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班婕妤失宠自请幽居深宫
李铁
班婕妤是西汉时汉成帝的侍妾,她相貌秀美,熟悉史事,出口成章,还擅长音律,既写词又能谱曲,是出类拔萃的才女。她也从不干预朝政,谨守礼教,深受朝廷内外时人的敬慕。她也是诗人,不过,她写的诗歌作品大部分都已佚失,现存的只有3篇作品,即《自伤赋》、《搗素赋》和一首五言詩《怨歌行》。
班婕妤出身于功勋之家,其父班況在汉武帝时,抗击匈奴立下了汗马功劳。汉建始元年(前32年),汉成帝刘驁即位后,班婕妤被选入皇宫,刚开始是个下等女官,但因为她漂亮且有才华,非常得宠,不久后就被赐封为“婕妤”。她那时经常诵读《詩经》、《竊窕》、《德象》、《女师》等作品,而且每次看见汉成帝,都依照古代礼节行礼,汉成帝觉得她特别有水平,也特别新鲜。
汉成帝被班婕妤的美貌及文才所吸引,也越来越宠爱她。为了能时刻与班婕妤在一起,他命人专门制作了一輛比较大的辇车,以便同车出游,但遭到班婕妤的拒绝。她说:“看古代留下的那些图画,凡是圣贤之君,都有名臣在身边。夏桀、商纣王和周幽王才有宠爱的妃子在坐,最后他们都落到国亡身毀的境地,我如果和你同车出入,那就跟他们一样了。”汉成帝认为她言之成理,同辇出游的想法只好作罢。
王政君王太后听说班婕妤不想与汉成帝同车出游,非常高兴,对左右的人说:“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王太后把班婕妤与春秋时代楚庄公的夫人樊姬相提並论,给了她很大的嘉勉与鼓励。古时樊姬很贤惠,曾辅佐楚庄王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王太后把班婕妤比作樊姬,使班婕妤的地位在后宫得到了很大提高。
但汉成帝并不是楚庄王,自从赵飞燕姐妹入宫,班婕妤受到冷落,慢慢失宠了。赵氏姐妹入宫后,汉成帝第一任皇后许皇后对她们十分痛恨,在无可奈何之余,她想出一个下策,在寢宫中设了一个神坛,每天早晚诵经礼拜,祈求皇帝多福长寿,也诅咒赵氏姐妹灾禍临头。这种巫蛊行为,在汉宫中是绝对禁止的。事情敗露以后,赵氏姐妹诬陷说,许皇后不仅咒骂自己,也咒骂皇帝。汉成帝一怒之下,把许皇后废黜,让她居住冷宫昭台宫。赵氏姐妹还想利用这个机会对她们的主要情敌班婕妤加以打击,誣陷班婕妤也參与了“ 巫盎” 案。然而班婕妤却从容不迫地说:“人寿命长短是命中注定的,人的贫富也是上天注定的,非人力所能改变。搞那些巫盎迷信行为有什么希望?若是鬼神有知,岂肯听从根本沒有信念的人祈祷?万一神明无知,诅咒又有什么益处?所以,我非但不会这么做,並且也不屑这么做!”汉成帝觉得她说得在理,又念及不久之前他们之间的恩爱之情,就没有追究下去。
班婕妤经不起互相谗构、嫉妒、排挤和陷害的折腾,为免是是非非,她急流勇退,写了一个奏章,自请前往长信宫,侍奉王太后,她认为,把自己置于王政君太后的羽翼之下。就不怕赵飞燕姐妹的陷害了。这时,汉成帝也不太宠爱她,于是就批准了她的请求。
班婕妤搬到长信宫,跟汉成帝见面也少多了。从此,班婕妤专注于诗歌创作,她借秋扇自伤,写了一首《团扇詩》,说自己就像秋天的扇子一样,再无用处,因而也就无人问津。显然,班婕妤自知,自己年华老去,再也得不到汉成帝的怜爱了。
汉成帝于未央宫崩逝后,班婕妤要求到成帝陵,为他守墓。于是王太后让班婕妤但任守護陵园职责,从此班婕妤每天陪著石人石马,冷冷清清地度过了她孤单落寞的晚年。大概一年后,班婕妤就病逝了,时年约40多岁。
文/李铁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作者李铁,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硕士毕业,在甘肃新华社分社担任10年一线记者,熟悉西北5省特别是甘肃一草一木,冒着生命危险去过甘肃很多偏远地方,2002年到北京工作至今。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

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梗概:该书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之末的江南小城,是一部中国版的《茶花女》和《复活》式的悲剧故事。作品通过男女主人公的悲剧人生,透视了当今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性在金钱面前的扭曲、异化与裂变,解读了人生、爱情、事业等永恒不变的人类主题,展现了在人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经济乱世之中,清者自清和志行高洁者的人性之美……小说规模30余万字,183节,是一部都市题材的言情小说,也是一部现代版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内容提要:“千古词状元,宋史未立传”“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永满腹经纶,却终生抑郁;才情绝世,却乐于与歌伎厮混;自诩“白衣卿相”,但最大的官职不过是一个屯田员外郎;生前穷困潦倒,死后却被无数后人追忆……本书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基本依据传主一生的活动线索和命运起伏,刻画了柳永这位既生不逢时,又生逢其时的落魄词人的艺术形象,着力记述了这位大词人悲喜交集的人生。
《金秋文学》是开放性纯文学电子刊物,守住文学最后一片净土,留下心灵最后的精神家园。现面向全国(海内外)华人作家、诗人、编剧、**家等文学爱好者征稿。
烦请读者朋友帮忙点击文后“赞赏”后面的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