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印象(一) 鼓浪屿
刘庆文
在广阔无垠的大海中,漂浮着一座小岛屿,它就是福建省厦门市的一座“海上花园”——鼓浪屿。
鼓浪屿的名字来源于海岛上的一块石头,其形状酷似一个鼓皮,据传说,这块石头是从厦门岛上漂流过来的,后来被人们发现并命名为“鼓浪屿”。在明朝末年,鼓浪屿成为了明朝抗倭战争的前线防御要塞,岛屿上修建了一座炮台,用来抵御倭寇的侵袭,这座炮台至今仍然保存完好,成为了鼓浪屿的一大景点。到了19世纪末年,鼓浪屿成为了一个国际性的贸易港口,当时,厦门成为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之一,而鼓浪屿则成为了厦门的外国人居住区。
当我初到厦门时,就迫不及待的到鼓浪屿去游览。听导游小余介绍:鼓浪屿位于厦门市西南隅,与厦门市隔海相望,中间只隔一条宽600米的鹭江。鼓浪屿的原名叫“圆沙洲”,又名“圆洲仔”,面积只有1.77平方公里,大于2平方公里的命名为岛,小于2平方公里的则称为屿,在南宋时期得名为“五龙屿”,到明朝时,因其西南的海蚀洞在潮汐中发出如鼓的声音,加之飞来的石头形状像鼓皮,故到现在一直雅称之为“鼓浪屿”。
当我乘坐客轮踏上鼓浪屿时,便一眼就被这里美丽而又迷人的景色迷住了,岛屿上是那么的干净,没有城市的烟尘,只有明亮的树叶;岛屿上是那么的宁静,没有城市的喧哗,只有沙沙的风声;岛屿上是那么的清闲,没有城市的繁忙,只有那些在树下、在路上、在桌边的心旷神怡的游客。
当我漫步在小巷中,两边那密密麻麻的古建筑不断地映入眼帘,它们都是在19世纪初建造起来的,虽然饱经风霜,没有了昔日华丽的柱子,也没有了昔日姹紫嫣红的花园,有的只剩下那一堵堵摇摇欲坠的围墙,但是我望着它们,仿佛看到几十年前、甚至数百年前在这里发生的一切,院子里还种植着一棵棵高大的榕树,这也是厦门市的市树,那稀稀疏疏的树干,似乎也在向游客诉说着什么。
当我走累了,坐在椰子树下时,便看到了近处的一条人山人海的小街,街的一边布满了数不清的店铺。在海边的沙滩上,海浪轻轻地涌上沙滩,有时,又席卷而来,扑向海边的人们,沙滩上的游客被一个又一个的浪花击打得发出欢乐的叫喊声,好不逍遥自在,一条条渔船正往大海深处驶去,发出轰隆隆的轰鸣声。更远的海面上,一艘军舰静静地停泊在深海处,只见五星红旗在迎风飘扬。
龙头路小吃街位于鼓浪屿的中部,是一条充满生活气息和烟火气的街道,这里的小吃种类繁多,口味各异,在这里,可以尽情享受美食带来的快乐。我们找了一家网红打卡店,用来补充能量,这里的人以温馨友好而著名,他们非常热情好客,对待游客非常周到,当你来到鼓浪屿,你就会感到他们对外来人的友善态度。
日光岩是明朝时期民族英雄郑成功屯军十万,操练水师的地方,郑成功的雕像顶天立地、一股威严,散发在周围的空气中。隔海相望,海峡另一边是宝岛,隐约屹立在海的那一头。在这里,每一步都可能揭开一段新的故事,每一个角落都可能藏着一段美好的旋律。
当太阳渐渐的逼近西边的天空时,远处传来了游轮的马达声,我们该离开了,我们走上游轮,恋恋不舍地望着渐渐远去的鼓浪屿,它越来越小,越来越模糊,直到消失在夕阳的余晖中,它成了我的脑海中一直抹不去的记忆。
鼓浪屿是一个很丰满的小岛,一年四季都有蓝天碧海,灿烂阳光,它就像一颗永恒的明珠,点缀着整个东海。时光荏苒,鼓浪屿虽然有着近千年的历史,可至今还能看到那段沧桑的岁月,我怎能将它忘怀。