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雪渐寒 岁暮清欢》
——大雪(二十四节气之二十一)
宋厚健文
大雪,二十四节气的第二十一个节气,
冬季的第三个节气,
每年公历12月6至8日交节,
大雪渐寒,岁暮清欢。
大雪节气是干支历子月的起始,
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
“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
因“雪”是寒冷的产物,代表寒雨天气,
这节气的特点是气温显著下降,强冷空气能够带来雨或雪。
“大雪”名称是个比喻,反映的是这个节气期间的气候变化,
寒流活跃气温下降、降水增多。
大雪是反映气候特征的一个节气,
气候要素包括降水、气温、光照,
大雪期间全国气温显著下降,
北方冷空气越发活跃。
大雪节气是一个气候概念,
它代表的是大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
大雪节气与小雪节气一样,
都是反映气温与降水变化趋势的节气,
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大雪时节,正是农作物休眠越冬的时候,也是农闲时节,
人们要利用这个时间进行农田水利建设、积肥、追肥等农业生产活动,
为来年的农业生产做好准备。
大雪节气对农作物的好处有:
提升土壤温度,防止农作物受冻伤,
寒冷天气有效地抑制农田害虫和病菌的滋生,
降雪为土壤提供了充足的水分,有利于冬小麦的生长,
生成氮肥,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大雪节气的降雪对于农田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大雪节气的农谚有:
瑞雪兆丰年,
冬月初一雪打头,冻死耕地老黄牛,
大雪下雪,来年雨不缺,
大雪不见雪,来年耕牛歇,
大雪不冻倒春寒。
冬月初一雪花飘,腊月寒风似剪刀,
大雪晴天,立春雪多,
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
今年的雪水大,明年的麦子好,
冬雪是个宝,春雪是根草,
麦盖三层被,头枕馒头睡。
大雪节气有三候:
一候鹖鴠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茘挺出。
大雪时节,天气极度寒冷,连寒号鸟也不再鸣叫,
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但盛极而衰 ,阳气已有所萌芽,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
茘挺是一种兰草,感受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这些现象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和阴阳消长的过程。
大雪节气人们有着特定的祈福与祭祀习俗,
通过烧火取暖、祭祀祖先、祈福和祭拜神灵等习俗,
人们向上天祈求平安、健康、丰收和幸福。
大雪天的祈福与祭祀习俗代代相传,
不仅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传承和文化历程。
大雪节气的民俗有:腌肉、打雪仗、赏雪景、进补等,
老南京有句俗语“小雪腌菜,大雪腌肉”,
此时,家家户户门口忙着腌制“咸货”。
此时恰逢天将大雪,
人们都会热衷在冰天雪地里打雪仗、赏雪景,
举家欢庆,其乐融融。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
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
南方也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画卷。
到了大雪节气,河里的冰都冻住了,
人们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
文人墨客在户外赏雪吟诗抒发自己的情怀。
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五言绝句《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此诗以幽静寒冷的画面,
表现了诗人坚韧不屈、坚守信念的情感,
也道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这首《青松》为陈毅元帅的诗作,
它不仅仅是首诗,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
《青松》以青松为喻,歌颂了革命在艰苦环境中,
不折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
《沁园春.雪》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创作的一首词: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全诗突出体现了毛泽东词风的雄健、大气,
作为领袖毛泽东的博大的胸襟和抱负,
充分展示了雄阔豪放、气势磅礴的风格。
小雪过后,大雪来临,天地一片苍茫,
又是一个冰雪萧萧的季节。
四季交替,岁月轮回,
送走了2024年的第一场小雪,
迎来了北风呼啸的严寒时节,
这是北国千里冰封的季节。
天时人事日相催,大雪冬至春又生,
在漫长的冬夜,等待一场春天的呼唤,
站在新旧交替的时间窗口,
在一场场冬雪中穿过时光隧道,
让我们在人生的赛道上不断的奔跑,
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简介:宋厚健,1959年7月4日出生,北京人,中共党员,政工师。
1985年8月毕业于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中文专业;1985年8月至1988年8月在中国文学函授大学中国文学专业学习。曾先后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印刷厂、司法部、中国华侨旅游侨汇服务总公司、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工作,现在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退休干部。
《文学月报》杂志社签约作家,《白鹭文刊》杂志社签约作家,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青年作家网文学联盟知青分盟副主席。曾参与《毛泽东图书辞典》、《人镜丛书》等图书编辑撰写工作。责任校对了《瞿秋白与鲁迅》等图书。荣获全国文学大奖赛多项大奖。在报刊杂志发表多篇文章。
首届“盛世华夏”杯文学与艺术作品大奖赛征文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3800557.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