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位令人钦佩的收藏爱好者,其珍藏的各类古物件数量多达 50 万件,他以一己之力,搭建起一座跨越时空的历史文化桥梁。这位收藏界的传奇人物是河南省汝阳县十八盘乡汝河村的潘延绍。多年来,他凭借着对历史文化的深厚热爱与执着追求,在收藏之路上默默耕耘,如今,他的收藏已然成为传承历史文化的一座宝库。

走进他的收藏天地,仿佛踏入了历史的长河。从远古时期的质朴石器,到商周精美的青铜器;从秦汉的瓦当、釜,到唐宋的瓷器、书画;再到明清的家具、杂项,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性物件应有尽有,品类涵盖了陶瓷、玉器、书画、青铜器、古钱币、服装、古籍善本等众多领域,每一件藏品都承载着特定历史时期的独特记忆与文化内涵。这些古物件,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星辰,在岁月的苍穹中闪烁着智慧与艺术的光芒,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潘延绍对古物的收藏之旅,始于少年时期的一次偶然邂逅,是一件造型奇特、纹饰精美的古砚台吸引了他的目光。他介绍:“我在大学的时候是学习美术的,喜欢画画,有一次写生去陕西,发现一个很古朴的砚台,这个是宋朝的一个砚台,我非常喜欢,我就把它收藏了,我觉得这老物能够传承咱们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所以就喜欢上了收藏,我现在坚持了几十年”。



从此,他便对古物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份兴趣逐渐演变成一种痴迷与热爱,驱使他在收藏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为了寻找更多有价值的古物件,他的足迹踏遍了汝阳偏远的乡村和古老的城镇,并走南闯北,深入各地的古玩市场、拍卖会。每到一处,他都仔细寻觅,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隐藏着珍宝的角落。在这个过程中,他遭遇过无数的困难与挫折,有过因资金短缺而错失心仪藏品的遗憾,也有过因误判而购入赝品的教训,但这些都没有动摇他的决心,反而让他更加坚定地积累经验,提升自己的鉴赏能力。

在收藏的过程中,潘延绍不仅仅是一个物品的收集者,更是一位深入探究历史文化的学者。他深知,每一件古物件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只有深入研究,才能真正挖掘出其背后的文化价值。因此,他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查阅各类历史资料、典籍,请教众多专家学者,对每一件藏品进行细致入微的考证与分析。通过对藏品的研究,他能够解读出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诸多方面的信息,从而将一个个孤立的古物件串联成一部生动的历史长卷。例如,一件看似普通的牛车,经过他的深入研究,能够展现出当时的社会风貌、生产生活场景、信仰以及艺术风格,让人们仿佛穿越时空,亲眼目睹了几百年前人们的生活百态。

对于潘延绍来说,收藏古物件不仅仅是个人的兴趣爱好,更是一种社会责任与使命。他始终认为,这些历经岁月沧桑留存下来的古物件,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财富,应该得到妥善的保护与传承。因此,他积极投身于文化传承事业,通过多种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他在汝阳县杨庄社区八里窑,建成了一个藏品展览馆,向公众开放,让普通民众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这些古物件,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在展览过程中,他亲自担任讲解员,为观众们详细解读每一件藏品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让观众们在欣赏古物之美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各类文化交流活动,与收藏爱好者、博物馆、研究机构等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分享自己的收藏经验与研究成果,为推动历史文化的传播与交流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今,潘延绍的收藏已成为当地文化领域的一张亮丽名片,吸引了众多文化爱好者、学者、游客前来参观学习。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收藏爱好者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与热爱,他的收藏不仅是对过去的珍视与传承,更是对未来的一份馈赠,为后人留下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历史文化宝库,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于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事业之中。

满含深情地说:“这么多年,我怀着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收藏了很多民俗展品,他们不仅仅是冰冷的物件,更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诉说着汝阳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展示着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传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我们要把这些历史文化传承下去,继承好、教育好人。

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收藏的真正意义与价值——不仅仅是对物品的占有,更是对历史文化的延续与弘扬。相信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历史文化遗产,共同守护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让这些古老的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责任编辑: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