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青春(报告文学)
博爱人
唐茂刚是广西兴业县人社局一名普通党员,退伍军人,从2015年下半年到2021年上半年,在兴业县蒲塘镇石槐村担任第一书记。
他一当就是就是五年半,是全县第一书记当得最久的!得知他要下乡,刚生完二胎两个月的妻子发愁了:你下乡当第一书记,就要长住乡下,我一个人又要带大宝,又要带二宝,又要买菜煮饭,又要洗尿布,我怎么顾得了那么多?他想了想,给乡下老父亲电话,请老人农活不忙时,时不时来县城家中帮忙。老父亲听说他要下乡当第一书记,不假思索就同意了。家乡也要打脱贫攻坚战,老人懂,老人支持。正是有家人的支持,自己青春正当年,所以响应党的号召,第一个向局里报名下乡当第一书记。
石槐村是一个有着五千多人、十五个自然村、三十五个村民小组的大而散的村。说它大,五千多人,在县里是很大了;说它散,五千多人分散在十五个自然村里,而且,石槐村两委班子凝聚力不足、组织涣散,是县里要整顿的对象。刚走马上任,个别村干部忧心忡忡地说,我们石槐村怎么搞啊?他这个第一书记,最头疼的就是班子不齐心、缺乏进取精神!怎么搞?大家想办法,我也想办法。花了两个多月,他才完成了整顿村两委的艰难工作。
最艰难的是,如何提高村民的收入,特别是贫困户的收入,提升他们的生活水平,使他们享受到改革开放、脱贫攻坚的成果。石槐村如何发展?贫困户收入如何提高?村干部们一愁莫展。唐茂刚说,我来想办法!长期以来,石槐村与县里各镇各村一样,绝大多数村民除了种植几分田的水稻、偶尔养几只鸡外,再没有像样的产业。虽然可以解决温饱,但要脱贫致富,过上小康生活,没有产业是万万不能的。青壮劳力都外出务工。贫困户都一样,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没办法去务工。村两委将贫困村集体扶贫产业资金入股企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同时发展养猪、养鸡、光伏发电、乡村旅游等项目,使村集体收入从每年零元,提高到每年十五万元。又引进发展沙糖桔、沃柑、百香果、红衣花生和嫁接荔枝“仙进奉”等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60多户,每年户均增收1万元。
最令唐茂刚操心的,是贫困户的住房问题。县里有扶贫移民搬迁项目,部分贫困户愿意搬迁,而有的贫困户就不愿意。像碧梅塘自然村梁桂军户,经过多次做思想工作,他还是不同意申报扶贫移民搬迁项目。唐茂刚对他说,搬迁到县城生活,既解决了你的住房问题,你的孩子又是城里人了,接受的是高质量的教育,以后就有机会上大学。一户人家,有一人上大学,日后就业容易,工资高、收入稳定,你家就永远不再贫困啦!经过无数次促膝谈心,梁桂军才愿意迁移到县城“老乡家园”生活。梁桂军夫妇俩住在县城,孩子在县城读书,但他的田地在蒲塘镇石槐村里。在县城没有活干,回石槐村又放心不下孩子。他们满脸愁容地找到唐茂刚。唐茂刚安慰他们说,别急,我来想办法。其实他也感到棘手。“老乡家园”搬迁了五千多人,就业是个大压力。他躺在村里宿舍,半夜里忽然想起,他当兵时候的班长,在广东一家电器厂工作。他给班长打电话,说明困难,班长说,能不能叫这个贫困户开个专卖店,卖他们厂的产品,产品卖后再结算?第二天,他到县城“老乡家园”,找到梁桂军,跟他说了专卖店的事。梁桂军倒是动心,就是怎么找到店面是个问题。唐茂刚说,放心,我来想办法。他就带着梁桂军,满街找店面,还发动朋友圈帮忙。他的一位战友介绍了一个店面,专卖店终于开起来。晚上接到梁桂军电话说,开业第一天,卖了两万多元的货!那个高兴,感染唐茂刚也流下喜悦的泪水。梁桂军这个专卖店,还安排了“老乡家园”六名贫困人员就业呢!成了县里贫困户致富带领其他贫困户奔小康的典型!
也有既不愿意扶贫移民搬迁,自己又无力建设住房的贫困户。最急需的就是如何解决这种贫困户的住房问题。比如良水冲自然村的莫祖贤户,他一家四口人就住在旧泥瓦危房里。唐茂刚上门无数次,好说歹说,他就是不愿申报扶贫移民搬迁项目,说,搬迁了,要收回我的旧房子、要收回我的田地,我不当城里人,我只有种田的本事!唐茂刚时刻都牵挂他家的安危。2017年9月22日深夜,刮着大风,下着大雨。唐茂刚想莫祖贤家的旧泥瓦危房会不会在风雨中倒塌?他立刻披衣起床,叫上驻村扶贫工作队员一起赶到莫祖贤家。在哗啦啦的风雨声中,软磨硬泡,就是无法劝说莫祖贤搬离。看着雨水顺着泥墙哗啦啦往下淌,情急之下,他和工作队员一人抱一个,把他家两个孩子抱出危房,转移到他的兄弟家。又和他家兄弟一起回去劝说他夫妇俩立刻转移。一行人刚离开二十米,就听到“轰隆”的一声巨响,莫祖贤的危房倒了。莫祖贤和他媳妇见自己的家瞬间没了,嚎啕大哭,哭得唐茂刚一阵阵心酸。他一边抹泪,一边对莫祖贤夫妇说,别担心,新房子会建好的,我来想办法。
在村两委讨论研究莫祖贤建房问题时,最尴尬的事情出现了。大家都说,唐书记,你不应该大包大揽,啥事都说我来想办法,你怎么想办法?唐茂刚说,不是我一个人想办法,是叫大家一起想办法,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嘛。组织叫我们当村干部,就是让我们帮助群众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水平。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我们还配叫村干部吗?大家又说,我们想不出办法呀。唐茂刚理解他们,他们“工资”不高,除支书、主任有一千五百元外,其他都是几百元。而且他们也没有时间干自己的农活、打理自己的生意,5+2,白+黑,整天填各种表格,走村串户,还要应付各种检查督查明察暗访巡视巡察回头看!老实说,镇、村干部连想办法的时间都没有!后来,还是通过快捷办法申报危房改造项目,又动员包工头以成本价先垫资建房,再一个个去向扶贫后盾单位、支持单位申请支持,才在莫祖贤旧房原址上,建起了六十二平方米的新住房。2017年10月8日,莫祖贤搬入新家。他握着唐茂刚的手,热泪盈眶地说,谢谢你唐书记。包工头也感动地说,唐书记不是村里人,甚至不是蒲塘镇人,还这么热心帮助石槐村群众。唐茂刚说,共产党员五湖四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哪里有困难,共产党员就服务到哪里;不要感谢我,要感谢就感谢共产党、感谢政府!
然而,面对先进人物,总有一些杂音。有一次,唐茂刚回单位汇报驻村工作,居然听到有人窃窃私语,说什么“那么积极,还不是看在每天一百元的下乡补助”!虽然他不确定是在议论自己,但还是忍不住义正辞严地正告:共产党员是能够用金钱衡量的吗?是的,自己收入较低,至今还住在廉租房里。但这不影响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影响他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
唐茂刚并不气馁。党组织是他坚强的后盾,家人的支持更是他坚定当好第一书记、投身到脱贫攻坚伟大行动的后勤保障。一次,妻子给他打电话,说他老父亲从乡下赶来县上家中,骑摩托车摔伤啦!等他流着愧疚的泪水赶到卫生院,浑身包着绷带的老父亲却批评他:“扶贫这么紧张,你跑回来干啥?我就是擦伤了皮肤,医生包扎了,几天就可以回家帮你带孩子。别在我面前哭哭啼啼,像什么话!军人,党员,不许哭!快回村里,我这里不要你照顾!贫困村、贫困户需要你照顾!”
令人欣慰的是,石槐村2017年脱贫摘帽;2019年,所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石槐村面貌焕然一新:村屯道路硬化并安装了路灯、修建桥梁和农田灌溉水渠、建设戏台篮球场文化室等文化设施;实现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四化”并举。乡村劲吹文明风,根除了封建迷信和赌博陋习,原来胡丢乱放的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大大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的环境和条件。石槐村脱贫攻坚顺利衔接到乡村振兴阶段,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将很快呈现在石槐村群众面前。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唐茂刚是千千万万第一书记中普通的一员,是千千万万共产党员中普通的一员。正是这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为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贡献热血青春。
2022年5月19日
文/博爱人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博爱人,本名唐海干,男,生于1965年12月26日。广西兴业县人,大学毕业。熟悉热爱农村,长期在农村工作生活,现供职于广西兴业县经贸科技局。
王孝付签名售书:王孝付创作的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江南新梦》于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价58元,另加邮费10元。另有少量长篇历史小说《白衣卿相——柳永》,售价38元,另加邮费10元,处女作,安徽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首版首印;两本书一起买,只收12元邮费,合计108元;作家亲笔签名并加盖私人印章,有收藏价值,值得珍藏。欲购书者请加作者微信:18856210219或18605621367(注明“购书”字样)。或者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购买。或者点购买直接网上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