超越感。今天在来黄龙的路上,同陈会长谈到散文,会长对这个提法做了更深刻、更具体地阐述,所以今晚我们就谈一下新体验散文。我们都在写散文,散文是最能够表达初心的。那么如何写出新的体验,新的感受,新的时代?如何让散文反映我们火热的生活,反映我们内心的憧憬,反映我们对人生的种种感悟。就是新体验散文的主旨和内涵。
陈长吟:黄龙的环境非常好,也很有诗意,咱们在这里来个小型散文座谈也很浪漫,也可以是这次主题采风活动的一个话外声音。这个话外声音是有来历的,就是咸阳散文分会成立时提出的“新体验散文”,但是一直没有形成理论。中国散文走到现在已经遇到了瓶颈,对下一步怎么发展都在想办法,各有自说。比如四川的周文道,提倡“在场主义散文”,还有前些年的“新概念散文”。那么咱们陕西散文事业有没有自己的声音呢?今天在车上,我跟信义、张艾三人交谈,有个共同见解,就是“新体验散文”可行,我们要正式提出来。当然新体验散文是针对过去陈旧的散文模式,要打破传统模式,要有新的东西,那么什么是“新体验散文”?
新体验散文我想有“三新”。首先是“新思想”,我们的社会和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时代在进步,各种新的东西不断出现,我们作为散文写作者,要有明快的感觉,要跟上时代,捕捉时代发展的脚印或是身影,要用现代的思想来看待生活;第二个是“新视觉”,散文是一个横断面,要有自己的眼光来发现生活,透过生活的表象,避开前人司空见惯的看法,要有新的视觉。比如说黄龙,我20年前就来过,贫困交通不便,但是这次来看面貌大变,过去的穷山恶水,现在成了金山银山;第三个是“新手法”。在国外是没有散文的说法,国外把韵文诗歌和小说也叫散文,没有把散文单列出来,而中国的散文是有传统的,从先秦诸子散文到唐宋八大家,散文就有了自己的天地。所以,散文在中国是真正的国体,《史记》是散文、老子的《道德经》、庄子的《逍遥游》都是散文,几千年一直流传下来,所以中国的散文史保存得很完整。但是到现代以后散文突破性不大,一直走的是传统路子,都在探索怎么写好散文?所以这个新手法也非常重要。我觉得散文要向各种艺术门类学习,学习美术的写真、写意、留白;学习音乐的节奏、旋律、抒情等。
散文写好还要有“三气”。第一要“大气”,大气就在于立意,眼界要大,以小见大,写出短小题材的内涵;第二要有“地气”,地气就是生活,你的创作来自生活,不能脱离生活,你谈的事情不能是空中楼阁,要接地气,有温度,一定要有生活的质感,比如绸缎看起来很华丽,伸手能摸到它的质感是柔软?是坚硬?第三要有“灵气”,散文最讲灵气的,因为短,要写好,就必须有灵气,实际上也就是写作者的心灵感觉,要形成个人独特的意识,用词用语、观察表达,诠释角度。灵气实际就是艺术性,灵气更多的是体现在语言上,找到自己的特点,形成个人辨识度,要跳跃起来,要有诗意。
所以,新体验散文不仅要有“三新”,还要有“三气”,今天晚上把新体验散文规范化,作为一种理论正式提出来,如果新体验散文能够在文学界打响,我们就要坚持做下去,要在全国形成新体验散文现象和风格。新体验散文如果能成功发扬光大,在座的都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那么今天的小型座谈会就是第一次座谈会,也为下一步我们正式的研讨会奠定了基础。这将会进入陕西散文发展的史册。
董信义:我们决定在今年年内召开新体验散文创作研讨会,把这个理论体系建立起来,邀请散文专家学者集思广益,共同形成我们陕西独特的一种散文体系。在中国散文史上,有记录的是先秦诸子百家的散文,我们要使新体验散文在咸阳、在西安兴起,扩散到全国。当代散文的发展,无论过去创作者,还是现代的贾平凹、和谷、刘成章等等对散文的理解,包括贾主席的大散文,到现在我们的新体验散文,都是突破散文创作的瓶颈,实现散文创作的飞跃,这是我们对中国散文创作贡献的想法,至于怎样提升格局,陈会长讲了很多,设想很多,也下了很多功夫,我们对陈会长的讲话表示感谢。陈长吟:陕西散文创作是有基础的。第一,陕西作协4000多名会员,其中有60%是写散文的,20%写诗,20%写小说,这是前几年经过文学普查得出的结论。第二,我们是有组织的,我们散文专业研究所于2005年在西安诞生,是中国第一个散文专业的研究机构。陕西省散文学会2011年成立,是西北第一会。第三,关键是有学术声音。1961年,肖云儒的“形散神不散”发表在《人民日报》,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散文理论声音,延续至今;第二个声音是贾平凹创办《美文》时提出的“大散文”观念,到现在还在讨论。现在我们提出的“新体验散文”,我觉得这个是可行的。哪怕会引起争论,只要认准这个见解是有道理的,我们就要从现在开始,要坚持举办新体验散文采风、征文评奖、座谈论坛等,要一步一步做下去,形成新体验散文风格和体系。
董信义:经过这几年的宣传和引导,咸阳新体验散文的态势很好,而且有很好的作品出版。今年4月份,我们举办了第一期新体验散文创作集训,学员受到了极大的启迪和心灵开悟,创作出的作品明显与以往不同,可见这个路子是对的。新体验散文是有自我的参与,自我的体验,才是鲜活的、生动的,这样的散文才可入心入骨。你没有自我的身体力行和感受感悟,没有对生命、对人生、对生活的体验,写出来的作品是肤浅的。在你的文章中,一旦用“三新”来设定的话,那会把散文推向一个新的境地。
章学峰:现在写散文实际上还是两类散文为主,就是鲁迅1924年和1926年分别出了两本书,他记录童年的回忆、生活和成长,这种就是怀旧小时候的我和现在的我,以及和整个世界的一种勾连关系;另一种就是对现实的一个发泄,一种想法。那么不管叫什么形式,散文写作大体上还是这个范畴内,但实际上大多数写作者没有文学史观,更没有散文史观,他首先就是写出来,认为语言顺畅就好,别人看开头可能就想到结尾,作品含金量就显示了。那么实际上现在大量的散文写作,包括在提的新体验散文,比如说哪些是新时代新事物写出来的新体验,哪些是传统的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又给人以新的元素,新的感受来切进去。所以现在提出“新体验散文”,必须建立在大量的新体验散文案例基础上,要有新体验散文的代表作。
要考虑社会传播。比如,散文家刘亮程20世纪90年代写的《一个人的村庄》,当时并不火。大家都知道写散文出一本集子很难,这个月宣传下月就凉了。刘亮程当时的计划是什么?拿着他的书,在全国环游100个城市,找100家报纸副刊宣传他的散文和照片,这叫渗透式计划。所以新体验散文,三年要排满话题,加持持久关注度,有专业作家写,学者研究写,素人作家写等,要从各方面进行推广。
陈长吟:一个新理论的诞生要面对很多困难和阻碍。现在人的眼光跟过去人不一样,刘亮程的思想是新的,视觉也是新的。他的《一个人的村庄》,写狗、写马、写牛、写虫子和草,他的思维和视觉绝对是独特的。我们很多人旅游都到阿尔泰,都到喀纳斯去过,唯独他的散文《喀纳斯灵》写得最好,为啥呢?他不是传统的写景叙事,他把喀纳斯湖的灵性的东西都调动出来,比如他从水怪的角度,从森林里边山鬼的角度。不是平面,是立体,是森林的山鬼出来说话,水怪也出来说话,那种手法绝对是全新的。这些年我也一直在想,有新气象的散文在哪里?今天谈到新体验散文,我忽然明白,刘亮程的作品归类到新体验散文,是最符合标准的。他是用心用思想写作,他是新体验散文的先行者。董信义:新体验散文的提出还需要大家共同集思,共同探讨研究,共同实践来推动这项概念、这个理论地树立、形成和推广,所以今天晚上我们的交流探讨很有意义。
陈长吟:新体验散文体系从咸阳发声是最合适的。咸阳是一个有传统文化,有古老文化底蕴的地方,时代在发展,新生事物频出。在传统中有新的变化,这个声音的出现,一定可以传震扩散,并且董信义在咸阳,有实力,有人脉,有资源,举办新散文征文赛,再有研讨,有作品的出现,所以我相信这个事情一定能做好。
结束语:小型座谈会在龙府舒适的秋夜里谈得很热烈,与会的田丽娜、孙小群、郝珊珊及延安的几位作者也参与了讨论,大家认识到散文需要突破和提升,散文更需要发展和壮大。如何发展、提升、突破,新体验散文的倡导无疑是有益的、积极的、适时的。每一个散文作者都应当立足时代、扎根生活、面向未来,倾听内心的呼唤、触摸灵魂的闪光、打磨新锐的思想,俯下身子,体悟生命、感悟人生,在时代的潮汐中追赶旭日,迎接挑战,为新体验散文的探索和实践共同努力。不知不觉明月当空,龙府的秋夜见证了挚爱散文写作者的坚守和前行。一切的向往都是为了克服道阻且长的艰辛,一切的期望都是为了获得散文写作的最大喜悦。在澄澈的月辉下,在不舍的目光中,我们各自备好行囊,为明天的远行握手祝福,共同成长。
2022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