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记沂蒙女雷锋李小鲁献爱心的故事
作者/韩广华
题记:
有一种力量,它来自无血缘的亲情,它让我们勇敢地面对生活的风雨。
2024年11月18日,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女雷锋志愿服务团团长李小鲁因事外出济南。当天下午四点多钟,她突然收到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店头镇21岁女孩朱芮莹发来的一则微信,她打开手机,读着朱芮莹的微信,泪水禁不住地流了出来。“阿姨,请允许我喊您一声妈妈,您虽然不是我的亲妈,但你比我的亲妈还要亲”。你是我生命的灯塔,在我风雨飘摇的日子里,你的爱如磐石般坚定,你的爱如潺潺的溪水,滋润着我成长的每一步,感受那生病的细心呵护,是妈妈的温暖如影随形,是妈妈温柔的手,轻轻拂去所有不适……现在我又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住院了。十一年来,您对我家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终生难忘。我想您了,您能来医院看望我吗”?李小鲁读着朱芮莹的微信,泪水模糊了她的视线,多么可爱的女孩却被病魔折磨的死去活来。于是,李小鲁用手抹去脸颊的泪珠,决定放弃一切活动,便购买了2024年11月19日从济南去上海的列车票。她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日子里,为朱芮莹跑前跑后,她有时步行15里路为朱芮莹求医问药,购买生活用品。
2024年11月23日晚上,笔者收到了李小鲁发来的一条微信:“我现在心情很不好,也很苦恼,我不知如何面对?”我不加思索地回了一句“你去上海游山玩水,还有什么不开心的呢?祝你旅游愉快!”过了大约5分钟,李小鲁便发来了她在医院听取专家会诊和朱芮莹在医院接受检查的照片。在我的追问下,李小鲁和我讲起了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李小鲁已记不清这是第几次带朱芮莹去上海给她做检查了,更记不清在医院陪孩子住院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
朱芮莹是山东省临沭县店头镇人。2000年,她的母亲季从芬因车祸导致左上肢残疾。父亲朱强是右下肢缺失的残疾人。家里除种地之外,夫妻俩还忍着病痛坚持收破烂,家庭生活非常困难。2011年前,因为一场官司,季从芬认识了李小鲁,通过李小鲁的“女雷锋服务热线”,季从芬获得了免费的法律援助,并打赢了官司。从此,季从芬和李小鲁结下了不解之缘。李小鲁每年三四次去季从芬的家里看望她和两个孩子,并用自己的钱为季从芬一家人购买衣服和生活用品。更令人想不到的是,2013年季从芬因突发疾病离开了人世。这对朱强一家人是一个极大的打击。李小鲁知道后伤心不已,她心感照顾朱强一家人的担子更重了。李小鲁没因朱强一家人的遭遇不幸而放弃了献爱心。她面对的是朱强年迈的父母和岳父母都需要帮扶,李小鲁每年多次分头去朱强家和他的岳父家献爱心。仅朱强的假肢,李小鲁就为他换了4次,朱强万分感谢李小鲁的大爱无疆。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2019年一场灾难再次降临到朱强16岁的女儿朱芮莹的头上,朱芮莹左脸肿胀得像个大馒头。随着视力的逐渐下降,转变到现在的每晚入睡,她都会担心自己因呼吸困难窒息死亡。命运跟她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左脸更是一天天鼓起来,直到挤压口鼻腔,睡觉时无法正常呼吸、视力逐渐模糊、吃饭不能太用力。花季的年龄,朱芮莹却只有一个小小的心愿:能像正常人一样呼吸是她最大的希望。李小鲁带着朱芮莹去临沂市的各大医院做了面部系统的全面检查。经过一系列检查,最后确定,朱芮莹患的是左侧骨质纤维异常增殖症。


其肿瘤范围非常广,已经遍及面颅骨突入颅底眼底,部分进入脑干,说是世界第一个如此复杂的手术。切除范围涉及颅底、眶底、整个耳鼻喉、口腔上部、手术预计需要颌面部肿瘤科、耳鼻喉科、眼科、神经外科颅底专业、麻醉科、颌面部整形科等八、九个科室联合,术中需要看手术情况能不能做到全部切除,因为眼眶底部还有颅底都需要切除,接着需要重建,是否植骨,从哪取骨头,骨头塑型,还有术中有几个神经血管需要保护,面神经,动眼神经以及颅底发出的四组颅神经还有血管。目前为止整个视神经已经被肿瘤压迫的老长,术中需要磨平视神经下方的肿瘤,以及眶底的肿瘤,做完手术后,眼球就没有骨头托扶,就会变形,这个重建实属不易。颅底重建需要什么材料,还有假牙的安装,呼吸道重建,眼球复位。总之属疑难病杂症,同时还需要八九个个科室的一起讨论的手术方案,以及以后的重建塑型。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未做过如此复杂且解剖关系如此变异而又需要重建的手术,术中的神经能不能在变异的组织中保护好,如何让颅底眶底修复,如何让病人术后发音,如何镶牙齿恢复咀嚼功能以及吞咽和不打呛,是不是能吃硬东西还是终生吃流食,都是手术者需要考虑的。尤其是突入脑干的那部分能不能切除是关系到患者存活长短的关键。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够在脑干上做如此大的手术,光颅底的血管神经就足以让手术难度大增,加上肿瘤压迫导致血管神经走形变异甚至变薄,都是术中难题,脑干动脉、小脑下后动脉、后四组颅神经都是在这个位置发出,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都非常重要,能不能保护好,还有面神经上颌支,以及众多小动脉静脉都穿行于骨内,现在面颅骨变异,不按正常走形,只能慢慢磨除找出来,手术又大又慢还相当危险。这个手术风险如此之大,范围之广应该是世界之最。能不能完成?或完成怎么样,只能看手术者的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了。单纯颅底脑干处就相当于给蚂蚁做阑尾炎,更别提还有眼科、耳鼻喉口腔,就像在头发丝上刻字,一个米粒上写几千个字那么难。还有术后重建,怎么建,使用什么材料,人工材料有没有排异反应,自身材料有没有溶和,存不存活,都是未知数。朱芮莹的疑难杂症,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2024年5月,莒南县中医院副院长、爱心人士刘贤宝与沂蒙女雷锋志愿服务团团长李小鲁亲自带朱芮莹到上海第九附属人民医院检查治疗,所有的随行人车票和生活费用均有刘贤宝解囊相助。上海第九附属人民医院的专家张陈平、主任刘剑南、王震等亲自会诊,并联合8个科室提出合理化的治疗方案。同时,还为朱芮莹患者提供专业、高效、温暖的就医服务体系,全面打造“始于患者需求,终于患者满意”的医疗服务质量。他们以朱芮莹患者的角度出发,体谅患者一家人的难处,以一颗“仁心”来对待每一位患者,让患者真正体验到每位医者的真情和温暖。



自2021年春到上海第九附属人民医院为朱芮莹动了手术后,但没过几年,脸部又长出来个大疙瘩,压迫的鼻子不能喘气。2024年11月中旬,李小鲁接到朱芮莹的微信后,急忙赶到上海第九附属人民医院,找了专家会诊,确定再次动手术。医院尽最大努力给予减免后约计手术费用50万元。
沂蒙女雷锋李小鲁于2008年5月,由20多名爱心人士组成了爱心志愿服务团,致力于助学、助困、助老、助残等领域。开展了精神关爱陪护,定期捐赠爱心粽子、爱心水饺,送给环卫工人、残疾人、不能自理的老年人以及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和爱心志愿者。开办了“关爱小屋”。情系西部六省的困难学子,为他们送去学习用品,御寒的棉衣。多年来先后为西藏、云南、贵州、青海、新疆和甘肃等省市的困难家庭及孩子募集衣服70多万件(套)及部分生活学习用品,分批次定期定向发货救助。每年都组织开展“暖冬行动”,“重阳送温暖”,“爱献老兵”,“情注残疾儿童”等活动。有60多名孩子认女雷锋做“妈妈”,还有70多位老人认女雷锋为“闺女”。10多年来共开展活动两万余次,被媒体先后报道200多次。
尽管朱芮莹的手术如此复杂,但在李小鲁心里却没有放弃,她说:“只要有一线希望,我要拯救朱芮莹的生命”。目前,李小鲁正紧锣密鼓地与相关企业家及社会各界人士联合发起为朱芮莹开展一次拯救其生命的募捐活动。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