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人生最好的状态是一直在路上
我读大学的时候有个老师说过一句话,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她说:要么去读书,要么去旅行,身体和心灵总得有一个在路上。这句话陪伴我走过了漫长的岁月,每当我心生浮躁的时候,我就会想起这句话,要么给自己放个假,进行一个短途的旅行,要么沉下心来读一本书。无论心灵还是身体,只要一个在路上,我就可以很快的走出迷茫。
1.走出去,天地其实很宽广
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工作及其繁忙,导致我的时间每天被各种各样的工作任务占据,甚至连睡觉都在思考自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即使周末,我也很难放松下来。我以自己工作太累为借口躺在家里刷手机,拒绝出门。那段时间我变的暴躁易怒,一点小小的事情都可以激怒我,让我暴跳如雷。我老公不知道是实在是不堪忍受我起伏不定的情绪还是出于对我心理健康的关心,他说,周末出去走走吧,你待在这方寸之间,鸡毛蒜皮都是天大的事儿,但是只要你走出去,天大地大,再难的事情也是小事儿。我这个人的优点就是听劝,我开始周末逼迫自己从家里走出去,去海边吹风,去山里听鸟鸣,去享受自由驰骋的快乐,面对宽阔的大海,巍峨的山峰,对生活的热情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情绪也稳定了很多。
2.坐下来,感受阅读的滋养
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书可以;眼睛到不了的地方,书可以。很是感谢父母,从十岁开始他们就培养我睡前读书的好习惯,也感谢我自己,这么多年来一直将这个习惯保持。我读书一直很杂很乱,但是这样带给我的就是可以看到世界的不同面。我可以跟着小说主人公经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也可以跟着史学家看看历史的变迁,跟着企业家探讨运营管理的问题,跟着摄影师看大自然的神奇变换惊喜一瞬。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故事可以得到不同的心灵感悟,这些都会一点一滴的滋养我,说近了能让我跟不同爱好的朋友侃侃而谈,说远了这些书都会成长为我的血肉,影响我的世界观以及我的每一个决定。
3.在路上,就是人生最佳状态
如果你抑郁,那么说明你活在过去,如果你焦虑,那么说明你活在将来。如果你内心平静经常感受到快乐,那么证明你活在当下。我有段时间极其焦虑,焦虑到神经衰弱夜不能寐。有一天下班,我开车走在高架桥上,车里放着我喜欢的歌儿,阳光铺满了整个海面波光粼粼,“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具象起来。我竟然被感动的一下子流出泪来,上帝如此厚待我,而我却整天在祷告的时候质问他为什么不给我A为什么不给我B。在那一刻,我突然感悟到想把人生过得精彩,就不要懊悔过去,珍惜当下,用心去感受,去体验,去创造。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旅行,一站有一站的风景,只要我们一直在路上,就可以遇见更多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