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昼最短 思念最长》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二十二个节气)
宋厚健 文
冬至,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
冬季的第四个节气,
每年公历12月21至23日交节,
白昼最短,思念最长。
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
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冬至这天,太阳虽低、白昼虽短,
但在气象上,冬至的温度并不是最低。
由于地表尚有“积热”,冬至之前通常不会很冷,
真正的严寒在冬至之后,
时至冬至,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
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
冬至过后,各地气候将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
也就是
人们常说的“进九”和“数九寒天”了。
所谓“数九”,即是从冬至逢𡈼日算起,
每九天算一”九”,依此类推,
数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
“九尽桃花开”,此时寒气已尽,冬寒就变成春暖了。
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
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
冬至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
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
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节日,
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冬至标志着冬季的正式开始,也是阴阳转换的节点,
阳气开始回升,预示着春天的临近。
在文化习俗方面,冬至在我国有着重要的地位,
北方地区有吃饺子的习俗,象征着团圆和消寒。
南方则有吃汤圆和南瓜的习惯,
此外,冬至还被视为一个重要的节日,许多地方会进行祭祖和宴饮等活动。
冬至养生,首要的任务是“保暖”,
随着气温的骤降,人体很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
因此,要及时增添衣物,特别是头部、颈部和腿部的保暖,防止感冒和其他寒咳的发生。
除了保暖,饮食调养也是冬至养生的重要环节,
在饮食上,应遵循“湿补”的原则,
多吃一些湿热性的食物,如羊肉、牛肉、核桃等,以补充身体所需的热量和营养。
此外,冬至还是调养肾脏的好时机,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纳气,
在冬至这一天,通过适当的按摩和治疗,可以有效增强肾脏的功能,
当然,冬至养生还离不开良好的生活习惯,
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也要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
冬至分为三候:
“一候蚯蚓结;二候麋角解;三候水泉动”。
意思是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上述现象与自然界的生物和地理现象密切相关。
冬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
它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的到来,
对于农民来说,冬至也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在冬至之后,天气逐渐变冷,农民们要开始准备过冬,
储备粮食和燃料,同时还要进行一些农业活动,
比如犁田、耕种、修建农具等。
我国的农谚有:
一年雨水看冬至,
冬至大雪飘,来年收成好。
冬至有霜年有雪,
冬至阴天,来年早春,
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
冬至无雨一冬晴,冬至有雨连九天,
冬至有雪来年旱,冬至有风冷半冬,
冬至在前买耕牛,冬至在后冻死牛。
冬至西北风,来年干一春,
冬至强北风,注意防霜冻,
大雪半溶加一冰,明年虫害一扫空。
冬至在古代被视为一个重要的节日,
古人对冬至非常重视,
认为冬至是一个吉日,阳气开始回升,值得庆贺。
为此,冬至在古诗词中常被用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唐代诗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一诗,
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此诗表达了作者的孤寂之感和思家之情,
全诗语言质朴无华而韵味含蓄,
构思精巧别致,运用想象等手段,
表现出淡淡的思乡之愁以及浓浓的怀亲之意。
冬至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与中国文化紧密相连,
古代诗词中的冬至题材,除了赞美、感慨和抒怀,还有祭祖等,
唐代王
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表达了作者登高望远的豪情之余,
也突出了冬至这个特殊的节气所带来的景色壮丽之感。
大雪过后,冬至来临,又是一个冰雪季节,
四季交替,岁月轮回,天地一片苍茫。
送走了2024年的第一场大雪,
迎来了北风呼啸的严寒时节,
数九寒冬止不住我的思念和牵挂,
这是北国风光,千里冰封的季节。
农历二十四节气,
总能让我感受家的温暖,
冬至更是如此,这是与家人团聚的日子。
冬至大如年,人间小团圆,
愿你三冬暖,愿你春不寒,
愿你冬至福至美好生活如期而至。
热气腾腾的饺子,香气喷喷的汤圆,
食物是情感的寄托,代表着南北方的一种习俗。
家的温暖就在这团团圆圆,
家和万事兴,国泰民才安。
用心去感悟家国情怀,
用爱去浇灌每一片绿洲。
不畏严寒踏上冰雪巡逻路,
顶风冒雪站岗放哨保家卫国,
战天斗地确保完成生产任务,多流汗就多一份家庭幸福和温暖。
数九严寒始于冬至,待到九九八十一天过去,
风霜雨雪已成往日的回忆,
春暖花开的日子终将到来。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光春又来,
在漫长的冬夜,等待一场春的呼唤。
站在新旧交替的时间窗口,
在一场场冬雪中穿过时间隧道,
让我们在人生的赛道上不断地奔跑,
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简介:宋厚健,1959年7月4日出生,北京人,中共党员,政工师。
1985年8月毕业于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中文专业;1985年8月至1988年8月在中国文学函授大学中国文学专业学习。曾先后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印刷厂、司法部、中国华侨旅游侨汇服务总公司、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工作,现在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退休干部。
《文学月报》杂志社签约作家,《白鹭文刊》杂志社签约作家,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青年作家网文学联盟知青分盟副主席。曾参与《毛泽东图书辞典》、《人镜丛书》等图书编辑撰写工作。责任校对了《瞿秋白与鲁迅》等图书。荣获全国文学大奖赛多项大奖。在报刊杂志发表多篇文章。
首届“盛世华夏”杯文学与艺术作品大奖赛征文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800557.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