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汪广仁教科文平台】



《战争下的和平》导读(151)
原著:鲁 岱 导读:汪琪铃
【名家推荐】
汪广仁2023年10月4日推荐语——《<战争下的和平>导读》值得深读:知道了小说《战争下的和平》,更有“导读”的成功。这部长作品,挑灯的是中国历史,点亮的却为当今世界的反战争。因而,我不得不说,《<战争下的和平>导读》本,只要你细读、细想、细研,就一定会说:“历史与现实,果然龙套!”还会说:“社会与战争,需要反省!”我汪广仁推荐这部作品,盼天下和平,愿世人幸福!
(注: 汪广仁,博士、教授、国际教育研究院院士,曾受主席胡姓锦涛接见,是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校园作家,为中国清华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等多所世界名校客座教授,长篇史实性半传体小说《赤水河上的仁梯——汪广仁》、三十八集电视连续剧《仁梯汪广仁》、歌曲《汪广仁》等有记述)

【导读】
上第150章《山风吹拂脚力》,写到枪口与爱人吴兵在山地上劳动。
这第151章《锦囊里的记忆》,写故事由诸葛亮的锦囊妙计过渡到1924年12月17日,孙中山给蒋中正两个锦囊妙计。其中的第一个就是“外犯守长沙”。可惜这个锦囊早已被蒋介石自己给毁了,幸好,那5个字蒋还记得。蒋介石住在湖南省南岳衡山白龙潭上的圣经学校内,想到日军即将攻占长沙,思绪万千,睡不安稳,还梦见一只乌龟在天河水中奋游击浪,“哗啦啦”的将天河水搅得直响。1938年11月25日,蒋介石在白龙潭圣经学校内主持召开南岳军事会议。会议对于中日军队在战争中的优劣之处,作了评判,同时,整理和整顿军队,实行军事方面的改革。蒋介石还记起了孙中山的遗嘱:“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
我们来看看作者如何写吧:
杜甫的诗《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公元759至766年间,中国诗圣杜甫居住四川省成都城内。期间,他出城外柏树林内昭烈庙西侧,观看了诸葛武侯祠,顿抒感慨,提笔写下了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蜀相》诗。全诗表达了杜甫对诸葛亮才智品德的崇敬和功业未遂的感慨,熔情、景、议于一炉,既对历史于以评说,又有对现实的寓托,在历代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中,堪称绝唱。
诸葛亮一生成功使用过3次锦囊妙计。第一次是在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这个事件上。当时,刘备、诸葛亮趁着曹操赤壁之战失利,大势扩充地盘,偷偷占领了荆州大部分地方,引起东吴孙权不满。于是,孙权派鲁肃向刘备讨还荆州,被拒绝。周瑜就向孙权献计,和刘备结亲,假意把孙权的妹妹许给他,想把他骗过来囚禁。诸葛亮识破此计,并将计就计,让刘备只管去,且安排赵云依计同行。结果,刘备等人依照锦囊中的计谋行事,私会乔国老,智激孙夫人,再气周公瑾,最后使得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第二次锦囊妙计用在北伐大战司马懿时,诸葛亮派魏延、王平将领迎击魏将张合,然后又给了姜维、廖化二人一个锦囊,让他们于十分危急时打开观看。结果,姜维、廖化依计而不去救援被围困的王平、张翼,而是跑去袭击司马懿的大营,魏军大乱,战局得以扭转。诸葛亮最后一次使用锦囊妙计是他临死的时候,给了杨仪一个锦囊,交代说,魏延必反,待他反的时候,就把这个锦囊打开看。后来,魏延果真造反,杨仪用了锦囊中的计策,魏延被马岱杀死。
笔锋回转,记忆尤长。故事换主线,战事从头来。这个《长沙保卫战》的大故事情节链,还得从本书第53章《秘语传权》说起。
1924年12月17日上午,地点是天津市日本租界的秋山街张园。孙中山与蒋中正共用早餐之后,在孙中山的卧室,两个人长谈甚好,还颇似投机,而且,蒋中正表现得十分忠诚。谈话至最后,孙中山从床边书柜内取出来一个小匣子,并从里面拿出了两个牛皮纸信封子,交与蒋中正。这两个信封的封面都明明白白的写了文字。第一个信封上的字是:“十四年后开启观看”,第二个信封上的文字为:“二十一年后拆开执行”。这是孙中山套取“二七”与“三七”之神数而推演出来的“铁板神数”锦囊!因为,蒋中正是1887年出生的,也许他离世的时间仍然会含有一个“七”字(蒋是1975年去世的)。至于锦囊中的内容,也许更神秘,或者与其本人的身体、出生时间、出生地、离世位置、脑袋瓜子什么的皆直接关联。或者,作者猜测,这些可能都是中国最神秘的命书《铁板神数》中之入算元素。
蒋中正收到孙中山给他的锦囊之后,当天上午11时许就离开了天律。可是,半路上,蒋中正支开警卫金佛庄,自个儿拆开了孙中山给他的锦囊。当他拆开第一个锦囊观看时,见小纸条上端端正正的写着5个毛笔小楷字:“外犯守长沙”,没有标点符号,也无落款、日期什么的旁文。当时,蒋中正发愣:“这十四年之后会发生什么事呢?谁也不知道!即便是神仙老儿也不是什么先知先觉的!嗯,是的,据说神仙有时也会发困的。再者,长沙市不是明摆着在那儿吗?好端端的,为什么要我守长沙呢?嗨!不懂,不懂!”
14年的时间即将到了,孙中山先生也已经远离我们快14年了。我们还真的想念伟人孙中山喽!
就在这一日晚上,蒋介石独自一人,在湖南省南岳衡山的古镇西侧白龙潭上的圣经学校一处卧室里,睡不安稳。他的思想情绪在激烈的掀波:“自从首都南京失守,中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转移到了重庆,而军事中心则坐镇于湖南。因为,湖南省是保障西南地区安全的门户,故国军就是要以这湖南的特殊地理位置而与日军对峙。当然,选择这衡山立足,是效仿曾国藩与太平军湘阴作战失利而在衡山练兵以图重整旗鼓的训例。另外,南岳衡山亦有 ′ 南天门 ′ 之意,入之,可主天地。”
衡山,又名南岳、寿山、南山,主体部分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衡山县和衡阳县东部。据战国时期《甘石星经》记载,因衡山位于星座二十八星宿中的轸星之翼,“变应玑衡”,“铨德钧物”,犹如衡器,可测衡物,可称量天地,故名衡山。衡,如秤杆之称量、度轻重也。衡山的主峰为祝融峰,海拔1300.2米,是道教和佛教之共享圣地。其环山有寺、庙、庵、观200多处。衡山是上古时期的君王唐尧、虞舜巡疆狩猎、祭祀社稷之处,还为夏禹杀马祭天地求治洪水方法之圣址之地。衡山山神,便是民间崇拜的火神祝融,他被黄帝委任以镇守衡山、教民用火、化育万物之职。祝融死后,葬于衡山赤帝峰。后来,祝融被当地政府与人民尊称作“南岳圣帝”。
夜已深了,蒋介石依然没有睡意,他还在为国家丧失了武汉而深感悲哀:“这场大战,从安庆失守算起,到武汉失守结束,我军与日军的战事长达4个半月!这场战争以广大的长江中下游地域及黄河流域为战场,包括江西、安徽、河南、湖北4个省份。其中,日本投入12个师团,前后补充数次,人数达40万之多。在这场大会战中,日军死伤近10万人,加上病患者计15万人。中国军队投入的兵力有120多个师,伤亡达25万人。武汉会战,是中国近、现代军事史上第一次在如此广阔的地域上,调度如此庞大的军事力量协同作战。”
不知过了多少时间,蒋介石才慢慢的进入了睡眠状态。可是,人还没有睡多久,就蒙蒙眬眬的见到了一只乌龟在天河水中奋游击浪,还“哗啦啦”的将天河水搅得直响。看着在这天河里的波涛之中,那只乌龟畅游的自在、劲挺,并一直朝着南天门方向飞游过来。蒋介石观美的入神、动情,还似乎在为乌龟鼓劲助威喽:“加游,乌龟。加游,乌龟!”可是,蒋介石仅仅是眨了一下子眼睛,乌龟便由天河爬出了南天门。这时刻,已是晌午。当乌龟穿过南天门而进入广袤无垠的天空时,突然间,晴天霹雳,暴雨倾盆,十二级台风刮得江洋湖海巨浪掀天。正值天下一片汪洋之际,这只天龟,不,是一只秃头天龟,睁开一双敏锐的大眼,调整好天龟行空的方向,在雷雨中,直行,直落,犹如自由落体一般,一头钻进了龟脚下的湘江江水!顿时,这恢宏磅礴的湘江,江水翻涌奔腾,掀起惊涛骇浪。片刻,这只水龟,在滔滔江水的中心位置,摇身一变,变生出一条巨大的白色蛟龙!从天穹望去,这只巨型蛟龙,生长得与人类传说的天子真龙一模一样,只是头上没有角。这时刻,暴雨还在淋,狂风还在刮,而且,天昏地暗,电闪雷鸣,到处都是惊恐、惊吓。又不知道过了多少时间,海水突然的没了,湘江也干涸了,原来的那一条巨龙,也不在海里,也不在江里,而是变成了一只秃头大乌龟,躲藏在一堆沙土中!这时刻,风也停了,雨也住了,天空放晴,万里江山一片艳!又不知是什么时期,高天再度变化,从远方飘过来一队人马。朝头顶看上去,顿知这是一支武装到牙齿的天兵天将,而且,个个张牙舞爪,人人弄刀弄枪,简直是凶残无比!片刻,这一队人马,直降直落,直奔这一只秃头乌龟袭杀过来。殊不知,这只乌龟深深的潜藏在泥沙中,刀枪不入,炮火无摧。尽管地面上,兵器如云,铺天盖地,可这一只乌龟偎稳在沙土中安然无恙,还无惊无恐,可谓“沙龟入海渔叉废”!恰在这时候,怪事发生了,那些无恶不作的天兵天将,不知何故,倾刻间,喊爹叫妈,伤亡过半,再也无力的继续作恶了,只好缩回到了天庭。这时候,乌龟从泥土里慢慢的爬出来,还仰天大笑:“哈哈哈。我还在这里呢!你们这一群域外兵寇,犯我即亡,触沙便败!”乌龟笑完、咒完,再度仰视天空,忽见从南天门飘过来一只仙鹤。鹤背上坐骑着一个人。看上去,这个驾鹤的人还眼熟呢!然而,睡梦中的蒋介石也甭管驾鹤的人是谁,他只是面对南天门方向大喊一声:“大中华是我的祖国,不允许任何外部势力侵犯!”喊声刚刚断尾,就见从驾鹤人的手上飘释下来一张小纸条。这张纸条不偏不斜,正正儿的砸中乌龟的秃头!乌龟也没惊恐,也没叫奇,只是自然悠得的伸爪一取,纸条便被获之。乌龟张眼一瞧,原来纸条上写有5个金光闪闪的文字。乌龟轻声一读:“外犯守长沙”!“啊!”乌龟突然一声惊叫:“这不是我最敬爱的孙中山总理留给我的第一个锦囊妙计吗?原来如此。原来如此!”睡梦里的蒋介石一下子醒觉了过来。
读者朋友们:这个故事编著的优美,也妙奇。其一,照应了前述的第53章《秘语传权》内容,更为这个《长沙保卫战》的大情节链“开门见妙”。其二,交待或塑造了两个历史传奇人物孙中山与蒋介石。孙中山是一只仙鹤,与第一卷中的第7章《月挂黄鹤楼》照应;蒋介石是一只“乌龟精”,与民间传说契合。其三,将孙中山的谋略与历史上诸葛亮的“锦囊妙计”比美,不失阅读一趣。当然,还有作者的“自圆其说”,即套取“二七”与“三七”之神数、“铁板神数”等。果然是“假作真时真亦假”!
我们来继续看看作者如何写吧:
睡醒之后的蒋介石,不但没有失去睡意,反而更加顺脑子安梦了。期间,他只对自己说了两个字:“睡觉!”真的,蒋介石没有追逐梦境,更没有兴奋惊奇什么的,丢出那两个字之后,眯眼便睡,不一会儿工夫,就又进入了深度睡眠。唉,一般的人是梦完追梦,还可能影响再睡,而这蒋介石却是好梦好睡,不追枉然!是的,这个夜里,蒋介石一觉睡到大天亮。几天过去,蒋介石在这里主持召开抗日战争以来的第一个重要会议,即南岳军事会议。
1938年11月25日,清晨,蒋介石起床得很早。然后,走出卧室,依照生活习惯及自创的一套早操,实行一番身体锻炼,也上劲,也自然。更是神情爽朗,操态匀和。这时刻,东方还是刚刚露红,一团美丽的彩云飘浮在高空,还似乎在与昨夜的阴霾较劲。片刻,彩云团仿佛伸出一只手,招呼红日快快的升起来。倒也真怪,看那东边地平线上的一串红云正在探头仰望,还好像与天空中的那团彩云团窃窃私语,以致摇红传声!嗯,启明星站在云头上,这时刻也想着去凑凑天庭热闹,光亮光亮的,舍不得回家休息。再看看这片彩云团,与从地平线上率先放射出来的红霞以及流连忘返的启明星,三者强强联手,各自使用不同的色光驱赶着黎明前的阴暗。很快,那一波又一波的原本满天的阴瀛杀气,一下子被这三股天庭正道上的合力,扫之一尽,不留残胁!阴邪败阵之后,大天空的正气占据了晴朗的广宇。红日喷薄而出,人间又是一片大光明!
蒋介石的晨练也完成了。他健步的回到宿舍,准备早餐,准备召开“南岳军事会议”。
这一日上午8时30分,南岳军事会议在这所衡山白龙潭上的圣经学校内如期举行。会议由蒋介石主持,集有两个相关战区的将领和陆军一级上将“老虎仔”薛岳等200多人。会议开幕时,蒋介石首先对抗战时期的划分作了说明:“以前,我们把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陷落,近5个月的时间,为第一时期。从鲁南会战到徐州撤退为第二时期,保卫武汉是第三个时期。这种划分已不恰当。应该将从卢沟桥事变到武汉、岳阳失守为抗战的第一时期,其后则为第二时期。在第一时期中,中国处于守势防御;进入第二时期后,日军力量已涉极限。因此,中国开始步入转守为攻、转败为胜阶段。”
会议中,对于中日军队在战争中的优劣之处,蒋介石作了评判。他认为,日军具有如下特点:(1)勇往直前,誓死达成任务。(2)忍苦耐劳与中国军队相似。(3)贯彻命令的精神已成习惯。(4)忠群爱国已形成认同感。(5)擅长搜索情报。(6)战斗纪律极严。同时,蒋介石还指出:“我们的军队有SE大耻辱。”比如,阵亡官兵暴尸战场;伤病员无处收容;不能防止士兵逃亡;军行所至民众逃避;谎报军情;逃避责任;不能贯彻命令等。
南岳军事会议的目的是整理和整顿军队。在军事方面改革甚多,对武汉失守后军事委员会的战略指导也有重大影响。诸如: 重划战区,减少指挥阶层,设立桂林、天水行营,设立战地党政委员会,整训军队,战略战术指导上的重大变更等。
有诗《减字木兰花 · 南岳军事会议》记史:
大江东去,武汉军情惊国主。集会衡山,军事修偏布势谈。
训军调队,减官裁级行营卫。战略从优,转败为赢起岳侯。
又过去了几天,蒋介石终于找到了一个难得的清闲机会。这是一个早餐后的时间,蒋介石独自一人坐在一个小阳台上,悠然自适的晒太阳。是的,这入冬以来,天气转冷,刺骨的寒风,连续袭扰江南,使得气温总在零摄氏度上跑冰!嗯,蒋介石感觉已有许长时间没有体尝太阳的直射了。这老天爷,要么下雨,要么阴天,最好的气象条件也只有多云。然而,今天,却是高空放晴,阳光万里,一团热喷喷的日球,将暖洋洋的光线,洒在高山上,洒在江湖中,洒在衡山古镇白龙潭上的圣经学校内,还让阳台上的蒋介石暖煦煦的一片温馨怡人呢!这时刻,蒋介石拿出来一个小匣子,这是他从屋里随身带出来的,想趁闲而好好的斟酌一番。他轻轻的打开匣子的盖,取出里面的一块小绸布,布上写有文字。是的,他记得,这文字是孙中山先生临终前的口嘱,由宋子文手书,时间是1925年3月12日下午。口嘱的内容,他早已清楚,但今日他想拿出来再度研究。他轻轻的读着遗嘱:“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
蒋介石端着这一块绸布,久久不能平静。他不是在想这个遗嘱的内容,也不是在想当时在场的汪精卫,于以后的日子交这个匣子给自己,他是在想,这之前,孙中山私下里送给他的那第一个锦囊信件。这个信件,包括信封与里面的纸条,被他早就毁了,扔了!幸好,或许是孙中山先生知道蒋介石的品性,纸条上的文字仅遗交5个,还让他好记忆,不易忘。是的,对于那5个字,蒋介石至今还记得很清楚:“外犯守长沙”。今天,蒋介石对这一个锦囊特别的感兴趣。是啊:“当下,或者说,武汉失守之后,日军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攻占武汉的南邻省城长沙市了!”这可不是一件小事,这或许是又一个小南京!蒋介石不敢怠慢。此时此刻,蒋介石的心里甚是恐慌!几天前,他得知了一份可靠的情报,说:“日本大本营已将国民政府视为一个地方政权。因为,国民政府已丧失中原,逃窜内地,失去了主要水陆交通线及丰富资源和居民之大半。我方若适时采取措施,加速其内部崩溃过程,至少使之成为一个地方政权当非难事。故从战略上看,可以这样说,帝国已经摧毁了抗日的中国政权。下一个阶段为实行政略进攻,以抵于成。或者说,已经到了可以扶植我日军卵翼下的傀儡政权之时机。”
蒋介石手上端着“唤起民众”的遗嘱,脑子里悔恨自己撕毁了“外犯守长沙”的锦囊,心中愤怒日本人藐视国民政府的声明、通告。三件事情汇箭攻心,这让蒋介石似乎有点儿乱了阵脚!可是,这个时刻,蒋介石显得泰然自若,并没有慌张。于是,他又朝着那一份“唤起民众”的孙中山临终前的遗嘱,张眼细看,还小声的再度阅读:“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之后,自言自语:“嗯,孙总理的遗嘱自然伟大,可这宋子文的亲笔字也写的真好,堪称为书法一美!另外,也感谢汪精卫将这一份遗嘱转交给我。这很好,让我……不,不,不好!”蒋介石突然地大叫一声:“这,这,这个汪精卫,汪精卫!”
读者朋友们:这一章几乎都是在写蒋介石。有几个要点值得史记。①“外犯守长沙”的人间传说,已被作者提升为“史实”,还颇见韵味。②蒋介石的本性是不差的,为国,为民,抗外。至于其他的品性,如独裁,狡黠,排除异党等,另当别论。③战长沙,史上主颂薛岳,但蒋介石亦功不可没。这一章是“战长沙”的开篇。④孙中山先生的各种遗嘱,包括史记与传闻,都很伟大。这反过来史证,在中国历史上,孙中山比蒋介石伟大多了!孙中山与毛泽东都是世界级伟人,而蒋介石不是。伟大者,评自于对人民的贡献!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章分解喽!

【作者汪琪铃附言】
飞兔乘龙——我导读《战争下的和平》
读者朋友们,你们是龙的传人,是《战争下的和平》亲爱的帝者!
这兔年的天空,异彩纷纭,飞字前头文已序,只待君来早!
是的,在我第一眼见到《战争下的和平》时刻,猛然想到了:这作品像谁?给谁?
翻览了简介,品味了字文,章章句句静淌着一种典雅细流,洗人心懒。于是,有了一种萌动……嗯,是应该分享,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部作品,传承这部作品……
本来,导引方式可以万千,不拘一格,可我偏编儿的要告诉朋友们:峰岭能飞兔,文海可乘龙。提着一颗善良的心,游离于章里卷间,便是《战争下的和平》!
看看每一章,拥有五六千字,不长也不短啊。故而,有了承上启下的“章导”。不过,中途也应该设置个驿站,让龙们歇歇眼神,是为文中“点缀”。喝彩并非无原则的,有则颂之,一两处都行,链接朋友们的愉意,彼此胜出。
开章刹曲藏迷诱,引后连前总是圆。
有人说,这岂不像或含古典名著风味了吗?嗨,这是一个“辣喉舌”问题,答案还是让读者朋友们去品评喽!
另外,还请诸君近距离知道“天缘三色”:
(一)《战争下的和平》导读本,至少有如下三大全新点:
其一,历史小说创作,采用虚实两条主线叙事;
其二,每一章五六千字,穿插二三处导读;
其三,文中嵌入画龙点睛式诗或词或曲等。
(二)《战争下的和平》导读本,至少有如下三大全新主张:
其一,创建三美主义:尊重强者,扶持弱者,共同享受生命;
其二,确定:战争状态下,和平不能成立;
其三,好战和依赖战争是人性的弱点。
(三)《战争下的和平》导读本,至少有如下三大写作特色:
其一,有丰富的肖像描写与景物描写;
其二,虚构人物的名字与其在故事中的角色基本一致;
其三,历史人物与事件都是在真实的基础上予以运笔。
这里,我还提出一种“战学”研究概念,其内容含六大板块:战事学,思想学,人物学,艺文学,史今学,著导学。已有愚意,暂惧露笔;导者心绪,纳智笃行。
这里,我及原著作家鲁岱老师携手拱谢所有关心和支持《<战争下的和平>导读》事业的尊者、同仁之指导或厚爱!

【原著作者简介】
鲁岱,男,原名鲁仲强,湖北省大冶市人,高级中学退休教师,中国半朵文化馆研究员,湖北省《荆楚风韵》杂志社副社长兼主编。主要著作:一部120余万字的三卷本历史小说《战争下的和平》及由天才女作家汪琪铃导读的140余万字的《〈战争下的和平〉导读》,一首2万余行当代神话散诗《太阳韵》及由此改编而成的38集同名剧本,一部78万余字乡村振兴小说《黎明诗韵》及由此改编而成的56集剧本《五粮天》,一部与第二作者汪琪铃合写的23万余字半传体小说《赤水河上的仁梯——汪广仁》及由此改编而成的38集剧本《仁梯汪广仁》等。创作发行了歌曲《我真的看到了》《汪广仁》以及春晚押尾曲《难说再见》。本人学味浓,付出多,收获少,但甭管绿肥红瘦,进取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联:13477739786。
《中国教育科学》常年征稿(https://mp.weixin.qq.com/s/4jqxo5QDh259YPV0VGAqWQ)

上官海棠演唱《汪广仁》(https://v.qq.com/x/page/y35042uyhau.html)


中视剧《仁梯汪广仁》(https://www.toutiao.com/video/7205573104784179751/?app=news_article×tamp=1733036522&utm_campaign=client_share&share_uid=MS4wLjABAAAABbOAlUHq-B1Cuy_HoBZToKmlW9juwoogpdEc-_8NtW5zclfVmCTiWTpypZ6AS9W_&wxshare_count=2&tt_from=weixin&utm_source=&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share_token=a80b31d5-236d-42b4-8c22-81c00c369295&source=m_redirect)
【本期责编:汪忠堂 上传:林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