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玉明
每到春节将至,家乡的集市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人们采购年货,以备过年之需。大人们在小年前请灶王爷,请财神爷,回家供奉上香。我们小孩子,却对花花绿绿的年画情有独钟。
年画销售点上,一排排五颜六色的年画依次排列,地上也平放的满满的,摊主们吆喝着,用长竿取下买主看中的画。那些画,真的太吸引眼球了!怀抱金鱼的娃娃,挺枪跃马花木兰,穆桂英,京剧人物《龙凤呈祥》,还有《三英战吕布》《八大锤》,形象生动,色彩浓烈,真想买上几幅回家贴上,慢慢欣赏。
那时我们小孩子手里没钱,买画谈何容易?缠父母好一阵子,才同意只挑选一幅。眼前一幅《猛虎图》,被我看中,这画上,一只上山的猛虎,回首眺望,虎身斑斓,虎目闪光。真是威严!付过钱,抱着画一溜小跑回家。
半夜突然惊醒,看着墙上掛的猛虎图,在微弱油灯照射下,忽明忽暗,似乎要跳下来,真的有点害怕。
多年以后,对绘画的喜爱逐渐成了自己生活的主题。也尝试画过几幅仕女题材的擦粉式年画,感受是:太不容易。这种年画,要在水彩纸上,先用毛笔沾上碳精粉准确画脸部素描,涂上胶水固定,再反复上色,太不容易了。
年画技法大致分三种,一种是传统的,以天津杨柳青,江南苏州桃花坞为代表,刻板填色套色。一种是以西方传来的碳精粉擦画,上胶又上彩的方法。胖娃娃和美人月份牌,还有剧装,历史故事,讲究明暗,非常逼真。虽是舶来品,在中华大地上开花结果。最后是国画笔墨为主的新年画。我的老师黄均,任率英的《天女散花》《杨门女将》工笔画,细致精妙,也广受老百姓欢迎。
过年了,贴几幅年画,图的是个热闹红火,盼的是个吉祥如意,享受的是中国勤劳正义美好团圆的文化熏陶。
作者简介:张玉明,笔名墨雅翁,《解放军报》原美术编辑。曾荣获北京军区、卫戍区通讯报道一、二等奖。诗歌《战士的脸》荣获《文轩杯》全国诗词大赛优秀奖;国画《琵琶行》获全国“铁流杯”荣誉奖。国画《奇葩》获全国产业文联优秀作品奖,被中南海收藏。百米长卷《巾帼撷英图》曾在国家博物馆专场展出,并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现为北京市工笔重彩画会会员,中国地质美术家协会会员,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