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 扎
作者:请泉
一
巴扎维吾尔族称语
意为集市农贸市场
在维吾尔人聚居地
每个乡镇都有巴扎
新疆地处丝绸之路
中西贸易通道中段
各族人民具有重商
崇商和经商的传统
新疆巴扎商贸场所
若干店铺供售百货
旅游中外客人购物
体会西域巴扎风情
二
巴扎进入近代以来
工业产品通过俄国
中原地区批量进入
交易内容发生质变
新中国成立必所需
有规模工业化建设
刺激了传统的经济
受计划经济所制约
巴扎没有大的作为
甚至有些倒退迹象
国家实行市场经济
巴扎遇到发展机遇
三
江浙鲁工业品入疆
改 变传统扩大规模
修缮管理青春焕发
刺激绿洲生核裂变
巴扎引进超市理念
调节经济杠 杆作用
引导生产 生活消费
促维吾尔民族工业
转变传统观念增强
现代巴扎耳濡目染
科学文化生活方式
逐渐实现社会转型
四
自草原社会到农业
维吾尔民族的转 型
有识之士欢欣鼓舞
精神焕发斗志昂扬
社会转型伟大复兴
人才脱颖英雄辈出
清醒认识现代市场
经济政策关税政策
市场调查商业资本
商品研发市场营销
运输销售通讯联络
现代物流管理人才
五
客户服务市场培育
挖掘开拓市场空间
企业管理安全结算
售后服务立体 交叉
大规模的综合市场
运行模式日新月异
现代高新技术结合
与国际大市场联系
越来越密市场运作
传统巴扎与之相 比
只能是小巫见大巫
如同古老家庭作坊
六
与现代化工厂相比
开始出现传统商人
巴扎磨砺转型现代
商人企业家的个案
初步少量转 型过程
转型程度没有到位
巴扎民族类似集市
现代市场脱胎母体
研究巴扎继承精华
现代经济更加健康
避免先天不良 基因
保障优秀市场经济
七
据波斯文史料记载
中亚古代民族粟特
5岁学算术7岁手艺
家家户户有生意人
唐从地中海到长安
巴扎被粟特人垄断
称东方的腓尼基人
商气浓重绵延丝路
东西方货物交汇纽
东接玉门西达月氏
大宛吉尔吉斯斯坦
北连乌孙伊犁河谷
八
康居今哈萨克斯坦
南通罗宾克什米尔
西倚葱岭东向沙漠
西去商队饱尝风沙
将在喀什喘息休整
攀越冰达坂的准备
东往商贾雪岭下来
稍定惊魂穿越戈壁
堆积如山货物倒手
商心萌动跃跃欲试
粟特商人波斯商人
东罗马商人传教士
九
膀阔腰圆胡须胡商
囊中丰盈善言巧辩
深深眼窝滴溜眼珠
透着商人聪颖机智
中国瓷器茶叶丝绸
运到西方赞声不绝
西方贵族视中国丝
荣耀时髦胡商发财
一匹丝绸运到罗马
剪成零头高价出售
一两丝绸一两黄金
一匹值几公斤黄金
十
是何等巨利的买卖
胡商这种高超技艺
维吾尔族人瞧眼里
劳作观念发生改变
地处大漠的西部人
自古以来放牧为生
自然环境艰难生存
铸就铁骨躯体意志
丝路开拓金光大道
孤陋寡闻清贫如洗
土著牧人带来好运
放下皮鞭尝试贩卖
十一
维吾尔族历史变化
改变单一畜牧经济
转而从事农工商活
成了丝路活跃商人
他们有世界上庞大
牛马驼驴木制轱辘
按时中原朝廷进贡
载着一批一批货物
北宋汴京辽朝上京
朝中亚细亚挺进去
他们用萨拉姆空语
博得信赖畅通无阻
十二
维吾尔人向东向西
得到了巨大的利益
人数骤增技艺娴熟
外部世界刮目相看
洋洋得意阿拉伯人
以为拥有生意经时
发现维吾尔族商人
齐头并进超越之势
这就是维吾尔族人
新疆巴扎不是俱来
民间百姓即兴之作
仿如画师的第一笔
十三
有开始便有了下文
维吾尔族人生性爽
豁达开朗扎堆热闹
哪里人多哪里热闹
古漠地原本无巴扎
起初只是一两个人
三五个人摆摊设点
有了摊铺趋之若鹜
天长日久摊铺越多
排列成行形同市场
人们流连购物品尝
布满城乡巴扎形成
十四
维吾尔族人的凑堆
不乱分寸约定俗成
自然而然行业门类
卖土陶不往衣料摊
卖风味不会百货摊
闻名遐迩贸易市场
不毛之地农民凑起
出售土盐巴干柴草
赶着毛驴亦步亦趋
安营扎寨级数猛增
形成经营的大巴扎
赞美巴扎绝不忘记
十五
维吾尔人巴扎意识
古代现代交替互补
聪颖愚昧的较量中
牢牢地扎下了根基
巴扎淘不尽的金山
若三人行必有一商
经商者们携家带口
养活自己养活家人
他们靠巴扎维生计
巴扎未被淹没挖空
越发繁荣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聚宝盆
十六
没钱花了就去巴扎
没衣穿了也去巴扎
心绪烦闷了去巴扎
每逢喜事去赶巴扎
巴扎成了一种寄托
排忧解愁的好去处
难以名状精神之地
这种意识不是天掉
也非爹妈口授结果
婴产妇能下床走路
就非要去巴扎不可
婴儿孩童置身巴扎
十七
领略五光十色盛景
等到成人自然相通
酸甜苦辣演绎世事
个个巴扎迷巴扎精
不逛不算维吾尔人
不懂不算维吾尔人
赶毛驴车春夏秋冬
坐摩托车一个年轮
电瓶三轮私家小车
跨越了半个多世纪
交通工具回放变迁
致富门路宽广厚数
十八
维吾尔人生活缩影
一幅千年风情画卷
风土人情商贾传奇
物资集散精神家园
民族经济发展缩影
传承民族文化基地
传统生产生活方式
风俗习惯民族心理
思维模式商业传统
家庭教育婚恋观念
内容广泛不可替代
价值取向研究思远
2020.8.26.于和田玉苑

作者简介:
宗克穷,笔名,清泉,1967年生,中共党员,现已退休。曾任第六师五家渠市文明办主任,五家渠市第二、三、四届政协委员,兼职第三、四届提案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在职行政管理研究生、高级政工师,新疆、兵团摄影家协会会员。现在他把全部的精力用在了诗词、歌词、摄影创作方面。目前由他创作的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歌词已有30余首,代表作有《啊延安》,古体和近现代诗300余首,代表作有组诗《昆仑之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