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二年回眸
——在冯官屯中学
71级同学聚会上的发言
李习良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冯官屯中学。然而,今日非往日,当年的我们,如初升的太阳,朝气蓬勃,蒸蒸日上。今天的我们,如夕阳西下,垂垂老矣!当年风华正茂的同学,变成了老翁和老太婆。但是,岁月的沧桑,年龄的变化,并不能改变我们的情义,反而显得欲加深厚和珍贵!更像一壶老酒,味道更纯、更浓。
同学们!今天本来是个高兴的日子,我们的心情确十分复杂,既有对过世同学的思念、回忆和惋惜,又有对缺席老师、同学的想念和牵挂及遗憾,当然更多的还是对到来同学的庆幸、欣喜和祝福,还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亲爱的同学们!五十四年前,我们相聚在冯官屯中学,同上一堂课,同住一宿舍,同吃锅一饭,同唱一首歌,吃的窝窝头,就的是咸菜,喝的玉米粥,似水波浪,粥里有虫子,捞出照样喝,生活虽艰苦,我们却快乐。老师认真教,大家勤奋学,师生齐努力,共筑未来梦!两年的师生情,终生难忘,浓缩成四个字,“谢谢老师”!一九七二年底,我们毕业了,老师目送我们远去的背影,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亲爱的同学们,不知什么时候能相见?我们一步一回头望,迈着沉重的脚步,恋恋不舍地回到家中。面对茫茫人海,纷繁复杂的社会,我们不知道做什么?怎么做?路在何方?是老师教我们知识,给我们信心和力量,迷茫的黑夜中看到亮光!沉思过后,大家勇敢地跳入江河湖海,乘风破浪,勇毅前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有的同学入伍,到大熔炉里经受锻炼和考验,把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国防,守护祖国安宁;有的同学从政,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国尽忠,为民尽责,成为人民公仆的一员;有的同学成了医务工作者,他们坚守“救死扶伤”理念,仁心仁术,当好白衣天使,守护百姓健康;还有不少同学,紧随老师的脚步,继承老师的思想品德,紧握接力棒!用心血、汗水和知识,浇灌祖国的花朵,如今和老师一样,桃李满天下,鲜花盛开,硕果累累;更多的同学,留在家中,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辛勤耕耘,用汗水、知识和现代技术,改天换地,迎来一个个丰收年,为人民的温饱,祖国的强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同学们!五十二年来,大家在天山南北,全国各地,各条战钱,不同岗位上,兢兢业业,奋力拼搏,默默奉献!虽然我们没有当上大官,也不是什么大款,但是我们可以自豪地大声说——我们没有给老师丢脸。
亲爱的同学们!五十二年,在人类的长河中,只是一瞬间,在我们的人生中却不算短。我们经历了风风雨雨,坎坎坷坷,绕过一道道梁,爬过一个个坡,迈过一道道坎,趟过一条条河,跋涉一段段泥泞路,一次次披荆斩棘,一步步砥砺前行,一个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终于换来了今天的美好生活。
感谢我们的青春,不负韶华!感谢我们的老师,幸福有您!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的一生非常不易,是艰难的一生,奋斗的一生,拼搏的一生!今天的我们,儿孙绕膝,生活富足,应享天伦之乐!我劝大家,能吃就吃,能喝就喝,能走就走,能乐就乐,高高兴兴每一天,力争再活五十年!

作者简介:李习良,转业军人,退休干部,喜欢学习和写作,在《人民军队报》《中国纪检监察报》《陕西日报》《大众日报》《聊城日报》等报刊杂志上稿近百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