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塘对话"谋脱贫
——习近平同志扶贫纪事(五十)•维我中华•
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三河村,
一场别开生面的"火塘对话"正在进行。
下乡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户村民家,
与村代表驻村干部谋划如何精准脱贫——
坐在总书记身旁的是女主人的婆婆,
儿子遭车禍去世承担照顾孙子女重任。
总书记拍拍老人的手亲切地安慰她:
"你很了不起!把孙子女抚养成人,对未来更有信心。"
其孙女说:"如果不是党的关怀,
我和弟弟根本进不了学校的大门。
我想将来在村里当一名幼儿教师,
把孩子教好,让他们都有好的前程。"
一名回乡创业的大学生接过话头,
说他圆了大学梦,正在致富路上奔: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
正带领乡亲们做大腊肉生意脱贫。
总书记和乡亲们你一言我一语,
就脱贫攻坚战想对策找原因。
一村民说她以前生病总认为有鬼,
后来知道改变不良生话习惯就会少生病。
总书记深有感触地对大家说:
过去的愚味、落后、贫穷就是"鬼",
现在有文化、讲卫生、过上好日子,
这些"鬼"自然就被驱赶得无踪无影!
听着村民们的心声,总书记提几项脱贫之策:
"如果有条件,搬迁安置算是一条捷径;
发展合适生产项目,乡村旅游可行;
教育必须跟上,养老医疗必须保证……”
坐在总书记身边大家越听信心越足、兴致越高,
总书记不时同村民交谈频频发出微笑:
说他一直牵挂着这里的彝族同胞,
来到大小凉山身临其境感触良好!
"我们搞社会义,就是要人民群众生活幸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每个民族家庭个人都不能少!
让所有的人民群众都能脱贫致富,
是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维我中华2024年11月28日晚依据有关资讯改写,敬祈教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