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润武
人生之旅,宛如长河奔腾,曲折蜿蜒,其间诸多重复,仿佛投入河中的石子,激起岁月的涟漪。这种重复,或为习惯的驱使,或为适应的需求,抑或为舒心的追求。在熟悉的环境中,一切皆自然,压力消散,焦虑无踪,身心松弛,仿若融入天地自然的怀抱。
也许是性格使然,我喜欢常去常往的景点悠游,漫无目的,仅为观山观水,赏景赏人,给心放假,让眼充实。每临旧地,虽景似曾识,然心境各异,感受亦别。
冬日初晴,雪后天空湛蓝如宝石,阳光洒落,温度宜人。陪妻住院数日,医院的氛围颇感憋闷,遂得闲便前往渔人码头,欲再品那屡见的风光。
言其为码头,实是过往之名。以往,此处为渔船停靠之所。今时,船影难觅,此地已蜕变为集游览观光、儿童游乐与高档餐饮于一体之处。沿海的木制栈道,如丝线串珠,将诸般景点紧密相连。
学子们趁着短暂的晴日与暖阳,纷至沓来,于海边嬉戏、拍照、观光。海边礁石处,赶海的人们挥动着小锹,铲取着海蛎子。我行于栈道,海风携海水的气息拂面,退潮的海水,似不甘落寞,一浪紧接一浪涌向沙滩,于岸边勾勒出数道洁白的水沫带,犹如海的花冠,美不胜收。
沿陡峭木栈道奋力攀登,登顶之后,向北遥望,芝罘岛宛如一条巨龙横卧海中,威风凛凛;向东探望,崆峒岛形似一条巨鲸,悠然向南游动。栈道拐弯处,一坚固海防碉堡隐匿于树林之间,碉堡观察口上书“观海听涛”四个红色大字,笔力雄浑。走过回望,碉堡侧面,赫然写着:“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总关情。”此景此联,相得益彰,恰如其分。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自然之景无穷无尽,唯有内心宁静,方能从容领略。内心若存美好,目之所及皆为风景。心情愉悦之际,旧地重游,亦能赏出别样风情。
衣莫如新,人莫如故。新衣可添精神,故友能暖人心。此语道尽世间人情真谛。新衣之美,在于其崭新与光鲜,然人之真情,却在旧识的相知相惜。
有些朋友,虽然短暂相识,却能留下深刻印象,犹如旅途中的风景,虽相处时光匆匆,却如惊鸿一瞥,深深印在心底。分别之后,每当思绪泛起,那短暂的交集便浮现眼前。宛如“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虽不知未来是否再遇,但那份记忆弥足珍贵。
忆昔管鲍之交,管仲与鲍叔牙情谊深厚,彼此相知,不为利益所扰,成就千古佳话。正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真正的友情跨越时空,不受外物影响。
又似“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那纯粹的牵挂与惦念,不因岁月流逝而褪色。故人之情,如陈酿老酒,愈久愈醇,岁月更迭,更显珍贵。
旧地重游,犹如远道而来拜访一位老友;观赏景点如同与老友盘坐品茗论道;沿途的风景恰似翻阅一本心爱的书,每一次翻阅,皆能于字里行间觅得新悟,如同重温一部经典的剧;每一回观看,皆能在情节之中感受到别样的情愫。又似诵读一首传世的诗词,每一次吟诵,都能在韵律之间领悟更高的境界。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人生恰似这般,不断重复,于重复中提升,于重复中升华。在重复的过程中,与亲朋好友情谊愈深,让生活愈发丰富多彩,精彩纷呈。
我们的生活无不在不断地重复着昨天的故事,并在重复中积蓄能量,探寻新途。每一次的重复并非简单的复制,而是如匠人精心打磨璞玉,在细微处发现不足,加以改进。看似日复一日的规律作息,实则是在培养自律的习惯;看似一次次相同的工作任务,实则是在积累经验、提升能力。
四季的轮回,春去秋来,看似相同,却又蕴含着微妙的变化。春天的生机勃发,夏天的热烈奔放,秋天的丰收喜悦,冬天的宁静深沉,年年如此,却又年年不同。我们在日常的重复中,也如同感受四季一般,能察觉到那些不易察觉的进步和成长。
在这重复的人生旅途中,我们需保持一颗好奇的心态,一双敏锐的眼睛,一颗感悟的心灵,方能在熟悉的环境中,发现新奇的美好,在寻常的生活中,体悟不凡的哲理。
经过栈道,领略了大海的广阔;穿过马路,可看到广场上白鸽绕童,人来鸽不惊。在这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安然相处的祥和环境中,心中不由赋诗一首:自然天地静无言,白鸽轻翔舞碧天。稚子无邪心向善,谷粮投喂意绵绵。微风拂叶枝摇曳,人鸽相依皆泰然。
作者简介:高润武,烟台散文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纸媒、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