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轶事之十三
——八派演义(大结局)
作者:乔春
十,高大权退场
说起文革中的派性斗争,高大权可是绕不过去的人物。
高大权,人高马大,高喉咙大嗓门,双坯子身材,生冷不折,他喊一声从村西头能传到东头;他站在人群里比其他人能高出一头。可他出身可怜,父母把他从河南带到陕西不久就双方离世了,他讨饭来到这个小村,姓高的单身老汉看他可怜,于是收留他作了儿子。
高大权干活很卖力气,听说,在南岸子地里用钯子搂麦杆柴,为了能多余搂些柴火,高大权嫌脚底下不麻利就把鞋脱了,干脆精脚片在麦茬地里跑开了。
高大权加入先锋派是觉得这一派与村里的领导们联系着,想着势力比较强大,他单身独户的也许能少受些人的欺负。高大权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由于人高马大,说话气粗,势头很猛,他自然后就成了这一派里头的骨干人物。在派性斗争中,他事事都冲在前头。然而,高大权在一次冲突中被红苗派的几个壮汉围攻,他在河滩上被打得遍体鳞伤。他的妻子华仙女在得知消息后,她连颠到跑像疯了一样跑到先锋派的头头家求助,但没有人愿意出手相助。高大权心想:平时都扑得连乌鸡一样跟在他大个子的后面乱喊乱叫,可真正有事了,又都像乌龟缩得住住的。真应了人们常说的那话“燥来豆儿大家吃,烧了手自己受着,咱再也不争怂了!”从此心灰意冷,不再参与派性斗争。不久后,他离开了村子,在县上的一个工厂找到了看门的工作,也算是为自己找到了一个避风港。
先锋派在失去了高大权之后,势力逐渐衰弱,红苗派确实在村里嚣张了一段时间。
十一,阿明和阿芳
年轻的阿明和阿芳是一对新婚夫妇,那次因为派别结婚的闹剧差点让他们失去彼此,但他们在这混乱中努力守护着自自己的爱情。然而,他们也对未来感到迷茫,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
一天,村里发生了一件大事。“红苗派”和“战斗派”因为争夺一块地盘而发生了激烈冲突,双方大打出手,多人受伤。这一事件让整个村庄的气氛更加紧张,仿佛一个随时会爆炸的火药桶。
然而,在这混乱之中,也有一些人开始反思。阿明对阿芳说:“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们要想办法让村子恢复平静。”阿芳点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他们开始悄悄地联络一些志同道合的人,试图在各个派系之间进行调解。他们四处奔走,劝说大家放下争斗,一起为村庄的未来努力。
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渐渐地,有一些派系开始松动。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各个派系的代表坐到了一起,开始商讨如何结束这场混乱。
经过漫长而艰难的谈判,他们终于达成了一致。决定放下过去的恩怨,共同致力于村庄的发展。同时,随着上面的文件发下来,禁止搞派性斗争,各派也都逐渐收敛,村子终于慢慢恢复了平静。
从那以后,村庄里的游行和喊口号声消失了,大字报也被清理干净。人们开始重新回到农田里劳作,那被荒芜的庄稼地也逐渐恢复了生机。
阿明和阿芳看着这一切的变化,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们知道,虽然经历了痛苦的挣扎,但村庄终于迎来了新的希望。而他们的爱情,也在这艰难的岁月中变得更加坚定。未来的日子,或许还会有困难,但他们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创造出美好的生活。
那天早晨,想到这些,阿明和阿芳激动地怎么也睡不着,两个人手挽着手到村子后山上看日出去了。这时,天亮了,东方天际露出鱼肚的颜色,渐渐地,鱼肚变成淡红色。好像人们喝了一点酒,脸上出的红晕一样。接着,它又由淡红慢慢地变成深红,再由深红变成金黄的颜色。这时,周围白云,仿佛涂上了缤纷的色彩。阿明说:“啊,多么艳丽的朝霞!我真希望自己是一个画家,把清晨一美丽的景色描绘出来”。
他们俩个人兴致越来越浓,终于爬上山顶凝望那遥远的天际,彩云在不断地变化;一会儿好像金苹果,一会儿好像紫葡萄,一会儿仿佛又变成蓝宝石、珍珠……瑰丽无比的朝霞,变化莫测。
没有多久,火球般的红日,从东方地平线上缓缓地升起来了。霎时,远近的树木、地上的花草、青青的山、绿绿的水,都披上了晨曦,充满了朝气,尤其那草木枝叶上的露珠,像镶了边的金刚钻一般,晶莹闪耀,好看极了。
他俩找了一块大石头,用手帕擦干净坐了下来,这时,阿芳动情地依偎在阿明的怀里。她只觉肚中有一个小东西在蠕动,这是一个新的生命在不久将要诞生了。她攥紧了阿明的双手,两个人微笑着,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和希望。
原野的清风徐徐地吹拂着,他们尽量呼吸着清晨的新鲜空气,尽情地欣赏着清晨的美景,心中不由喃喃地自语:"大自然多么美丽,人生多美好啊!"
…………
文革这场斗争,虽然让村民们的心担惊受怕提到了嗓子眼,但同时也锻炼了大家的思维,提高了村民们的思想觉悟,随着时间的推移,村民们的心也慢慢放了下来。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思考这场斗争的意义。大家意识到,无论哪个派别,都无法带给他们真正的幸福和安宁。只有放下争斗,团结一致,才能让村子恢复往日的和谐与宁静;只有勤劳,才有收获,才能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
在那个充满动荡和变革的年代,村民们经历的磨难和考验太多。他们的故事,是那个时代最真实的写照。或者滑稽或者可笑,终究巳成历史。不需对应,无褒无贬,只作闲聊,罢了罢了。
赋诗一首:
小村轶事多又多,石头瓦渣作笑料。
无褒无贬东西扯,既无你来也没我。
对号入座不必要,杞人忧天惹烦恼。
青出于蓝胜于蓝,长河东去浪涛涛。
作者简介:乔春,陕西周至人,从教39年,工作严谨,责任心强,多次获得学科奖励。本人工作之余爱好文学,成功编写《都市碎戏》一部,先后在《周至报》《教师报》《西安晚报》《陕西日报》《组工之友》等报刊发表诗歌,言论百余篇首,作品获奖多个。2022年起在网络上发表文章20篇,诗歌50首。其中2022年6月撰写的“青山绿水,秦岭最美”获秦岭中央国家公园宣传语征文优秀奖;2022年12月获“华夏杯”全国诗歌大赛优秀奖。2023年发表诗歌多首,连载乡情小说9篇。参加“中國好文章”大赛获奖并被组委会授予“文化摆渡人”称号。分别获得2024“新春奖”全国原创词曲电视网絡大赛和第六届“玉兰杯”新创文学网絡电视大赛两个铜奖。
【诗韵楼观】
~~~~~~~~~
纵情笔墨 快乐自我
~~~~~~~~~
特邀顾问:王芃 张地君
文学顾问:魏龙
总编:诗韵楼观
主编:陈洁 张香荣
编审:吴建辉
编委:宛雪 秋芝韵 吕孔雀
美术编辑:吕义孝
刊头制作:宋育平
文宣:魏龙 存良
法律顾问:吴建辉(兼)
投稿加主编微信:139911360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