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传统音乐文化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曹银玲
摘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小学音乐教育体系必须要进行完善与充实,在教材教学的基础上,适当融入其他一些传统文化内涵,陶冶学生们的情操,同时带领学生提高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意识,让学生产生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基于此,本文就针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意义和小学音乐教学的问题展开集体分析,并就此谈谈二者结合与共同发展的有效策略途径。
关键词:小学课堂;传统音乐:传统文化:传承发扬;意义分析;策略探究
引言:
传统的音乐文化内涵丰富,涉及面广,包含许多内容和知识,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从小学生的音乐学习角度来看,传统音乐文化中有非常多契合小学生的兴趣点,能够对小学生的兴趣培养、爱好养成、性格养成以及品德教育等起到积极作用。尤其是对思想还未成熟、未染世事的小学生来说,对其渗透传统音乐文化,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促使其实现能力与素养的全面提升,对其未来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传统音乐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意义分析
(一)扩大传统音乐的传承市场
每个地区都有独特的传统文化,结合当地的音乐更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音乐文化。从内容来看,传统音乐文化大多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是人们的劳动生活过程中形成并不断传承下来的的。现代社会背景下,人们的娱乐方式不断丰
富,音乐潮流也变化莫测,传统音乐文化逐渐被掩盖光芒,在流量无法触及的层面上逐渐隐退。而将传统音乐文化引入小学音乐课堂,能够更好的让小学生从小解除与了解传统音乐文化,为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提供了重要市场与平台。
(二)滿足新课改提出的新要求
现阶段,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是传统文化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但由于地域以及其他因素的限制,很多传统音乐并未流行开来,只是在特定环境下流行。但从其内涵来看,其中体现的风土人情等非常具有教育意义,对于丰富学生的见闻、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音乐兴趣等具有积极作用。
二、传统音乐在小学音乐课堂存在的问题剖析
(一)小学音乐课时较少
随着教育改革,小学教学才逐渐开始重视音乐教学。传统的音乐教学被视为副科,被教师、家长认为不重要,甚至被其他主科教师随意占用。一些学校在课时安排上也并未重视音乐,课时较少,难以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以及音乐核心素养培养要求。
(二)教学理念过于陈旧落后
很多学校的教师思想仍旧停留在传统时代,认为音乐教育就是教学生唱歌,并未在教育理念以及模式等方面更新改进,甚至遑论创新教育,理念过于陈旧,教学方法比较落后,学生的音乐能力提升受限。
(三)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浓厚
许多教师片面的认为音乐教学就是歌唱教学,忽视了其中所包含的人文素养以及其他相关培养要素,并未意识到音乐教育的深层次意义,甚至对其价值、内涵等理解不深,也并未不断钻研,导致在音乐教学中忽视了传统文化的融合,认为二者是不沾边的。
三、传统音乐引入小学音乐课堂的策略探究
在我国经济社会不断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教育水平也随之提高。在合球化融合不断加深的时代背景下,多元思想冲击着小学生的思想,传统文化作为88民族精神和思想的集中体现,小学音乐是学生音乐教育之启蒙的夯实时期,相关的教师更是应该将传统文化与小学音乐教育相互融合,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教育素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继承传统文化,培养艺术情操
音乐能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艺术水平、提高学生的审美……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通过引入传统音乐文化,将其中优秀的文化内涵渗透进课堂中,让小学生从小接触到体现了劳动人民生活美、思想美等的音乐作品,能够更好的熏陶小学生,促使其在了解吸收传统音乐文化中精髓部分的同时,学习其中的精神内核,进而丰富学生的文化视野。尤其是传统音乐文化有很多经典乐曲,高雅优美,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非常有利。
(二)以音乐活动,丰富学生生活
小学生年龄小,更喜欢有趣好玩的学习活动,“大禹治水”便强调要“疏”,而非“堵”,对于天性,教师不能过于压制,而是要想法引导,一步步循循善诱,使其变成学习兴趣,编程学习动力和习惯、爱好……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设计多样化的音乐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参观传统歌舞表演,感受民族舞乐结合的美,或者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音乐特长爱好,组织一些班级音乐会、年纪音乐会等活动,或者带领学生参与校外公益表演活动,去非遗研究院、地方特色音乐戏曲文化传习所等地方交流学习,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并丰富音乐生活,十七感受到音乐的艺术魅力。
(三)享中华韵律,知华夏乐器
中国的传统乐器非常多,例如笙、箫、葫芦、埙、笛、琴、二胡等等,不同乐器的音色、风格、曲目等有着巨大差异,能够呈现出不同的氛围。当前小学音乐课堂上大多是一些基础的钢琴、小提琴、爵士鼓等,形式单一,缺乏特色,大多都是模式相似。对此,教师可以适当引入一些传统音乐文化中的特色乐器,带领学生了解和感受其特殊的音乐艺术美感。例如,带领学生了解唢呐之美,给学生播放《百鸟朝凤》,让学生感受传统乐器的震撼。或者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传统宫廷舞乐,让学生感受传统乐器的协调美感……在此过程中,既能增长学生对于传统乐器的认知,掌握相关知识,还能够促使学生提高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增强文化自信。
(四)体验式教学,提高学生的感悟
体验教学也是在现代所提出来的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是指学生通过对于教学这的观察和模仿,也就是指学生能够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去学习,就是学生在实际的教学内容中所描述的环境中去体验知识,感受知识,然后获得生活经验。在新课程的改革过程中,体验教学已经成为了高频率的教学用语,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合传统音乐文化,也需要教师合理用用体验式教学,提高学生的感悟。例如,教师在国乐的相关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身着我们民族的传统服饰,借助情景剧的故事演绎模式,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对国乐的鉴赏能力,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优秀的音乐文化,其内涵丰富、意蕴优美,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素材,所蕴含的我们民族的思想和精神内涵,也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培养有着积极的影响,对于实现小学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以及艺术素养有着极大的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应当积极搜集相关传统音乐文化素材,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带领学生鉴赏、感受,体味传统音乐文化之美,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参考文献:
[1]曾佳.浅析如何以传统文化为契机创新小学音乐教学策略[J].课堂内外·教师版,2021,000(011):P.136.
[2]周晏悦,李广贞,钟子蕴.小学音乐课中地方传统音乐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一一以抚州采茶戏为例[J].河北画报,2021,000(014):P.239-240.
[3]杜月.让文化在音乐中"流动"一一小学音乐课堂传统文化的传承[J].教
育界,2021(35):P.14-15.
[4]李明哲.刍议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传承中国传统文化[J].读与写(教师),2021,000(002):P.1-1.
[5]何雨虹.高品质音乐课堂的构建一一四川传统文化传承与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融合研究[J].大众文艺:学术版,2021(7):P.2.
[6]郭炎孙.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戏剧精粹一一小学"戏曲进校园"音乐校本课程初探[J].戏剧之家,2021(11):P.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