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山醉菊石刻园解说词
文/李连科
鞠国栋先生在青云山筹建“醉菊石刻园”介绍:
南下干部,抗日老兵安丘人鞠国栋先生,十四岁参加革命,十九岁随军南下。曾任上海市南翔特别市市长。他一生,从军、从政、从企、从文。是全国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上海市楹联学会副会长,全国诗词年鉴总编,著名的收藏家。他老人家将毕生收藏的大部分藏品无偿捐赠送给了故乡安丘市政府。安丘市政府为了纪念鞠国栋先生对故乡文化的大力支持,特在青云山民俗游乐园建有醉菊石刻园。为了便于广大游客观摩、学习,我根据醉菊石刻园内镌刻的诗词歌赋与对联,就各种书体的文字内容介绍给大家!
尊敬的鞠国栋先生、徐美芳夫人,各位领导、来宾、朋友们:
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醉菊石刻园,醉菊石刻园是为了表彰乡贤鞠国栋先生为家乡建设所做的杰出贡献而修建的文化园林工程。由安丘市文广新局、旅游局、博物馆和鞠国栋先生的特别委托人原市文化局局长李连科先生联手打造。
鞠国栋,1929年出生在我市石埠子镇石埠子村,他少小离家七十余载,多年来,在外从军、从政、从文,功业烂照,德被四方,是家乡人的楷模和荣耀。先生虽身处异乡,却时时情系桑梓,时时牵挂故土,时刻关心支持家乡建设发展,先生将凝聚了毕生心血的8大类珍贵藏品慷慨捐赠给家乡。为了表达他对家乡文化事业所做出的贡献,特在青云山风景区辟地20余亩建设石刻园,以表其昭昭赤子之心。
醉菊石刻园坐落在我市著名的AAAA级景区一青云山民俗游乐园内,东临齐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西临筠石园,西大门外为全市最大的市民文化广场,游人掎裳联袂,络绎不绝。园内共112方风景石,均是从青州、临朐、沂水、五莲、平邑等地精心挑选收集而来的,园内石刻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鞠国栋先生撰写的诗词、楹联,镌刻在四十多方风景石上;第二部分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周谷城、朱学范等领导人为鞠国栋先生撰写的书法和诗词、楹联;第三部分是全国著名文化名人,如楹联泰斗、全国著名诗人、书画家马萧萧,全国楹联学会会长孟繁锦,全国诗词学会会长孙轶青,副会长梁东,中国书协原主席沈鹏、书法家欧阳中石,上海市著名画家刘旦宅等;第四部分是安丘籍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为鞠老敬录的楹联诗词。
“醉菊石刻园”的“醉菊”就是取自鞠先生的斋号醉菊斋,园名由全国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题写。“醉菊石刻园”内集书法之大成,其中书法形式有:行、草、隶、篆、楷、甲骨、金鼎、石鼓等。它是山东省境内唯一的一处集诗词、楹联、书法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广场”,是广大书法爱好者学习诗词、楹联、书法的研究基地。“醉菊石刻园”是安丘青云山民俗游乐园内最有文化内涵的一座露天的、有极深文化内涵的书法、诗词、楹联博物馆。
现在请随我入园,这块高大的石头是由我市著名的楹联专家潘洪信先生撰文、中国书协会员逢春伟先生书写,上联是“浮生戎马,亲情最是乡情,故里深情成梦海”,讲的是鞠先生过去戎马一生,对家乡的情节念念不忘;下联是“落叶归根,心愿终从意愿,东篱文苑结云山”,最后鞠老完成心愿,将他的藏品捐献故乡,留给后人学习纪念。
这幅作品是鞠先生对家乡的总结描述,他亲自撰联,请中国楹联学会主席孟繁锦先生题写的,上联是“仰高贤,瞻公冶,义重情深,人文圣地”,公冶长是孔子的女婿,在安丘石埠子镇讲学,鞠老的家乡就在公冶长书院附近,那儿培养了大量的学子,从小鞠老在那里上学,一对那儿有深厚的感情;下联是“通渤海,接青云,山明水秀,齐鲁桃源”。青云山是明成化年间,安丘知县陈文伟所作《总咏安丘八景》诗中的景点之一。诗曰: “汶水澄清绝点埃,牟山拥翠夕阳开。印台月色依依见,牛沐钟声隐隐来。碧沼有龙通渤海,青云作院拟蓬莱。灵泉细吐珍珠颗,古墓山川取次裁。”后来安丘市委市政府重视旅游业,修建了青云山民俗游乐园,将青云山修建的山明水秀,成为齐鲁桃源。这幅楹联包含了安丘的古代文化、现代文化和现代景点,同时展现了鞠先生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文革”期间鞠老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上世纪七十年代大多数人都平反了,而他却继续遭受迫害,于是他写了一首七言绝句寄给了叶剑英委员长: “横戈南北鬓生丝,囹圄莫须有罪辞。壮志久遭妖害困,梦魂常向战场驰。喜闻四化催征鼓,愿为九州添彩姿。四害虽除留毒在,重披甲胄待何时?”短短的八旬诗概括了一个革命老将所受到的迫害,描述了一个革命干部得不到平反、四害虽除留毒还在的处境。叶剑英委员长收到信以后亲自批示,请时任中组部部长的胡耀邦处理,终于得到平反,这首诗也是鞠老一生丰富经历的写照。
大家请欣赏这幅作品:“清风明月眼前景,白雪阳春宿世缘。"这是由楹联泰斗马萧萧双书,上下联分别写作者的追求和情趣。宿世缘,化用唐王维的诗《偶然作》中的诗句“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句意。对鞠国栋先生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块石头为什么画一批奔腾的马呢?这是有缘故的!这匹奔腾的马是由中国楹联学会原会长,中国楹联界泰斗级人物马萧萧先生为鞠老所画,赞美他这种精神,并写道“国栋乡兄嘱画赤兔马,试为之”,鞠老后附楹联一对: “追风干里足,昂首九州春”。 这幅作品在多地展览,见证了鞠老和马老一生的深刻友谊。
这块石头也是比较重要的石头,鞠老终生爱好京剧,特别是喜欢梅兰芳和周信芳二位大师,1994年,在二位大师诞辰100周年之际,鞠老写下了这幅长联,上联是:“七景高唱、声传中外、姿妙格清、宋士杰、文天祥、打严蒿、追韩信、徐策跑城、华容道、明末遗恨、海瑞罢官成绝技”;下联是“三系宗师、誉贯古今、人纯品正、穆桂英、梁红玉、盗仙草、抗金兵、贵妃醉酒、牡丹亭、霸王别姬、装疯修本戏平生。”联语赞颂了梅、周两位戏剧大师的人品和艺术成就,其中分别嵌入了两位大师各自擅长的八个剧目,颇具特色。他认为艺术同源,诗词、京剧、书法相互辉映,共同摆到艺术的角度研究。他说,艺术是永无止境的,要借鉴其他艺术门类的长处来取长补短。
这是鞠老写的一幅作品,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朱学范先生看到这幅作品后感觉非常好,便亲笔给他写了下来。这也是鞠老和有关学者、领导友谊的见证,这些珍贵的纪念永远留在了我们安丘。
这是上海市著名画家,陆俨少大师赠给鞠老的一首诗:“季布平生重然诺,惟公道义接前修,岁寒几枝迎霜雪,里社萧萧万木秋。”季布,是秦朝末年楚国人,他为人狭义好助,信守诺言,民间流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谚语,陆俨少评价鞠老是一个像季布一样“一诺千金”的人。
这块地图的形状非常像中国地图,我们请鞠老写了一个“梦”字,刻在这块石头上,寓意早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下面这些小石头代表着祖国的海南岛、台湾岛等诸岛,也祝福祖国早日实现统一。
这是第一个园子中比较有特色的几幅作品,现在请大家移步参观第二个园子。
毛泽东主席诞辰100周年时,鞠先生写的绝句十六首,
(一)
风雨如磐拨劫灰,神州暮地一声雷。
南湖灯塔光芒处,大浪淘沙起杰奎。
征途忽向右倾斜,多少义雄血染沙。
渺渺前程何处是,燎原星火遍天涯。
腥风血雨遍中华,慷慨书生枉自睇。
运筹帷幄破围剿,纸上谈兵枉自豪。
谋划奈何差一着,井冈血洗马萧萧。
(二)
群龙无首业难成,遵义城头论纵横。
不是一人能领导,天公岂许写长征。
恶风狂雪太骄横,草地无边神鬼惊。
任是苍龙尤暴虐,驰驱万里有强兵。
流冠英豪不可凭,开疆建业细经营。
延河高塔与贤地,一片军民鱼水情。
凶邻恶寇动刀兵,炮火偷袭北大营。
更见卢沟血流更,九州抗日结同盟。
(三)
一篇抗战论持久,正谬释疑同对仇。
不见纶巾羽毛扇,高歌决胜八春秋。
大物庞然岂自量,逆天灭性笑猖狂。
三年算尽卿卿命,百万雄师过大江。
不传人言分半疆,江山一统到南荒。
宜将胜勇追穷寇,兵法从今添几章。
黎庶翻身意气扬,千年水火九迥肠。
沧桑历尽三山倒,百万农奴喜若狂。
(四)
不信皇天不传神,降龙伏虎世称尊。
横眉冷对崇洋事,正气凛然民族魂。
莫道都城大染缸,青山子善枉断肠。
朱砂一笔千钧力,廉政清风万古香。
诗圣诗仙自不多,谁骑战马浸吟哦。
曾作阵地进军号,并得雄词百代歌。
摸着石头过大河,无穷感慨说蹉跎,
千帆绕得礁岩去,知否前舟风险多。
这十六首诗书写了毛主席的巨大功勋,足见作者对毛主席的无限深情。镌刻的时候用形似两扇大门的形式表现出来,采用汉简的形式,用鞠老的书体敬写。中间这块石头是毛主席的一句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由毛体书法家许振悦先生书写,这是第二个园子里比较重要的内容,也是鞠老对领袖毛主席一种深厚感情的展现。
这块石头寄托着鞠老对家乡的感情,鞠老从青岛归来后参观景芝镇农民王琳的万卷藏书楼时写下的一首词,王琳是清代著名文字学家、教育学家王筠的七世孙。“琴岛赴渠丘,一路寻究。专程万卷古书楼,经史元明多善本,赤县谁俦。功德誉千秋,文字蒙求。王筠警世胜王侯,七代子孙殊爱重,今古风流。”讲的是王筠的后人继承王筠的衣钵,将珍贵的藏书一代一代的传了下来,鞠老撰了这首词,李连科局长请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画系教授、硕士生导师王珂先生书写的一幅长卷书法作品,呼吁更多的社会有识之士对这些书保护起来、珍藏起来,起到更大的作用。
“龙跃清波云汉去,风鸣芳树雅音来”,这是由鞠老的长子晓枫书写的作者联语。此为龙年春联,龙凤为祥瑞的象征。“清波"、“芳树”、言天地之纯洁、美好,务必珍之、慎之。上联写中国龙遇时而起直上霄汉,下联写四处可闻和乐之音,一排吉祥气象。这是鞠老名句“乌纱帽上有青天”,由著名诗人、画家朱帆先生撰书。这是由上海书画出版社总编辑卢辅圣先生书写的鞠老联语: “万里爽风秋雨后,一枝秀菊夕阳中。”意思是在秋雨后的万里爽风中,吐却往日积闷;一枝孤傲的秀菊,在夕阳中显得那么秀美,寓意审慎深沉。这幅作品是鞠老为楹联泰斗马萧萧先生所写的挽联: “退之杂说识君面,子美兵车闻汝声”,以韩愈、杜甫名句点染马萧萧的名字, “退之”是唐代诗人韩愈的字,他的代表作《马说》,暗含“马”字。 “子美”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字,他的代表作《兵车行》里的首句“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暗嵌马萧萧姓名,诙谐得体。
这是由全国著名书法家沈鹏为安丘书写的“渠风”二字,安丘古称“渠丘”,安丘历史文化可溯至春秋莒国,莒子朱封于此地,称渠丘公。
这是第二个园子中比较重要的几项内容,现在请随我移步到第三个园子参观。
这是由全国著名画家刘旦宅先生书写的鞠老联语: “山间明月行天地,湖上清风送古今。"此联为三山小筑门联。三山,太湖中三山岛,作者在岛上置有别业,月光垂照山野,移行于天地之间;清风掠过湖面,送走了古代也将送走今天。“山间”、“湖上”化用苏轼《赤壁赋》句,发人遐思。
这四个字“醉菊诗词”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周谷城先生为鞠国栋先生题写的,“醉菊"就是指鞠老的斋号“醉菊斋”。 ‘
这是整个园子的总结性内容,安丘市人民政府对于鞠国栋先生故乡情结和捐赠藏品的壮举非常重视,为鞠老刻石为记“鞠国栋,字煜楹,号醉菊,安丘市石埠子镇石埠子村人。曾任上海南翔市首任市长。离休后潜心著研艺文,诗词书联。曾创办“春申诗社”,为“上海诗词学会、 “上海楹联学会”、 “中华诗词学会”发起人之一,曾主编《中华诗词年鉴》。二零一二年秋,所藏历代名人书画等珍品悉捐诸桑梓。特于青云山麓立石九十通,勒其诗文书法及与诸名家往来唱和之作于其上,以慕其故里情怀。
二零一四年秋。
鞠国栋先生心系故乡的赤子情怀、无私奉献的博大胸襟、造福桑梓的优良美德,与青云比肩,伴汶水长流,值得每一位安丘人所骄傲自豪、所歌颂赞美、所传承发扬,也必将为安丘人民和安丘历史所永远铭记!
2015年7月
于安丘市三元书屋
“醉菊石刻园”开园,时任安丘市政府市长桑福岭、市委宣传部长李建英及上海市特邀嘉宾等合影留念。
鞠国栋先生夫妇在“醉菊石刻园”
鞠国栋先生夫妇在“醉菊石刻园”

鞠国栋先生为故乡安丘捐赠八大门类、千多件藏品仪式照片
鞠国栋先生的委托人李连科先生在“醉菊石刻园”
【作者简介】李连科、男、字三元,1951年生于山东省安丘市景芝镇郭家庄子村,中央党校大学本科学历,曾任安丘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安丘市文旅局局长,从医、从政、从文。任安丘市旅游局长期间,开发了著名景点——安丘青云山民俗娱乐园景区。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收藏协会会员,出版有《安丘文化志》、《安丘民俗》、《安丘书画作品集》、《非洲之旅》、《安丘浯阳李氏族谱》合著《安丘历史文化丛书》、《三河文集》、《安丘百名进士录》等著作。退休后曾担任安丘市书画协会秘书长、安丘市收藏家协会会长、安丘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