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峪翠谷有雨来
党永新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李清照望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如是说。
好友两三,雨中登泰山,李健吾一不小心把此番滋味写进了今天的语文课本。
那么,一群文友,深秋雨后,携游东峪翠谷呢?
此翠谷非别处,就是位于济南市章丘区文祖街道文祖东村的东峪翠谷。或许,当年易安居士也曾来过。这里以山青、水秀、谷深、林密而闻名,峰峦叠嶂,山势险峻;瀑布成群,水花飞溅;溪水清澈,沟壑纵横,犹如一块块流动的翡翠,故得名。景区实际由虎尾岭、小虎峪、大碣石沟、小碣石沟、苗家峪、周家峪等九条山梁环抱形成,宛如九条巨龙,故又得名九龙山。
喜欢读书的人多喜欢大自然,更何况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10月27日午后,一场细雨把章丘清洗一新。宝荷书苑一行二十余人,在会长秀君带队、东道主秀芸老师引领下来到东峪。
第一次驻足不是在大门口,看书有“东峪翠谷的”四字牌坊。而是直接驱车到达距离大门约一公里深处!老远就看见不知是太上老君还是铁拐李的一个泛着金光的宝葫芦,从天而降,葫嘴斜倾约45度,一股晶莹剔透银水源源不断喷涌而下,落地汇成一直径十米左右不规则圆湖。金葫芦上浓笔书写四个楷体红色大字——天降福瑞。大家一下子围拢上来,手指开始指指点点。对这伙人来说,景观寓意当然一眼就明白,知道葫芦当然是假的,逼真的流水柱也是假的,但它们与周围山色是如此协调。在场没有一个人不叹服,如此设计实在巧妙。没有一个人不心底暗暗希望,天降福瑞就是真的!
穿过紫荆花巷,顺着导引前进小路一拐却是一片毛竹。竹林掩映中,或小桥流水,或清泉溪流。本来山有水就有了灵性,这里还有竹有泉有亭有溪。加之新雨之后,路是潮的,叶子是湿的,水、竹间就冒出了仙气,如云似雾,人、伞飘渺云雾间,不是仙境胜似仙境!
一个词挡不住就打心眼里溜出来——巫山云雨!虽然这里不是巫山,忙着拍照的美女们也不是湘妃,“湘妃竹”三个字还是突突突就顶在了嘴边上。
因为今年来一直在重温经典《红楼梦》,此时此刻,如果说没有想起潇湘馆的黛玉,脑子里没有闪现陈晓旭的身影,那个人一定不是我。如果87版红楼里的音乐歌词不在脑中萦绕,不在林间回荡,那个人一定不是我。
绕过双龙泉,行程过半,大家游行依然不减。进得山中,不认真爬一爬山,登一登顶,岂是文人骚客所为?
究竟是哪一座山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山要高,要俊,要有个性。
坡是陡的,台阶是窄的,两人并行都有困难。但山有多高,大家爬山的劲头就有多大。二十来个俊男靓女说说笑笑,喘着粗气麻溜儿地就上来了,没有一人掉队,哪怕是平时走路看着都费劲的玲姐。
首先吸引我的其实是山顶那个观鱼亭。之所以叫它观鱼亭,是因为乍看上去特别像新疆阿勒泰喀纳斯湖景区山顶之观鱼亭。上来之后知道,亭上没有署名,我没问到底称作什么,姑且还称它为观鱼亭吧。其实爬到半山腰就看见小亭了,灰木色,尖顶如叉,说不上漂亮,但就是那么显眼,直冲云天。
也是上来后知道,果然是木质的。亭下还有木椅可坐稍歇,人可绕亭一周赏八方风景。亭不大,有风。风不小,呼呼作响,有深秋的味道。让人不得不赶紧扣紧刚刚爬坡才解开的衣扣。北望,山是红的,向阳的树叶大部分已经红了。西看,是群山,和朦朦胧胧的烟青色云雾。南边是下山路,和郁郁葱葱的黑松。东方,绵延而去一面斜坡,草色灰黄,略显萧瑟。可喜的是,这方连着木亭不远处一片毛草正吐着穗,毛草有大半米高,顶穗比牛尾巴草穗长而比芦苇花短,花枝招展的女士们呼啦啦就冲了过去,又是一拍照好去处啊。
他们拍照的当儿,我问自己,此亭该叫观鱼亭呢,还是观叶亭? 似乎都有点俗。突然想起百花洲旁立有一问山亭,很觉有趣。我望了望远处飘荡的云,“云是鹤家乡”!是不是可以称作“问鹤亭”?
临去时再回到“天降福瑞”处,遇一黑脸中年男,瘦高个子,头带一顶半旧草帽,瓦蓝色上衣。我以为是个清洁工,经秀芸老师介绍才知道,原来是景区创建人王令江书记。他说,只要没事,他就在景区到处转,晚上就住在这里。
车走一二十米远了,我回头一望,见王书记正边走边随手弯腰捡起地上一个矿泉水瓶子,丢进垃圾桶。心底忽然一热:正是有越来越多像王书记这样老老实实埋头干事的人,我们身边的风景才越来越美。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