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 桃 王
作者:清泉
核桃盛产在和田
历史追溯唐王朝
玄奘取经上西天
路经啥地饥渴缠
忽遇一阵妖风迷
参天郁树显眼前
随风满地殷果实
一日三个管一天
行囊尽装有精气
通关西域到和田
只剩三枚硬圣果
人民勤劳育种繁
核桃形似人大脑
吃啥补啥益延年
外壳坚硬使器敲
肉仁白皙嚼味淖
风雨飘零数千年
一棵树大堪称王
占地1 亩半有余
粗大也要五人抱
寿星藏来真不亦
五百多年叶还茂
至今年产千斤多
一核珍卖二百钱
风雨飘摇雨打折
春去秋来稼穑艰
几度战乱谁抢鲜
民众奋起保平安
沙尘覆盖叶粘土
皮糟岁磨已光年
强暴怒火翻憎目
雷鸣电闪想摧陷
恶魔无策拂袖去
实乃高僧施法显
手鼓锁呐热瓦甫
万方乐奏有于阗
冬日参见此棵树
叶落归根伤满目
胶结大如盆缸壶
丫枝脱落归了土
树木逢春发新芽
翠绿丰茂能避暑
喜看枝条挂绿桃
微风摇曳摆优酷
他乡游人纳闷指
无花无果是啥树
南疆核桃智慧根
秀丽奇葩王者宿
玉树临风喜洋洋
熟期采收不慌张
全村老少齐上阵
载歌载舞大排场
摇摇金钱发财树
平安有福日子长
摸摸智慧殷圣果
求学择业装 锦囊
妇女抱抱核桃王
来年家中香火旺
老人拍拍圣果壳
长寿百岁更健康
丰盈千年绿野铺
区区核桃别无恙
世代繁衍生息地
守土有责屯开荒
大唐雄风传西域
文化接承洒三疆
五湖四海大家来
开发西北号角响
战马春耕陇上田
威震昆仑野苍茫
项目扶贫增收多
民族团结育圣果
2020.8.23. 于和田玉苑
梧 桐 树 王
作者:清泉
世事悠悠酒几杯
晴苍把镜独徘徊
西风吹老梧桐树
仍送新霜两鬓来
墨玉阿克萨拉依
古勒巴格村境内
其那风情独一树
维吾尔语说梧桐
树高卅胸径三米
主干胸围8.75米
树冠遮盖面1.5亩
树龄测定为千年
村邻卡拉喀什河
引水便利林网密
如烟织风光秀丽
古树巍然屹立中
为村添无限光彩
枝叶茂浓荫蔽日
生机盎然秀色餐
古树从何处引来
有人说是从印度
充满了神秘色彩
亲睹该树有欲望
信仰伊斯兰教人
视为圣树礼膜拜
地理植物学深研
金秋梧桐树叶子
像金色蝴蝶起舞
梧桐树不仅像伞
披上橘红色晚装
随夕阳西沉时刻
依然挺拔扎那里
微风起美妙绝伦
闪烁着生命之光
树枝尽情地摇摆
舒展着自己腰身
好似活泼小精灵
在树上尽情跳舞
几阵春雨洗过后
光秃秃的梧桐树
冒出了点点叶片
新生命来世喜报
烈日无情地照耀
它并不显得卑怯
饱经风霜的老人
脸上布满了皱纹
力争上游不伤残
展示旺盛生命力
梧桐树姿态万千
苍翠挺拔显俊秀
像穿绿装的军人
正为人们站岗哨
似亭亭玉立少女
碧玉树冠饰绿帽
像是撑开的大伞
为人们遮风挡雨
凤栖不在梧桐树
安得朝阳鸣凤来
西风漫寒暑悠悠
筑巢引凤情正嗨
2020.8.23.周日和田
无 花 果 王
作者: 清泉
和田县拉依喀乡
无花果树五百年
古老不显龙钟态
枝繁叶茂果实繁
新枝勃发遮天日
树冠占地一亩半
堪称无花果之王
今当属全国罕见
美丽传说无花果
西王母云归昆仑
于阗国农人祈祷
问一老跪拜何求
于阗王兴修水利
开发田畴民殷富
安居乐业感恩德
祈祷农桑茂繁荣
于阗王迁居中土
颐养千年祈长寿
西王母深为感动
施一根鲜嫩枝条
农人植其于沃土
长成一株灌生树
枝繁茂无花而果
果状如李味甘甜
农人称神树神果
商精心收取果实
干而成脯献国王
于阗王食之体壮
耳聪目明得高龄
喜得一子缘仙气
于阗国瑞祥遍地
繁衍开来成优品
聆听无花一棵树
接收远古生物码
阅读无花一棵树
追寻难忘的记忆
抚摸无花一棵树
感受年轮史文化
登上木质观景台
奇树全貌入眼帘
碗口粗群生枝杆
胖如婴儿小手臂
葡萄藤蔓似一般
横斜交错曲绕盘
沿小经绕树一周
数枝杆三十余根
密密蓬蓬浓枝叶
饱满嫩绿有果实
沉重垂弯压枝条
白木椽子当支托
高高低低密如林
乍看也有一百多
树影群落多聚生
实属遍地独一株
叹其历经五百载
每年结果两万坨
几代人管护不辍
维吾尔人树德佩
春日寻芳玉叶翠
夏暑甜蜜收果贵
此处得来精气旺
留神铸魂乐回归
植养树木以为骄
生活愿景比蜜好
2020.8.23.

作者简介:
宗克穷,笔名,清泉,1967年生,中共党员,现已退休。曾任第六师五家渠市文明办主任,五家渠市第二、三、四届政协委员,兼职第三、四届提案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在职行政管理研究生、高级政工师,新疆、兵团摄影家协会会员。现在他把全部的精力用在了诗词、歌词、摄影创作方面。目前由他创作的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歌词已有30余首,代表作有《啊延安》,古体和近现代诗300余首,代表作有组诗《昆仑之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