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和田玉石之美 作者: 清泉
玉石文化华夏文明
鉴古玉器中国内涵
石玉赋伦理道德观
儒家君子比德于玉
东汉赋玉石之美者
仁义智勇洁有五德
君子无故玉不离身
和田玉故事六经典
女娲补天天柱倾塌
九州崩裂大火燃烧
洪水汪洋昼日不息
民不聊生泱及生命
女娲炼以五色石补
挽救众生将余散落
成为当今各种美玉
见我民族对玉喜好
西王母献玉之神说
西王母居住发源地
喜马拉雅和昆仑山
向黄帝尧舜献美玉
映古人类故乡怀念
对祖先崇拜心结晶
二千年前和氏之璧
献给楚国厉王武王
厉王听信玉人谗言
曾两次以欺君之罪
砍去和氏的左右脚
和氏因璞玉诬为石
文王将美玉琢玉璧
遂以命名为和氏璧
完璧归赵因和氏璧
战国后期楚国用向
求婚聘礼赠予赵国
秦国宣称十五城池
交换赵国之和氏璧
虽名曰交换实想骗
赵国明秦国之用意
因惧怕秦不敢拒绝
机智勇敢足智多谋
蔺相如护送和氏璧
蔺相如识破秦王谋
略施小计夺回和璧
并顺利地带回赵国
秦统琢成传国玉玺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八篆字成帝王权征
弄玉传说神仙佳人
乃秦穆公之长女也
生时有送碧色美玉
到一周岁生日之时
宫中摆赏珍珠宝石
其女独抓此玉玩舍
因其事起名为弄玉
弄玉长成姿容绝世
聪明能干善于吹箫
不用乐师自成音调
穆公令匠剖玉成箫
弄玉吹之声如凤鸣
穆公宠爱修筑凤楼
欲为其女寻求佳婿
而引出了吹箫引凤
招得乘龙快婿是也
宋国官员子罕辞玉
廉洁清正百姓爱戴
一日乡民璞玉诚达
说价值千金之宝玉
原委乡下盗贼蜂起
难免遭劫杀身之祸
献玉则既表示敬意
又可免己杀身之祸
子罕于是安置此人
派人督察加强缉盗
命玉工将璞玉打磨
色质晶莹光泽柔和
世上少有千金宝玉
子罕命人将玉卖钱
交献玉人回乡安宁
子罕辞玉廉洁佳话
和玉古称昆山之玉
光绪九年命和田玉
主成分钙镁硅酸盐
颜色分红白黄墨碧
玉杂质少丰润细腻
软玉紫外线的照射
呈荧光惰性不发光
硬度一般6至6.5间
诗词宝库异彩奇葩
玉石文化光芒瑰宝
相映生辉相得益彰
历史长河共同演绎
和田玉以温润而泽
缜密以粟独特质地
自古以来文人喜爱
笔墨诗词流传至今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唐代诗人王翰眼中
处处长满香甜葡萄
和田玉雕刻的酒杯
夜像夜明珠发光亮
夜明珠神秘而美好
留给读者无限遐想
良玉假雕琢
好诗费吟哦
宋代诗人戴复古笔
和田温润无暇美玉
只有反复雕琢之后
展现世人为之惊叹
温润剔透的和田玉
玉雕大师赋予情怀
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诗仙人李白的笔下
世界美好成为酒时
气度超群的组合品
散郁金香兰陵美酒
玉碗色泽琥珀清莹
喝起来才醇香迷人
俯饮一杯酒
仰聆金玉章
唐朝韦应物的笔下
躬身饮下醇清美酒
抬头聆听吟诵金玉
生活惬意醇香美酒
温润无暇和田美玉
绮丽婉转精美伦唤
精美细玉真假可辩
上手掂极具分量感
玉石同等大小要重
手搓手感细腻润滑
清水滴在玉石上面
成露珠状久不散开
则玉石密度比较好
把水滴抹开整体湿
干燥时有无通透感
光照透视观看色质
玉体如脂精光内蕴
光泽蕴含里不张扬
无论白青黄墨碧色
均温润如肥物所染
翡翠水头和玉油头
多数微透或半透明
若光线穿透且均匀
钢刀锯条利器刻划
若无白痕则密度够
用放大镜观看表面
大小不均凹凸汗孔
自然状态绝非人为
轻轻敲击清脆悦耳
舒扬致远称钢板料
小心赏玩精心养护
籽料细腻油润光泽
定期清洗气灰汗脂
炎热夏季分泌物多
将玉石放入清水中
用软布软毛刷轻擦
玉石取出白布擦干
爱不释手物美务赌
佩玉挂件柔软布抹
镶有钻石及红蓝宝
祖母绿等宝石首饰
用干净的白布擦拭
和田籽料怕撞怕摔
硬度虽高也怕撞击
导致玉破裂留痕迹
破内部结构造暗伤
长期高温阳光暴晒
受热膨胀破坏结构
失去质地的坚韧性
注意保持适宜湿度
玉质靠湿度来维持
缺少温度亮度失去
防止籽玉化学反应
避免籽玉物质接触
常见酸碱试剂香水
做饭取下以避油烟
同理洗浴籽玉取下
籽料不佩戴收藏好
清洗干净软布包裹
置入盒中妥善保管
避免内部水分散失
好在玉面涂上石蜡
辨玉先辨石论诗先论格
诗家体固多文章有正脉
2020.8.25. 于和田玉苑

作者简介:
宗克穷,笔名,清泉,1967年生,中共党员,现已退休。曾任第六师五家渠市文明办主任,五家渠市第二、三、四届政协委员,兼职第三、四届提案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在职行政管理研究生、高级政工师,新疆、兵团摄影家协会会员。现在他把全部的精力用在了诗词、歌词、摄影创作方面。目前由他创作的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歌词已有30余首,代表作有《啊延安》,古体和近现代诗300余首,代表作有组诗《昆仑之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