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编·南北朝赋(下篇)
北朝(386年到581年)是由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王朝所组成,直至隋统一全国为止。在近三百年的时间里,与南方地区相继出现的晋、宋、齐、梁、陈五个朝代相对峙。北朝结束了中国北方各民族的混乱局面,完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民族大融合,丝绸之路空前繁荣,胡汉文化、南北文化、东西文化得到了广泛交流,催生出交融杂糅的北朝文化。
▲北朝(北朝北魏地图)
1.北魏崛起(鲜卑族)
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
太武帝(拓跋焘)、文成帝(拓跋睿)
拓跋猗卢晋将军,抗击刘渊建奇功。
晋帝册封为代王,其孙建代亦称王。
前秦剪灭代国土,拓跋珪逃匈奴部。
前秦淝水战失败,秦灭王朝又复来。
拓跋珪王复代国,改代为魏在北方。
击败草原诸部落,都设乐盛建魏国。
争霸中原灭燕秦,迁都平城建宫廷。
宗庙社稷重复修,谥号道武皇帝尊。
平息内乱统北方,严惩污吏治豪强。
游牧改制兴农耕,广用汉臣学汉文。
子贵母死他立规,刚愎自用开杀机。
晚年多疑好酒色,次子政变杀父悲。
明元皇帝拓跋嗣,珪帝长男俊无比。
聪明睿智拜国相,天赐六年太子当。
生母皇后赐死归,父皇遇刺精神灰。
举兵入宫杀心起,为父报仇杀弟妃。
登基在位十四春,内修庶政察民情。
北伐柔然扩疆土,南抗刘宋取四州。
稳定内政劝农桑,安抚归附重汉臣。
上承父业厚遗子,兴邦固魏一明君。
太武皇帝拓跋焘,在位二十九年多。
厉兵秣马灭胡夏,挥师灭亡北燕凉。
北抗柔然建六镇,降服西域诸国臣。
南取刘宋河南镇,统一江北魏业兴。
骁勇善战不畏艰,武功高超料敌先。
知人善任君子量,赏罚分明臣喜欢。
在位期间多谋断,改革官制裁冗员。
政治联姻建友善,灭国封王降臣安。
奖励农牧国库满,节约开流增税源。
严惩贪官加法刑,加强军事大练兵。
宣传礼乐崇汉文,偃武修文尊孔圣。
重用学者安国度,太武灭佛祸患临。
晚期暴政国不平,横征暴敛民怨生。
胡善起义国人应,朝廷镇压民寒心。
在位后期行恶政,信口雌黄杀人凶。
激怒权臣出谋略,弑杀太武惊国人。
权臣宗爱杀太武,太武之弟余登基。
宗爱专权跋扈凶,拓跋余帝消权柄。
君臣矛盾渐日深,宗爱又杀新王君。
拥立焘孙拓跋浚,文成帝登杀奸臣。
复兴佛教减民负,交好南北邻国臣。
以静为治 选官吏,政治秩序大改革。
北魏政权强而固,谋求中国大一统。
天不助君英年逝,太子元弘登皇位。
冯太后、献文帝(拓跋弘)、
孝文帝(元弘)、宣武帝(元恪)
2.千古一后
文成帝崩正英年,太子称帝登金銮。
谥号献文年纪幼,册封继母冯太后。
太后冯氏燕王孙,后燕灭亡婢女恭。
献文之父拓跋浚,相中冯女定终身。
文帝登位号文成,冯氏为后感情深。
文成李妃生太子,皇后冯氏掌后宫。
献文帝幼少识见,太后冯氏掌皇权。
丞相乙浑欺幼小,窃取皇权杀忠良。
安排亲信罢朝纲,太后伏杀乙浑相。
临朝称制冯太后,改革苛政灭劣神。
行政管理建三长,均田税法民富强。
官员实行俸禄制,租庸调法增国力。
建立太学置博士,创导汉化招学生。
选拔官员重德行,兴利除弊解矛盾。
邻里党制严国政,才使北方气象新。
千古一后冯太后,改革国策延至今。
冯氏太后面首多,献文皇帝很不乐。
诛杀宠男李奕货,太后气愤哭号啕。
太后皇王恩怨深,太后冯氏下毒心。
一日召帝进宫拜,安排伏兵杀献文。
献文死后孝文登,冯氏太皇太后尊。
太后勤政常教导,才使孝文见识高。
孝文皇帝是明君,继承祖母遗志尊。
迁都洛阳深谋远,推新除弊崇汉文。
发展农耕扩田地,国库充盈财税增。
《齐民要术》耕作图,农耕技术大提升。
鲜卑汉化兴国运,服饰崇汉学汉文。
改革姓氏胡汉通,民族融合大一统。
崇佛拜佛风顺行,京城劈山建石窟 。
云岗龙门佛十万,人心向善开国运。
天生孝文兴帝业,倾心汉化志不移。
南征北战功劳大,英年早逝民泪泣。
孝文帝崩元恪登,谥号宣武一代君。
北击柔然南攻齐,扩大国土助农耕。
兴儒崇佛重高僧,上层刑宽腐败生。
七王谋反捣汉化,王发大军征讨伐。
3.北魏衰亡
孝明帝(元诩)、胡太后、将军(尔朱荣)孝武帝(元修)
宣武帝崩元诩登,尊母胡氏太后封。
谥号孝明年幼小,外戚涉政朝事昏。
六镇反叛朝廷警,后派元彧镇反民。
安置不当民又变,柔然助魏民变平。
元诩长大窥皇权,指控太后多淫乱。
密诏将军尔朱荣,进京勤王废母亲。
太后闻讯怒不止,请来面首郑徐商。
毒杀李明施诡计,立诩族侄继皇位。
三岁新王名元钊,太后驾控压大臣。
尔荣又立元子攸,登基称帝在河阳。
洛阳河阳不相融,朱荣兵临洛阳城。
太后幼王沉黄沙,又诛洛阳文武臣。
子攸洛阳登金殿,年号建义掌皇权。
朱荣令帝封心腹,皇王拒绝不领情。
朱荣气愤发兵变,子攸决心杀将军。
新帝亲手斩头颅,后被尔弟刺杀君。
尔朱荣死家失势,权臣高欢掌皇权。
连废三帝立元修,谥号孝武皇帝尊。
高欢专权跋扈凶,孝武投奔泰宇文。
高欢另立新皇帝,从此北魏分西东。
北魏汉化国强大,汉化不衡又衰下。
军阀强势皇权弱,东西两魏战争多。
享国一百四十八,统治中国北方家。
南对南朝宋齐梁,一十三主七被杀。
4.东魏
孝静帝(元善见)、高权臣(高欢)、
权臣(高澄)、权臣(高洋)
河阳诛杀魏廷惨,洛阳鬼魂二千三。
权臣尔高相争霸,傀儡皇帝被废杀。
高欢得胜立孝武,孝武畏高西逃生。
高欢另立元善见,建立东魏都邺城。
宇文泰杀孝武帝,扶持宝矩登皇位。
建立西魏控朝政,东西两魏杀伐凶。
高欢权大压众臣,鲜卑文化又复兴。
拥议豪强为非歹,政治腐败国力衰。
社会矛盾聚日增,修建长城北抗匈。
东西两魏潼关战,枭雄高欢败的惨。
高欢死后子承职,司徒候景权位欺。
高澄想取侯权柄,侯景叛逃东魏追。
西魏乘机占四州,高澄权大压众臣。
欲图篡位厨师斩,其弟高洋又抓权。
高洋朝中络大臣,孝静帝弱又无能。
高洋废君自立帝,新建朝廷名北齐。
东魏一帝十七年,皇权惨淡权臣奸。
疆城北至沙漠南,南到长江水连山。
西达河南洛阳东,河北全境渤海临。
都建邺城政昏庸,广袤天地不太平。
5.西魏建立
文皇帝(元宝矩)、废帝(元钦)、恭帝(拓跋廓)
北魏末年孝武帝,为避权臣高欢欺。
率领皇族元宝矩,投奔长安宇文泰。
东魏建立宇文慌,毒杀孝武北魏亡。
拥立宝矩即皇位,建立西魏立朝帮。
都建长安号大统,封于文泰国相丞。
重用苏绰推新政,清心教化择良臣。
唯才是举选官员,打败门阀士族观。
裁减冗员维汉化,兴修水利置屯田 。
加强中央任免权,惩治贪腐官员。
营商资国拓经济,官员俸禄看政绩。
和北攻南国策订,北方经济逐腾升。
社会稳定国富有,厉兵秣马军威增。
6.玉璧城之战(插图)
西魏东魏起战争,五大战役西胜兵。
缴获军资数十万,扩土洛阳大庆功。
西魏大统十二年,东魏高欢西进兵。
十方大军旌旗展,玉璧城战六十天。
围城断水困玉璧,西魏应对挖井乞。
东魏城外堆土山,西魏加城建堡垒。
东魏士兵挖地道,欲从地道破城郭。
守将孝宽智谋深,沿城挖堑聚烟熏。
箭射石砸敌退兵,东魏兵将死堑中。
高欢又出新花招,战车击城耗力多。
孝宽幔帐遮敌眼,修复沓城桂栅栏。
东魏悬赏招降令,孝宽反悬不动情。
东魏大军死七万,高欢悲痛哭嚎天。
撤军东还重病染,手段用尽死得惨。
西魏将军韦孝宽,坚守城池六十天。
帝封骠骑大将军,能征惯战显威风。
高欢死后子承职,大将侯景降西魏。
西魏防范侯景变,侯景不满降南梁。
7.西魏伐梁(插图)
南梁皇族为争位,相互残杀国力疲。
西魏乘机占梁地,拓土南侵增国力。
西魏大统十七春,文帝宝矩大驾崩。
太子元钦登帝位,史称废帝一代君。
丞相泰女嫁元钦,皇后泰女帝亲封。
宇文泰相掌朝政,皇权旁落帝伤心。
元钦无权是摆设,谋图诛杀老丈人。
消息泄露被鸩杀,恭帝元廓入皇宫。
傀儡皇帝无权柄,泰相圣令攻江陵。
于谨杨忠于文护,率兵十万南伐梁。
萧梁元帝正阅兵,西魏兵临江陵城。
江陵主将中箭亡,叛军开城降杨忠。
于谨令杀梁元帝,主政萧詧当傀儡。
王陈两将立方智,建康称帝梁分国。
江陵城破杀梁帝,十万军民驰关中。
占领川蜀雍州地,控制长江汉水滨。
8.西魏灭亡
恭帝元年正月中,丞相宇文薨天升。
宇文觉子尚年幼,保爵维权宇文护。
恭帝在位满三年,护通恭帝让位禅。
降封宋公轰出宫,后遭残杀泪国人。
宇文觉登金銮殿,号称孝闵都长安。
即位天王建大同,从此江山归宇文。
西魏国祚二十三,两世三主都长安。
国土河南洛阳西,西到流沙玉门关。
北垮河套云川贵,成都巴西亦属魏。
疆域广袤人助谨,臣强君弱难延宗。
9.北齐兴亡
文宣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
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幼主(高恒)
东魏丞相高欢薨,长子高澄承职位。
静帝天平二年春,封弟高洋大将军。
洋兄高澄身遇刺,高洋袭爵大权握。
孝静册封大司马,持剑上朝众臣怕。
笼络朝臣树君威,朝臣不敢胡言语。
废黜东魏孝静帝,登基称帝建北齐。
一代英主名高洋,励精图治劝农桑。
整顿吏治编齐律,兴学重教增国力。
加强军武大练兵,北伐柔然南击梁。
开疆拓土国强盛,江山鼎盛好几春。
北齐经济在六镇,鲜卑文化传统深。
农盐铁瓷制造业,均田制度富民生。
北齐典律是蓝本,承上启下影响深。
龙门石窟佛宏大,万古芳名扬天下。
文宣皇帝后期昏,消怠朝政慢大臣。
听信奸邪猜疑重,朝事荒废失人伦。
纵欲酗酒杀人狂,赏罚无度朝臣慌。
奸淫兄嫂杀宠妃,妃皮制成琵琶挥。
文宣皇帝圣驾崩,长子高殷登龙廷。
重用汉臣行变法,高縯不满政变生。
废杀高殷篡帝位,谥号孝昭帝有威。
囚禁高殷到晋阳,丧心病狂叛兄长。
孝昭皇帝用贤能,减少战争睦四邻。
注重民生置仓屯,国仓满储粮食盈。
亲征北讨库莫奚,文治武功退强敌。
依法量刑尊律典,朝有规章臣心安。
打猎坠马身早故,传位九弟高湛登。
目睹皇家杀帝悲,不愿传子当冤鬼。
高湛上位胸志满,文武百官喜笑言。
遣军击败北周将,御驾亲征救洛阳。
愧对皇兄失言信,沉迷酒色胡乱淫。
杀害胞侄奸皇嫂,诛杀宗室失人伦。
朝事衰败国动荡,传位太子高纬当。
自称北齐太上皇,一代圣主乐慈祥。
高纬受禅金銮殿,任用小人和佞奸。
宠幸美人冯小玲,杀害藩王毁长城。
荒淫乱朝冯氏女,帝让裸身戏大臣。
奸邪小人排异己,残害忠良手段卑。
英勇善战高长恭,战胜北周被猜疑。
高纬设计杀将军,自毁长城北齐危。
北齐名将斛律光,屡胜北周孝宽将。
孝宽谗言律光反,后主不辩斩律光。
北周武帝发大兵,势如破竹逼晋阳。
高纬不顾江山危,打猎怠政玩女色。
北齐将领待圣命,帝带宠妃忙逃生。
慌乱传位太子恒,高恒主政哭苍天。
北周武帝宇文邕,大军压境都告急。
太皇王子偷逃走,南下被俘送京城。
荒唐后主无作为,失却江山悲泪泣。
武帝赐归烧案卷,周屠王室灭北齐。
北齐享国二八春,三世六主都邺城。
淫暴不堪禽兽朝,天数已尽必灭君。
三国鼎立齐周陈,北齐经济大腾升。
超越周陈为上柱,后期昏荒到灭国。
10.北周兴衰
孝闵帝(宇文觉)、周明帝(宇文毓)、
周武帝(宇文邕)、周宣帝(宇文赟)、周静帝(宇文阐)
西魏恭帝三年终,国相泰薨升天荣。
泰子觉继父爵位,兄宇文护掌朝政。
立逼恭帝禅让位,宇文觉帝建周朝。
册封护兄北周相,谥号孝闵百官朝。
宇文护相欺幼小,诛杀觉帝另立王。
拥立新主宇文毓,谥号明帝朝有威。
改革内政消民怨,上位整合卅郡县。
编著世谱卷五百,发兵攻打吐谷浑。
改革博得民喜乐,宇文护相怨气多。
下毒杀君宇文毓,立王武帝宇文邕。
武帝上位国运沉,韬光养晦观动静。
诛杀宰相夺皇权,掌控君权发政令。
加强农耕增财税,商业贸易大兴隆。
仓廪充盈国走强,施行仁政民怨消。
察纳雅言分得失,忠孝诚信讲道德。
唯才是举宽资历,德才兼备破门第。
汉人入政朝廷班,降臣照样封高官。
法刑不苟也不宽,废除宫刑 民呼天。
灭佛断道兴儒教,融刮圣容焚经抄。
武帝不顾世俗愤,推倒庙宇抗天条。
北齐后主昏无能,生活奢侈糜烂凶。
平阳之战擒高纬,周武皇帝灭北齐。
驾崩继位宇文赟,荒废朝政慢大臣。
骄奢淫逸昏无度,北周国衰难挽留。
五七九年重病染,传位太子宇文阐。
自称天元大皇帝,七岁静帝怎掌权。
宣帝赟亡布遗命,隋公杨坚辅国臣。
权臣杨坚为国相,谨防北周内变生。
驾女和潘安五郡,防止宗室王起兵。
增兵洛阳严防守,组建嫡系讨反臣。
北周宗室诸王反,欲除杨坚重掌权。
杨坚果断抢先机,控制诸王灭两翼 。
平定国乱震大臣,威望提升朝臣拥。
反对臣子均认同,太定元年禅位尊。
杨坚即位改国号,北周灭亡建隋朝。
宇文阐帝离皇宫,九岁被杀命归阴。
北周国祚二十三,五主二世都长安。
统治今天陕西地,甘肃宁夏也归属。
四川云贵一大片,河南洛阳西半天。
山西西南部分地,疆域辽阔景河山。
注释:
1.子贵母死:是北魏皇族极其残忍的制度。后宫女子生的男孩一旦被立为太子,为太子母亲就得被赐死,以免外戚专权。
2.睿智:指聪慧明智,具有远见卓识,机敏善断。
3.为父报仇杀弟妃:指北魏开皇道武帝被宠妃联合次子拓跋劭杀害后,太子拓跋嗣入宫又杀弟弟与父亲的宠妃。
4.归附:指北魏对投降的将军进行安置。
5.厉兵秣马:含义是将兵器磨锋利,把战马喂饱。指士兵磨刀喂马,军队备战。秣指喂马的草料。
6.六镇:北魏军镇中的六镇指沃野镇、怀朔镇、武川镇、抚冥镇、柔云镇、怀荒镇。六镇位于都城平城的北边及西北部,形成了一条弧形的防御网,拱卫着北魏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的安全。
7.骁勇善战:勇猛矫健,善于作战,形容将士作战出色。
8.冗员:指无事可做的多余人员。
9.宣传礼乐:礼指各种礼节规范,乐指音乐舞蹈,礼强调有序,乐强调和谐。
10.偃武修文:偃,停止。修,倡导,提倡。停止武备,提倡文教,形容天下太平,社会安静。
11.横征暴敛:横,蛮横;征,征税;暴,强行强暴;敛,搜刮,聚敛。指强行征收赋税,残暴搜刮民脂民膏。
12.信口雌黄:信口,指随口不假思索。雌黄是指鸡冠石,黄赤色的颜料,泛指不假思索的乱说话。
13.以静为治:指以静治国,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
14.劣神:劣,指坏、恶,狠心无情的怪兽。
15.租庸调法:租指田租,有田才有租。庸:指劳役,人民对朝廷应承担的义务劳动;调:指进贡土产,各地民众以其土产进贡朝廷。它的实施根据耕地、户口、人丁合理分配,达到轻徭薄赋之目的。
16.邻里党制:是北魏冯太后时期一种户籍管理制度,即五家为邻,五邻为一里,五里为一党。
17.推新除弊:推行新的对社会发展有利的政策,除去社会的弊端。
18.齐民要术:是我国北魏时期杰出的农学家贾思勰所编著的一部综合性的农业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专著之一,是我们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
19.石窟:在石壁上由人工凿成或天然形成的石室洞穴佛像。
20.云岗、龙门:指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与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这两大石窟与甘肃敦煌莫高窟总称中国的三大石窟。
21.高僧:精通佛理,道行高深的和尚。
22.勤王:这个词最早出自《晋书·谢安传》,指臣民起兵去救皇帝,是君主制国家的一种社会现象,即帮助中央政府稳定政局,也常被反臣所利用。
23.面首:面貌之美,首发之美,即美男子,引申为男宠。
24.屯田:对朝廷田园土地进行有组织的垦种。
25.佞奸:指奸邪谄媚的人。
26.怠政:即懒政,是政府部门或公务员在处理公共事务时出现的不作为、拖延敷衍和推诿等现象。
27.薨:指诸侯死亡。古人将皇帝死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禄;庶人曰死
28.资历:一个人的资格和经历。
29.宫刑:又名腐刑,阴刑,蚕食刑。所谓宫即丈夫割其势,女子闭子宫,就是阉割男子生殖器,破坏妇女生殖机制的一种肉刑,中国古代五刑之一,次于死刑。
30.嫡系:嫡系一词和周公的宗法制有关。宗法制中最重要的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皇后也只能有一个。天子死后,妻子生下的儿子叫嫡长子,可以继承王位。
【作者简介】
李治民,男,生1944年,家住扶风县城关街道双乐村,高中文化,中共党员,1964年参加教育工作,中学一级教师。任教期间一直从事中学数学教学与研究,曾两次获省级优秀班主任称号。退休后,创办(陕西省戏曲艺术职业学校),为秦腔梨园培养了众多艺术人才。曾担任城关街道政协组长,现任扶风县城关街道西区老干党支部副书记。<扶风县城关街道西区老干支部演艺团>团长。主要作品有:《扶风县乐稼后村誌》(30万字),《扶风城西系列故事集》,戏曲《利剑出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