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卓文君当垆卖酒
作者:李铁
卓文君是四川临邛巨富卓王孙的女儿。长得很漂亮,而且精通音律,琴也弹得非常好。西汉文景之治时,由于社会安定,经营得法,卓家已拥有良田千顷,华堂绮院,金银奴婢无数。小时候,卓文君与一个官宦子弟定了亲,17岁时就结了婚,但婚后不久,她的郎君去世,成了寡妇,她被婆婆休弃,只好回到家中独居。
时逢司马相如返回成都,然而他家境贫寒,又没固定的职业,维持不了自己的生活。司马相如一向同临邛县令王吉相处得很好,恰好他也在成都。王吉说:“你长期离乡,在朝廷求官任职,不太顺心,就来我这里看看吧。”于是,司马相如前往临邛,住在城内的一座旧房子里。临邛县令天天都来拜访他。
临邛县的富人很多,他们就备办一次盛大的酒席,准备请请县令,王吉也邀请司马相如去参加。司马相如不得已,就勉强跟他来到卓家赴宴。
酒兴正浓时,王吉把琴放到司马相如面前,说:“我听说你特别喜欢弹琴,希望聆听一曲。”司马相如辞谢一番,便弹奏了《凤求凰》等曲子,琴声悠扬,震惊四座。他高超的琴技一下子征服了在座的所有人。
刚守寡不久的卓文君也很喜欢音乐,她从门缝里偷偷看着司马相如,也被震惊,见弹琴的人相貌堂堂,特别喜欢,又觉得自己配不上他。
司马相如早就看到了她,听说卓王孙有个寡居的女儿,立即就猜到在门缝里偷偷看他的是谁。司马相如也很想和这样的富裕大佬攀上亲戚,所以宴会结束后,他马上派人向卓文君转达了倾慕之情,并以重金赏赐了传递信息的侍者,收到信息,卓文君欣喜若狂,乘夜逃出家门,私奔到司马相如住处。第二天司马相如就同卓文君赶回成都。但卓文君到成都司马相如家一看,心凉了半截,司马相如家里空无一物,只有四面墙壁立在那里 。
卓王孙得知女儿私奔,大怒道:“她是我女儿,我不忍心伤害她,但也不会给她一文钱!”
过了一段时间。卓文君实在适应不了贫困的生活,有天,对司马相如说:“只要你同我一起去临邛,向我兄弟们借点钱,也完全可以维持生活,何至于让自己困苦到这个样子!”于是,司马相如就同卓文君来到临邛,他把自己的车马全部卖掉,买下一家小酒店,做起了卖酒生意。他让卓文君站在柜台前卖酒,而自己与雇工们一起忙活,洗涤酒器。
古代时讲究“学而优则士”,做买卖很低贱,让人看不起。卓王孙是巨富,自己女儿却这样,为此他感到很耻辱,总是闭门不出。一些兄弟和长辈劝卓王孙说:“如今,文君已经成了司马相如的妻子,他虽然贫穷,但确实也是个人才,况且他又是县令的贵客,完全可以依靠。为什么让他们受这样的委屈?”不得已,卓王孙只好分给卓文君家奴100人,钱100万,以及一些衣服被褥和各种财物。拿到这些钱财后,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就回到成都,买了田地房屋,成为富有人家。
后来,司马相如又回到朝廷当官,他所写《子虚赋》得到汉武帝赏识,又以《上林赋》被封为郎,这是个帝王的侍从官,官职不大却很有权势。司马相如因此飞黄腾达。不久,他忘记了贫困时的窘迫,打算纳一个女子为妾,冷淡了卓文君。卓文君写了首诗《白头吟》给司马相如。
她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旁敲侧击诉衷肠。相传卓文君又附《诀别书》给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看完信,不禁惊叹妻子的才华。遥想昔日夫妻恩爱之情,羞愧万分,从此不再提遗妻纳妾之事。两人白首安居偕老。
文/李铁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作者李铁,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硕士毕业,在甘肃新华社分社担任10年一线记者,熟悉西北5省特别是甘肃一草一木,冒着生命危险去过甘肃很多偏远地方,2002年到北京工作至今。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
《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